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臺、搞會診、出政策 環評司打出服務基層“組合拳”
【谷騰環保網訊】環境影響評價是我國一項重要的基礎性環境管理制度,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由于這項工作涉及內容廣、管理對象多、專業要求高,且各地面臨的具體情況錯綜復雜,在基層實踐中有時會出現說不清、拿不準的問題,影響了工作效率和效力。因此,暢通與基層的溝通渠道、加強對基層的指導幫扶就顯得尤為重要。為切實提高服務基層的實效,生態環境部做出了多方面努力。
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以下簡稱“環評司”)組織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以下簡稱“評估中心”)上線運行全國環評技術評估服務咨詢平臺,為基層審批部門和小微企業提供線上交流答疑等功能,并針對部分疑難問題舉辦“基層會診日”視頻會,出真招實招為基層與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此外,環評司還向社會公開征求《關于進一步優化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通知》意見,將進一步強化政策引導,推動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做好環評服務,打出了一套服務基層的“組合拳”。
常態化開設“基層會診日”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涉及‘年出欄生豬5000頭及以上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存欄生豬2500頭及以上無出欄量的規模化畜禽養殖’的項目,但在我們日常環評管理及執法過程中,遇到很多存欄量超過2500頭甚至超過5000頭的養殖類項目,因特殊原因實際年出欄量達不到5000頭,請問此類項目是否需要環評審批?”沈陽市生態環境局審批處劉皙皙的疑惑,在一場視頻會上得到了生態環境部相關專家的明確答復。
7月14日,一場連接生態環境部、地方環評審批部門與小微企業的“基層會診日”視頻會議如期召開。環評司聯合評估中心,圍繞環評和排污許可工作中的疑難問題,與來自全國各地的360余位基層審批人員和小微企業代表開展了線上交流。
一塊電子屏幕拉近了北京與全國之間的距離。在3個多小時的會議過程中,參會人員積極性持續高漲,互動區的提問層出不窮。而屏幕的另一端,來自評估中心相關部門的六位專家繞桌而坐,針對基層審批人員和企業代表提出的問題展開充分交流討論,并一一解答,奉上了多年來環評實踐的“干貨”。
據悉,為加強對基層的指導幫扶,環評司創新開拓了“基層會診日”這一重要渠道。“類似于三甲醫院的專家可以通過遠程會診幫偏遠地區的病人看病一樣,我們針對地方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重大敏感項目、復雜技術難題等,組織各方專家開展線上會診。一方面能夠幫基層解決眼前之惑,另一方面也是一次與基層增進交流的好機會。”環評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以沈陽市為例,劉皙皙告訴記者,為推動做好環評審批工作,市生態環境局也組建了專門的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專家技術幫扶組,對全市環評審批中遇到的一些技術問題進行指導。“但對一些問題的研究還不夠透徹,不同專家有時也會產生意見分歧,因此我們需要咨詢政策出臺部門、省里或部里的專家。此次基層會診日,評估中心的專家現場與大家交流、互動、解答,讓我們對問題的理解更為深入。同時,我們也有機會了解兄弟省市的一些難題,這些問題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也有可能遇到,為我們今后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據了解,與基層開展面對面答疑交流是環評司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意識的一項具體舉措,“基層會診日”作為一項惠民利企的舉措,今后將常態化開展下去。
搭建平臺發揮“1+1+47+N”力量
實際上,“基層會診日”是全國環評技術評估服務咨詢平臺(以下簡稱咨詢平臺)的衍生品。
說起咨詢平臺,我們的視線馬上被拉回到兩年前。為加強對基層的評估咨詢服務,環評司聯合評估中心上線運行了咨詢平臺,面向基層環評審批部門和小微企業開展遠程指導幫扶。
平臺包含網站和APP兩個端口。打開這款名為“環評技術評估咨詢”的APP,通過“游客”身份選項進入咨詢平臺后,記者注意到,界面的主要位置出現了熱點問題、最新政策及通知公告三個部分,最上端則顯示了“問題檢索”“資料庫”“環評交流區”“小微企業專區”四個子模塊,界面簡潔、一目了然。
“環評技術評估咨詢”APP界面截圖
據評估中心咨詢平臺具體負責人李曉舉介紹,在公眾端,咨詢平臺可以為小微企業提供人工答疑等服務;在管理端,咨詢平臺還可以為基層環評審批部門提供預約會診等服務。而7月14日的這場視頻會正是一場匯集了眾多專家的“聯合會診”。
“咨詢平臺的服務團隊可以概括為‘1+1+47+N’。兩個‘1’分別指環評司和評估中心,‘47’是指47家省級、副省級技術評估機構等技術支持單位,‘N’則是指行業技術評估專家等。”李曉舉介紹。依托上述力量,咨詢平臺已成為基層環評工作者及小微企業的有力助手,在提升基層環評服務把關能力、解決小微企業實際困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咨詢平臺總訪問量7.71萬余次,有1392家小微企業、1039家環評單位和2923名環評工程師在咨詢平臺注冊,共答復基層審批人員和小微企業咨詢的問題2234個,主要集中在環評分類管理、排污許可、法規標準、規劃環評及環評相關政策文件解讀等方面。
打出服務基層“組合拳”
咨詢平臺誕生的背后是“中央有要求,地方有需求”。一方面,隨著環評改革的持續深化,生態環境部陸續出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新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內容、格式及編制技術指南和《關于優化小微企業項目環評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小微企業活力。另一方面,基層大多人手少、任務重,存在接不住、管不好的現象,影響廣大基層對改革的獲得感。
因此,咨詢平臺就成為了服務基層的重要補充。“聚焦群眾關心的現實問題,我們選取平臺這個小切口,把全國的技術評估力量集中出來,實現‘一竿子插到底’,切實幫助基層與小微企業解決多種多樣的具體問題和困難。我們要站穩人民立場、強化宗旨意識,進一步加快答復速度,抓緊完善功能,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發揮咨詢平臺服務效能。”環評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服務基層一直是環評司日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咨詢平臺和“基層會診日”均是其中的小小縮影。7月初,環評司還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廣泛征求社會各方意見。
《通知》表示,將深化項目環評改革,通過豁免一批登記表項目備案手續、推廣一批報告表項目“打捆”審批、簡化一批報告書(表)項目環評內容、優化一批項目環評總量管理方式的“四個一批”,為部分符合要求的環評審批工作做“減法”,減輕基層負擔。
此外,生態環境部還將持續推進環評文件“智能復核”在基層環評審批中的應用,推進全國統一建設的信息化系統對地方的數據共享,為屬地審批、監管提供數據支持,發揮典型案例示范引導作用。同時,加強對基層環評管理的針對性培訓,將行政審批部門統一納入政策指導、業務培訓、環評文件復核、信息化監管等工作體系,通過日常檢查、復核等方式,加強對環評文件質量、審批質量的監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