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入海口為何多有三角洲?
【谷騰環保網訊】大河浩蕩,攜沙填海,積淀成洲。
三角洲是河流進入海洋時,因河口變寬以及受潮流影響,水流逐漸分散,河流流速減緩,攜帶的泥沙在河口處堆積形成的三角形堆積體。
為什么河流入海口大多有三角洲?三角洲是河流與海洋共同作用的結果,河流負責“建設”,海洋則扮演“改造和重塑”的角色。當河流搬運來的泥沙量大,而且無強勁的潮流或波浪將泥沙帶走時,三角洲就會快速發育,向海延伸(如長江三角洲);但是,也有極少數的入海口沒有形成三角洲,當河流搬運來的泥沙少,且海洋動力強大時,三角洲則難以形成(如錢塘江入海口)。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就很有代表性。黃河流經植被覆蓋率相對較低的黃土高原,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大量泥沙匯入其中。黃河每年向渤海輸送大量泥沙,同時,黃河入海口水深較淺、坡度較小,波浪和潮流的侵蝕、搬運作用弱。在這些條件的綜合影響下,黃河三角洲產生淤積、向海延伸。
三角洲濕地是陸海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在洪水調控、氣候調節、污染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意義重大。三角洲濕地是“蓄水庫”,可以涵養水源、防洪抗旱、維持區域水平衡;三角洲濕地是氣候的“調節器”,在固碳儲碳、調節區域氣候等方面發揮作用;三角洲濕地還是環境“凈化器”,能代謝污染物、凈化水質、改善環境。此外,三角洲濕地還是野生動植物的天然“保護區”,在保障棲息地、維持生存繁衍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黃河三角洲是我國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為1500多種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它是蘆葦、鹽地堿蓬等植物的天然基因庫與種質資源庫,也是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也是黃渤海區域重要的海域生物產卵場、孵幼場和索餌場,為鳳鱭、鱸、皺唇鯊、三疣梭子蟹等重要的魚蟹類提供了優良的棲息生境。
近年來,黃河三角洲管理部門不斷加強河流—河口—海灣聯動聯防機制,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加快推進黃河口國家公園建設,實現保護與開發并重,守護好這方大河之洲,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作者為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海洋地球科學系副主任,人民日報記者李蕊采訪整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