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需關注哪些環境風險隱患?
【谷騰環保網訊】夏季來臨,影響安全生產的不穩定因素也隨之增多,高溫、雷電、暴雨、洪水等極端天氣多發于此時,都可能成為各類安全事故的導火索,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夏季有哪些生態環境風險隱患需要重視?又該如何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本文梳理了近年來部分生態環境事件,并結合當下輿情形勢和特點,提出風險預警提示,為生態環境部門開展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夏季受高溫天氣影響,安全生產不利因素增多,風險加大易引發安全生產事故。今年以來,已發生多起安全生產事故,如2023年5月1日,山東省魯西雙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一起重大爆炸著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5月30日,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聯明化工廠一車間發生火情,經過撲救,明火被撲滅,現場無人員傷亡。6月24日,蘭州石化公司煉油運行二部兩酸裝置一具酸性水罐發生閃爆。在剛剛開始的七月,接連發生兩起安全事故,7月1日,位于江西省貴溪市的江西乾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發生硅油著火引發火情,發生爆炸。7月5日,柳鋼焦化廠二化產車間作業過程中發生煤氣著火事故,造成作業人員1人死亡、2人輕傷。
國務院安委會對山東省魯西雙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爆炸事故掛牌督辦
化工安全生產事故往往會對空氣、水體、土壤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極易引發次生環境輿情。建議生態環境執法、應急部門做好相關企業的風險排查工作,特別要關注一些重點要害環節是否存在違法、違規等情形,并指導企業做好應急演練等工作,提升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要加強關鍵點位的監測工作,在常規污染物監測外,要針對特征污染物開展應急監測工作,及時、準確、持續發布官方信息,安撫民眾情緒。要密切關注環境輿情信息,特別是針對相關污染謠言,做好辟謠工作,以正視聽,避免輿情進一步發酵,產生不利影響。
近年來汛期污染問題已經成為水污染防治的一大短板,許多地方普遍存在旱季“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現象,往往一場大雨就把平時積存的污水、垃圾沖入河湖,而管理上卻是一筆“糊涂賬”。此外,汛期也是突發環境事件的高發期和敏感期。企業未妥善儲存的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以及設備設施存在被暴雨洪水沖走或者污染泄漏風險。2010年7月28日,吉林省溫德河暴發山洪,永吉縣兩家化工企業的庫房被洪水沖毀,7000多個原料桶被沖入溫德河進入松花江,對下游水環境安全造成重大隱患;2011年7月21日,龍達溝爆發的特大泥石流最終將岷江電解錳廠尾礦庫擋渣壩沖出一個缺口,錳礦廢渣被沖入涪江,造成了200多公里流域的污染;今年7月,重慶萬州區接連遭受暴雨襲擊,其中長灘鎮最大降雨量達261.2毫米,突破歷史極值,造成了洪澇、塌方、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引發社會強烈關注。
圖為重慶長灘鎮一村莊滑坡區域
為了解決汛期污染問題,生態環境部在管理上引入了“汛期污染強度”的概念,以汛期水質劣于Ⅴ類河流斷面、劣于Ⅲ類飲用水水源地斷面等為重點,選取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或其他便于監測的特征指標,充分利用自動監測數據,并參考手工監測數據,識別汛期首要污染因子及其最大污染濃度,開展汛期污染強度分析。一些省份和地市生態環境部門提前部署謀劃,緊盯存在較大以上環境風險的企業、尾礦庫、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化工園區(企業)等,深入開展環境安全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同時,加大暴雨之后的巡查力度,依法及時查處超標排放、偷排污染物等環境違法行為。
“酷暑”,是今年夏季給公眾帶來的直觀印象。據世界氣象組織報告,剛剛過去的6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海面溫度達到新高,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新低。進入7月,高溫預警不斷,“全球最熱一天”紀錄屢被刷新。全球氣候變暖,疊加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可能導致極端天氣頻次更多、范圍更廣、強度更強。
“高溫刺客”熱射病
隨著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多,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氣候危機帶來的后果,迫在眉睫的氣候變化風險,再次為人類敲響“警鐘”。與此同時,極端高溫天氣也對戶外勞動者帶來了嚴峻考驗,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1998年-2017年全球超過16萬人被熱浪奪走生命,熱射病這個過去冷僻的詞匯從去年夏天開始流行,近期,北京、廣東、江蘇等多地報告了熱射病病例,因熱射病導致健康影響、死亡等成為公眾近期關注的熱點話題。
在生態環境領域,也擁有監測、執法、核安全等多個領域的戶外工作人員,生態環保“鐵軍”迎高溫、戰酷暑,下沉企業、蹲守一線,不遺余力強化特殊時期環境風險防范,是生態環保鐵軍形象的良好體現。但要注意的是,在當前輿論環境下,重視外出作業人員高溫補貼、健康保障等話題是當前討論的重點,建議對“鐵軍”高溫作業要把握宣傳尺度,保有人文關懷,不要刻意渲染、夸大高溫酷暑等氛圍,避免過度宣傳。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在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底線的同時要合理安排戶外工作,做好內部防護宣傳,保障“鐵軍”健康安全,最大程度減少因高溫條件對戶外工作人員的傷害。
2022年,在持續高溫影響下全國多個省份用電量飆升,四川、江蘇、浙江、安徽用電負荷連創新高。近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計2023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約13.7億千瓦,比2022年增加8000萬千瓦。若出現大范圍長時段極端氣候,則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億千瓦。據報道,7月10日,國家能源集團單日完成發電量40.9億千瓦時,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較前一日增長2.1億千瓦時,超歷史峰值0.4億千瓦時。國家能源集團表示,華南、華東等省區最高負荷屢創新高,部分地區電力供需形勢嚴峻。面對嚴峻的用電形勢,發改委專門開會強調,要堅決杜絕以節能、“雙碳”為名進行拉閘限電。
保障電力供應、發布限制電力措施,本不屬于生態環境領域職責范圍,然而隨著“能耗雙控”“碳達峰、碳中和”等關鍵詞高頻出現,易導致公眾將“限電措施”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聯系起來,認為落實碳減排要求導致的限電措施。特別是一些地區未能充分保障居民用電,導致居民日常生活不便,甚至出現因醫療器械停電導致老人去世等事故,引發輿論詬病。
近年來,臭氧已經成為影響部分城市夏秋季環境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隨著氣溫出現較大幅度的升高,臭氧也較易出現生成和累積。近年來,生態環境部開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監督幫扶工作,指導和幫助相關政府、企業落實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減排任務。各地響應號召,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在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的基礎上,出臺了適應本地情況的應對夏季臭氧污染幫扶政策措施,應對臭氧污染。
與霧霾過程不一樣的是,由于臭氧看不見摸不著,在發生臭氧污染時,公眾的感知并不強烈,因此難以短時間產生較大輿情。但臭氧話題潛藏風險隱患,生態環境部門在扎實做好臭氧污染治理工作的同時,應加強相關科普解讀工作,幫助公眾正確認識臭氧污染防治態勢,了解臭氧治理工作動態,掌握臭氧防護知識,避免產生恐慌情緒。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