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核色變” 我國到底要不要發展核電?
【谷騰環保網訊】我國始終把核安全放在首位。近十年來,我國將核電的安全標準不斷提高,同時致力于更安全的核電技術研發。為推動核能高質量發展,仍需國家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保障,進一步強化核電在推動能源革命中的戰略地位,統籌核電與風光等清潔能源協同發展。
“核”向來是一個敏感話題。最近,兩則熱點新聞再度將核電推上風口浪尖。一是,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正式批準了東京電力公司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后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二是,歐洲最大核電站扎波羅熱核電站在俄烏沖突中遇襲。有關核泄漏的擔憂,再次引發人們對于發展核電的質疑。
縱觀人類核電發展史,安全始終是“生命線”。目前技術條件下,核動力主要依賴于裂變,不穩定是這種現象的固有屬性。在核反應堆中,微小的變化就會導致功率出現迅速、巨大而危險的波動。歷史上,1979年美國三里島、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2011年日本福島等嚴重的核電站事故,都曾引發較大社會恐慌,“談核色變”也成為公眾心態。
我國到底要不要發展核電?這一問題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下,當前全世界一項中心任務就是,以對環境破壞最小的方式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與煤電、氣電相比,核電站不燃燒化石燃料,而是依靠核裂變產生熱量,生產過程不排放溫室氣體,且運行穩定可靠,能夠在生產大量電力的同時不影響全球氣候,有利于碳中和目標達成。以法國為例,在1970年到1995年間,法國人口增加13%,經濟增長71%,發電量增長214%,而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16%。這是因為法國核能發電量的比例在這段時期內由6%增長到77%。
另外,我國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過程中面臨著高比例、大規模新能源發電接入系統的安全穩定等問題,核電與煤電、水電一樣,可以提供電力系統運行所需的轉動慣量,提升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俄烏沖突也給我國能源安全敲響了警鐘,要不斷加強能源自給率,把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核電在保障能源供給和電力安全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從國際局勢來看,核能是世界發達經濟體最大的低碳能源,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核能貢獻了一半的低碳電力。隨著俄烏沖突引起的全球能源價格飆升,以及近幾年國際社會對能源清潔低碳發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呼聲趨高,并形成共識,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將發展核能重新提上議程。
核能的作用不可或缺,其作為一種清潔、經濟、可靠的能源,是我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的核事故絕不是為了讓我們遠離核電,這種逃避的方式無異于危急時刻鴕鳥將頭扎入沙子。面對歷史上的事故教訓,我們需要做的是,研發設計更安全、更簡單、更廉價的核電站,通過技術創新和流程規范不斷提高核能利用的安全性。
我國始終把核安全放在首位。近十年來,我國將核電的安全標準不斷提高,同時致力于更安全的核電技術研發,率先實現由二代向三代核電技術的跨越,研發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大型先進壓水堆技術“華龍一號”、“國和一號”以及具有第四代特征的高溫氣冷堆技術。目前處于示范階段的第四代核電已經具備了本質安全,即使在喪失所有冷卻能力、面臨嚴重事故的情況下,不采取任何外界干預,反應堆仍能保持安全狀態,不會出現堆芯熔毀事故。
為充分發揮核電碳減排的作用和能力,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核電的裝機比重需要進一步提高。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都明確指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核電發展再次迎來歷史機遇期。據測算,2060年,電力系統要實現碳中和,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應達到90%以上,核電發電量應接近20%,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約20億噸以上。
為推動核能高質量發展,仍需國家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保障,進一步強化核電在推動能源革命中的戰略地位,統籌核電與風光等清潔能源協同發展。堅持安全第一,按照“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的總體要求。充分利用現有產業能力,合理確定核電站布局和開發時序,保持平穩建設節奏。穩步提高核電在我國能源電力結構中的比重,有力提升我國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同時,加強基礎研究和先進核電技術研發,提升核燃料循環前后端能力,突破后處理技術瓶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