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給督察組提供前后矛盾數據、治水“送污出境”,咋回事?
【谷騰環保網訊】小流域水環境久治不清,部分縣生活垃圾處置短板明顯,環境空氣質量下降明顯,磚瓦行業轉型升級推動不力,危險廢物管理失控......
在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日前公布的一批典型案例中,“弄虛作假、推進不力、表面整改”再次成為高頻詞。一些在地方歷次督察中屢見不鮮的問題,被通報曝光。
梳理這些問題,既有水氣土治污攻堅上出現的沉疴頑疾,也有行業轉型升級推動不力的現實問題,還有在各級部門三令五申下依然在環保驗收上弄虛作假的不端行為。
水質超標“送污出境”,加不加藥“人工操作”
記者從四川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10月下旬,四川省第三輪第二批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5個組全部實現督察進駐。
此次督察分別對瀘州市、達州市、資陽市、涼山州和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開展例行督察。隨著督察緊鑼密鼓地推進,一批典型案例集中曝光。
翻閱這些案例,圍繞水氣土治污攻堅依然“問題不斷”。
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達州市發現,通川區在魏家河、雙龍河流域污染治理中敷衍塞責,一些根本性問題長期沒有得到解決,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水體的目標尚未實現。
督察通報顯示,通川區治污設施簡易,存在為“達標”而達標的現象。為解決魏家河水質超標問題,通川區竟采取“送污出境”策略,斥資793萬元“舍近求遠”修建魏興污水處理廠尾水管網5.28公里,未經批準將排污口變更至州河。
魏家河水質凈化廠修建攔河壩處理“河水”
不僅如此,其投入4500萬元建成3萬立方米/日的水質凈化廠,粗暴采取“攔河截污”的方式。自投運以來,一旦遇到上游降水較大的情形,運營單位便以“來水水質較好”為由,停止加藥。然而,僅靠加藥去除污染因子,且純靠人工操作,沒有準確計量,看似“藥到病除”,實則“藥停病犯”。
在大氣環境治理上,瀘州市龍馬潭區在督察通報中被指出“環境空氣質量下降明顯,大氣污染防治成效較差”。
數據顯示,2023年1—8月,龍馬潭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省排名從155位下降至185位,PM2.5濃度高居全省第三、PM10濃度高居全省第一,重度污染天數較2020年增加5天,大氣污染防治形勢異常嚴峻。
這背后,研究部署不力、治理水平不高、監督管理不到位是深層次原因。
一方面,2021年以來,龍馬潭區印發的13個大氣污染防治相關工作方案,大多數沒有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幾乎未涉及具體工作任務;在2022年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目標考核中,部分指標內容照抄照搬市級考評細則,考核紙上談兵、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記者留注到,龍馬潭區行政區域面積全市最小,但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較大,污染減排力度不足。且龍馬潭區46家涉氣重點行業企業均為B級以下績效企業,環境管理和治污水平只達到基本要求,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管理粗放、存有盲區,污染防治難以形成“一盤棋”格局,最終也導致環境質量持續變差。
氨氮超標50倍,還稱滲濾液未溢出影響周邊水質
近年來,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問題持續受到各級督察關注。
在四川省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中就明確,對未建設滲濾液處理設施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方式效果開展后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開展整改。
然而此次督察中,涼山州鹽源縣在明知填埋場地下水超標的情況下,僅以“滲濾液未溢出影響周邊水環境質量”為由,便認定地下水水質未受影響,不需要建設滲濾液處理設施。相關單位審核把關不嚴,也放任其繼續采取回噴方式處理滲濾液。
令人觸目驚心的是,2021年—2023年監測報告顯示,該填埋場地下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硝酸鹽、糞大腸菌群以及鎳均超過《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水質限值,最大超標倍數分別為7.84倍、50.78倍、7.65倍、45.67倍、23.40倍。
直至2023年3月,鹽源縣雖新增滲濾液處理設施,但因未完善相關行政審批手續,項目遲遲未能正常投運,地下水污染問題未得到有效控制。
而在涼山州冕寧縣,鄉鎮垃圾中轉站建設“一拖再拖”,大量生活垃圾隨意傾倒,未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蚊蠅成群、臭氣熏天,群眾反映強烈。
復興鎮在冕寧稀土經濟開發區施工坑塘內傾倒、填埋生活垃圾
督察發現,冕寧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應于2022年4月封場。可事實是,填埋場運營單位長期將其作為生活垃圾“中轉站”,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累計中轉約2.5萬噸;2019年至今運行臺賬記錄嚴重失真。
如此放任應付,可想而知,周邊百姓怎能不怨聲載道?優美宜居的鄉村生活何日到來?
全市產能數據一改再改,8次檢查治標不治本
此次四川的省級督察中,還指出資陽市磚瓦行業轉型升級推動不力,產能置換大打折扣。
數據顯示,磚瓦行業是資陽市大氣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業,約占全市企業的22%,且整體呈現出企業分布散、能耗高、污染排放大以及工業化、科技化水平低的特點。
督察發現,資陽市對磚瓦行業產能底數掌握不清,政策執行不嚴不實,違規進行產能置換。不僅如此,資陽市經濟和信息化部門向督察組提供的全市磚瓦行業產能數據一改再改,前后5次提供的產能數據自相矛盾。
前后五次提供的產能數據自相矛盾
早在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方案中,就明確要求資陽市落實水泥、磚瓦行業秋冬季錯峰生產方案和實施“一廠一策”應急減排措施。但資陽市在2020年整改銷號后降低標準、放松要求,錯峰生產政策時緊時松,約束性減排長效機制沒有形成。
正是監督管理失守,導致生態環境問題多發頻發。
此次四川省級督察還披露,在針對四川發展(控股)公司下屬四川有色金澳鋁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有色金澳公司)開展督察時發現,其在竣工環保驗收上弄虛作假,危險廢物管理問題突出。
督察發現,旗下相關公司“批小建大”“未批先建”,且在明知項目未開展環評驗收的情況下,收購違法項目。不僅如此,公司組建后,為使熔鑄、炒灰工序項目合法化,企圖以新的技改環評“以新帶老”,故意隱瞞35噸熔鑄爐批建不符的問題,又包裝炒灰工序為“新建”項目,掩蓋早已建成投產的違法事實。其后,又兩次偽造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資料,違法行為持續至今。
有色金澳公司危險廢物與一般固廢混堆
值得格外關注的是,2021年以來,當地園區管委會、環委會及本輪督察暗訪組先后8次檢查發現有色金澳公司危廢管理問題,可企業在問題整改上“見子打子”,治標不治本,導致相關問題禁而不絕,改而無效。
截至此次督察進駐,有色金澳公司仍未按2013年環評要求建設熔鑄車間地坪防滲設施,地下水防治措施淪為一紙空談。
四川省級督察強調指出,這些存在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導致地方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