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建筑垃圾逆襲成“材”還有多遠?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部門召開建筑垃圾專項整治工作視頻會議,明確切實提高建筑垃圾處置利用水平。
城市建筑垃圾的處置,一直是困擾城市管理的難題。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建筑被新建及拆除,但對于建筑廢棄物的常見處置方式仍舊停留在露天堆放和簡單填埋這種粗放式管理的階段。如何讓建筑垃圾不再“流浪”,加強資源化利用率?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有哪些優缺點,以及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中國環境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35億噸建筑垃圾亟需資源化利用
“根據最近的統計數據,我國每年產生建筑垃圾約35億噸。而且建筑垃圾存量已經超過200億噸,且每年新增的建筑垃圾數量還在持續增長。”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副教授吳澤洲接受采訪時表示,特別是在新基建項目集中的城市,建筑垃圾的產生量尤為顯著。
建筑廢棄物(垃圾)一般是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對各類建筑及構筑物、管網等進行新建、改建或拆除過程中產生的渣土棄土、建筑棄料及其他廢棄物。
建筑垃圾體量巨大,簡單的堆放、填埋,或者焚燒,不僅占用了土地資源,也對土壤、水體、空氣等造成污染,并且隨意堆積可能導致塌方或泥石流的危險,帶來嚴重的環境安全隱患。
對此,探尋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將其“變廢為寶”顯得尤為重要。
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教授孫曉輝介紹,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再生骨料,以及以再生骨料作為原料經進一步處理制成的再生磚和再生混凝土等回收產品,已被廣泛應用到市政道路和高速公路及園林建筑建設。未來,隨著處理技術不斷改進,高附加值的多樣化回收產品將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目前,我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接近50%,但仍低于發達地區如歐盟(90%)、日本(97%)和韓國(97%)。
基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理念,建筑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就是要通過一定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手段,將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處理模式轉變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可再生資源→再循環產品”,從而實現最大化的資源價值轉移。
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規劃并協調建筑廢棄物的產生、分揀、運輸、填埋、回收、再生、交易、監控等眾多環節。
孫曉輝告訴記者,平衡這些環節的利益主體眾多,涉及建筑廢棄物的排放主體、分揀清運企業、科研院所、資源化再生企業、再生產品消費主體等。這些利益主體通過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和監管,以資源的循環利用為目標,實現了建筑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的產業體系。
既能實現資源的閉環利用還可以減少環境負擔
今年9月,在成都市三環路成致路段施工現場,兩公里長的在建路段下方鋪墊滿了由建筑垃圾“變廢為寶”的再生材料。這是四川省首次將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應用于市政道路建設,也是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典型案例。
事實上,我國早已意識到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指導意見。《“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60%,并提出了建設50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示范城市的目標。
“相較之下,循環再生利用是一種環保的建筑廢垃圾處理方式,建筑垃圾循環再生利用對資源節約與可持續發展以及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都有重要意義。”吳澤洲表示。
一方面,建筑垃圾的循環再生利用可以有效減少對砂石、混凝土等天然資源的依賴,降低資源開采的強度,促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將建筑廢棄物轉化為再生骨料和其他建材,不僅能夠實現資源的閉環利用,還可以減少新材料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負擔。另一方面,再生利用不僅減少能廢棄物的體積,還可以為生態修復提供資源支持,推動生態環境的改善。
“此外,從經濟角度看,建筑垃圾的循環再生利用有助于降低建筑企業的材料采購成本,并減少廢棄物的處理費用,從而提升經濟效益。” 孫曉輝說。
隨著對再生建材需求的增加,相關行業也會隨之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再生建材的市場潛力不僅促進了資源回收行業的發展,還能帶動物流、機械設備等相關產業的升級,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雖然建筑垃圾循環利用有減少資源開采、保護環境等諸多優點,但吳澤洲仍提醒,要對建筑垃圾循環利用進行全面認識,了解其各方面特點,綜合考慮。
“比如在抗壓強度上,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通常能夠滿足建筑工程的需求,但其強度可能會低于相應的天然混凝土。這取決于再生骨料的質量和混合比例。”吳澤洲強調。
同時,再生材料可能含有油漆、涂料和其他非結構性材料等雜質,這些雜質可能影響再生材料的長期性能。此外,再生骨料的吸水率通常較高,這可能導致混凝土在施工時需要更多的水分,這需要在配比設計中需要對此進行充分考慮。
做好監管,對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嚴格檢測
目前,我國的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市場仍處于探索階段,再生產品的市場推廣存在一定困難。
吳澤洲告訴記者,這需要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測和控制體系,對再生材料進行標準化管理,以確保其符合建筑行業的質量要求。
同時,政府相關部門需要有效組織并監管相關部門對再生產品的力學性能等方面進行嚴格的檢測,以便推動再生產品市場,使再生產品消費主體能夠放心購買。
此外,政府部門還可以采取經濟激勵、稅收減免等市場手段,對資源化再生企業進行財政扶持,并鼓勵建設施工主體及民眾使用資源化再生產品。
“建筑垃圾處理技術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破碎、篩分、分選等工藝的效率和成本方面的問題,制約了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對此,吳澤洲建議,加大對建筑垃圾處理技術的研發投入,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合作,以開發更高效的分選技術和設備,提高分選精度和效率。此外,可以引入先進的國際技術進行本土化改造,從而提升處理效率。
針對部分公眾和企業對再生材料的認知度較低,對其質量和性能存在疑慮等問題,吳澤洲建議,可加強再生產品的推廣與宣傳,展示成功案例,提升公眾和市場對再生建材的認知與信任。同時,組織行業展會、技術交流等活動,促進再生建材的應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