邢臺市出臺《邢臺市空氣質量“退后十”方案》
9月13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日前,邢臺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出臺《邢臺市空氣質量“退后十”方案》,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空氣質量“退出后十”部署要求,以“保五爭三拼第一”的爭先意識和“大抓落實、大干實事”的責任擔當,堅持把“人努力”挺在前面,著力強化源頭治理、科學治理、依法治理,突出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時段污染管控,推動邢臺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制定改善目標
穩定退出全國“后十”
為持續改善邢臺市環境空氣質量,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退后十”任務,結合市委、市政府“拉高標尺、加大力度”的要求,本著“長線短線結合,治標治本兼顧”的整體思路,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工作導向和質量導向,制定《邢臺市空氣質量“退后十”方案》。
《方案》制定了改善目標,其中,總體目標:①2020年,邢臺市PM2.5年均濃度退出全國“倒十”;②2021年,邢臺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退出全國“后十”。具體指標:2021年,邢臺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達到4.85,PM2.5達到44微克/立方米,PM10達到80微克/立方米,SO達到10微克/立方米,NO達到28微克/立方米,CO達到1.8毫克/立方米,O達到180微克/立方米,確保能夠穩定退出全國“后十”。
九大攻堅戰
細化各項任務分工
《方案》明確打好九大攻堅戰,分別為:
一是打好產業結構優化攻堅戰: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狠抓產業集群升級改造;持續整治“散亂污”企業;
二是打好工業企業提標改造攻堅戰:嚴格實施排污總量控制;強力推進玻璃企業綜合整治;深入實施工業爐窯綜合整治,關停取締一批、整治提升一批。
三是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力推進源頭替代;嚴控無組織排放;強化提升改造;堅持差異化管控;加強餐飲油煙綜合整治;加強汽修行業專項整治;加強建筑裝飾污染防治;加強油氣回收監管;加強干洗行業排放控制。
四是打好燃煤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實施清潔取暖;嚴格散煤管控;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
五是打好機動車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調整交通運輸結構;劃定高排放車輛禁行區域;建設城市綠色物流體系;全面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加強重點用車單位監管;加強化油品監管。
六是打好揚塵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控建筑施工揚塵污染;全面加強線性工程揚塵管控;強化拆遷工地揚塵管控;加大園林綠化防塵力度;提升城市道路揚塵管控水平;加大公路揚塵污染治理力度;加強工業企業料堆場治理;強化裸露地面揚塵管控;加大停車場、物流園區揚塵治理力度;深度整治露天礦山;嚴控露天焚燒和煙花爆竹;嚴控農業源氨排放。
七是打好重污染天氣應對攻堅戰:夯實應急減排清單;實施差異化應急管理;深化聯防聯控。
八是打好基礎能力建設攻堅戰:強化污染源自動監控體系建設;建設機動車“天地車人”一體化監控系統;強執法能力建設。
九是打好城鄉共治攻堅戰:為進一步提升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精細化程度,突出主城區污染管控核心地位,將全市域劃分為三類管控區,實施精準管控。核心管控區:即信都區、襄都區、開發區、邢東新區、南和區、任澤區、沙河市、內丘縣,該區域對市區空氣質量影響直接。重點管控區:即太行山前傳輸通道上的臨城縣、隆堯縣、寧晉縣、柏鄉縣4個縣。一般管控區:即市區東部巨鹿縣、平鄉縣、廣宗縣、威縣、新河縣、南宮市、清河縣、臨西縣8個平原縣(市)。
強化責任落實
建立健全大氣污染防治法律體系
《方案》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加強督查執法,嚴格考核問責,強化精準治污,強化法律保障,加強輿論引導,嚴格執法執紀,強化協同保障,推動我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方案》強調,屬地黨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對本行政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及環境空氣質量負總責,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市直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大氣污染防治職責分工,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部門職責,并指導各縣(市、區)落實任務要求,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企業是污染治理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落實項目和資金,確保工程按期建成并穩定運行。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責任到人”的原則,以縣(市、區)、鄉鎮(街道)為責任主體,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監管責任體系,逐級分解監管責任到人,實施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管理,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和解決污染問題。
《方案》強調,建立健全邢臺市大氣污染防治法律體系,健全大氣污染治理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發現涉嫌犯罪案件線索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嚴格規定,確保有案必移、有案必查、有罪必究。完善調查取證、責任認定、鑒定評估、處罰標準等制度,形成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執法監管體系和高效聯動、嚴懲重處的執法協同體系。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生態環境等部門共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司法工作,依法嚴懲重罰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