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發布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白皮書
【谷騰環保網訊】為更好總結回顧檢察機關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情況和經驗,最高檢于六五環境日當天發布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白皮書(2018—2022)》,通報五年來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工作情況。
“強辦案”,加大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司法力度
檢察機關始終緊盯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重點流域、區域、行業,加大辦案力度,綜合運用“四大檢察”職能,守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五年來,共受理審查起訴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案件209957件353223人,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民事檢察案件498件、行政檢察案件62875件、公益訴訟案件394894件,辦案數量均顯著上升。
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最高檢連續3年與公安部、生態環境部聯合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期間共批準逮捕涉嫌污染環境罪2250余件4210余人,起訴3068件7270人。部署開展“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守護海洋”“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等專項監督活動。
積極推進長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最高檢聯合相關部門部署開展“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等專項行動。五年來,共辦理長江流域污染環境犯罪案件3900余件10400余人、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案件16200余件26600余人,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61600余件;黃河流域污染環境犯罪案件2900余件7800余人、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案件5000余件8100余人,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26600余件。
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最高檢會同最高法發布《關于辦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相關犯罪定罪量刑標準。解釋施行后,涉相關動物案件下降70%以上。
積極助力礦產資源保護。最高檢聯合公安部、中國海警局部署開展打擊整治盜采海砂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堅決守護農用地保護紅線。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嚴格保護耕地的重大決策部署,從嚴打擊非法占用農用地違法犯罪,深化對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等問題的督促整治。
強化法律監督。五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共提前介入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案件1899件,立案監督10020件,撤案監督8049件,建議行政機關移送9177件,追捕2771人,追訴7130人,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11358份,糾正審判活動違法1601件。加強生態環境領域民事檢察監督,秉持民法典“綠色原則”,通過抗訴、檢察建議等,促進生態環境領域公正司法。
“強協作”,構建生態檢察一體化保護新格局
全國檢察積極落實雙贏多贏共贏理念,推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新格局。
強化檢察上下一體。最高檢組織開展環境資源領域各類專項行動,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進行掛牌督辦,對重大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直接立案辦理,確保違法犯罪案件懲處到位、行業監管漏洞治理到位,形成上級檢察院牽頭推進、區域分類實施、各地因城施策的生態檢察工作格局。
強化檢察職能協同。積極探索環境資源案件辦理模式,“四大檢察”共同發力、齊抓共管,擴大“刑事+公益訴訟等”多重監督的疊加效應,加快形成整體優化、協同集成的檢察工作新格局。
強化跨區域聯動。各級檢察機關根據環境地域、流域特點,紛紛探索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全國區域覆蓋率90%以上,從流域治理的高度探索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新模式。
強化跨部門協作。各級檢察機關不斷加強與公安、法院、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協作,形成監督、協作的縱橫向網絡。目前,全國已有90%以上省級檢察機關、80%以上市級、縣(區)級檢察機關會簽協作配合機制,建立河(湖、林)長+檢察長協作治理機制。
“強治理”,推動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可持續發展
各級檢察機關進一步強化訴源治理。五年來,檢察機關針對辦理環境資源案件過程中發現的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并積極向地方黨委報告,向上推動解決,通過“督”和“幫”的形式,與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形成工作合力。
靈活運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助推恢復性司法。對環境領域犯罪源頭企業及主管人員、中間鏈條經營者、組織和主要獲利人員堅持從嚴打擊,對參與程度較輕的涉案人員,依法作出從寬處理決定。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和涉案企業合規、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等深度融合,促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實,共同為生態修復開出“良方”。
做實行政檢察助推社會治理。五年來,檢察機關共化解生態環境領域行政爭議1933件,促使行政相對人主動履行繳納罰款、退還土地、恢復土地原狀、補植復綠等義務。制發行政類案檢察建議494份,推動訴源治理。
發揮現代科技助力作用。最高檢與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加強協作,推進衛星遙感和技術檢測手段在辦案中的運用。各地將大數據信息平臺、無人機、快速檢測設備等運用到公益訴訟辦案中。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宣傳。堅持司法與普法相結合,抓好主流媒體陣地的“正能量”輸出。同時,依托微信、微博、互聯網聽證等平臺,創新普法宣傳方式。
“強能力”,促進生態檢察履職能力現代化
生態檢察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對檢察人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能要求很高,必須持續推進生態檢察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
在統一執法司法標準方面,最高檢聯合最高法頒布有關環境資源領域犯罪司法解釋及規范性文件,共同發布海洋生態環境公益訴訟首個司法解釋,組織編寫《環境衛生犯罪辦案指引》,指導生態環境領域案件辦理,發布生態環境資源指導性案例44件,典型案例307件。
在加強生態檢察專業化隊伍建設方面,最高檢連續3年評選110個單位和220人為打擊危險廢物違法犯罪先進集體和個人。各地檢察機關在最高檢指導和支持下積極探索建立環境資源案件專業化集中辦案模式,建立專門的環境資源辦案檢察院和環境資源辦案團隊。
在完善環境資源領域智慧借助工作機制方面,最高檢組建公益訴訟技術專家庫,入庫專家832名。研發“益心為公”志愿者檢察云平臺,截至2022年底,共錄入志愿者2.7萬余名,提報案件線索3000余個。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部門特邀檢察官助理通過參與檢察聽證、提供專業咨詢意見等方式履職共5746人(次),其中來自環境資源領域的占比約22%。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