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煤綜合治理如何蹚過“深水區”?
【谷騰環保網訊】由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主辦,綠色創新發展研究院、磐之石環境與能源研究中心協辦的第九屆中國散煤綜合治理大會日前在北京市舉辦。圍繞農村地區散煤治理的長效方案、散煤治理策略的區域差異化等問題,來自科研院所、企業和NGO的參會者進行了深入討論。會上,《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根據《報告》,2023年工業散煤治理在煤炭減量、清潔替代與污染控制升級等方面持續深入,工業散煤消耗量同比下降了13%,預計在2025年有望實現較2020年下降90%的目標,即工業散煤消費趨向清零。工業小鍋爐和小窯爐的散煤用量整體保持下降趨勢且結構持續優化。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減污降碳協同的持續推進,工業燃煤小鍋爐深度施治的CO2減排潛力正在釋放。
民用散煤治理在熱源清潔和低碳化方面更加務實。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提升了一個百分點,在農村地區累計完成3900萬戶的清潔取暖改造。目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以電和氣為主、西北地區以“太陽能+”為主,東北地區以“生物質+”為主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雖然農村建筑能效提升進展低于預期,但農村居民對節能降耗、清潔取暖的自主意識逐步加強,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不斷擴大,清潔取暖市場競爭格局以及新業態正在形成。
考慮到清潔取暖工作已進入深水區,《報告》深入微觀層面,圍繞清潔取暖試點的政策落實、建設進程、用戶需求與實體體驗、市場響應等方面對7省8自治市11個區縣的數百位用戶進行詳細調研,調研范圍覆蓋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第一批到第五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調研發現,農村家庭對清潔取暖可承受力較低,不超過收入的4%,為減少取暖支出,部分農村用戶清潔取暖設備使用率偏低,改造后的室內溫度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傳統與現代炊暖方式并存現象較為普遍。但調研也顯示,北方地區農村用戶自主選擇意愿正在提升。
“當前民用散煤治理的主要任務是在重點區域內鞏固存量、在非重點區域內有序新增;核心是建立長效機制;重點工作包括提升用戶自主參與意愿,實現經濟可承受、運維有保障、補貼精準高效等。”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副主任李雪玉表示,散煤治理仍需堅持減污降碳協同的技術路線,加快推動農村電氣化、建立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現代農村能源體系,將是未來散煤綜合治理的重要趨勢。
為進一步推動散煤治理工作,《報告》建議持續深化政策統籌和部門協同;加強工業散煤減量和清潔化,加快制定生物質鍋爐排放標準;構建包括農村能源統計體系、農村清潔低碳能源技術和服務體系在內的農村清潔低碳能源體系,推動試點示范;建立健全清潔取暖長效機制和清潔取暖設備運維和監管機制,拓寬應用場景,多元化資金渠道;堅持創新驅動和技術研發,開發適合我國不同農村生活場景的清潔取暖技術和產品。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楊富強表示,“十四五”后期是散煤綜合治理的關鍵時期,治理工作仍需保持定力,并加深對區域差異化治理策略的探索和總結。農村地區需要進一步探尋小規模區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模式,包括漁光互補,農光互補,光儲充一體化,電動農機,灌溉等。“相關部門和機構應加強清潔供暖行業中小企業綠色金融能力建設,開展清潔取暖新技術新模式試點,并通過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引導綠色金融以低利率、長周期的方式向農村地區傾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