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置換豈能成為“數字游戲”?
【谷騰環保網訊】11月1日,工信部印發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4年本)》正式施行,目的是推動產業布局調整和綠色低碳轉型,促進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產能置換政策是強化行業產能治理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市場供需動態平衡的有效手段。早在2013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建設,須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此后,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的產能置換方案陸續出臺,在化解過剩產能、調整產業布局、推動兼并重組、提升技術裝備水平、促進節能減排等方面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產能置換政策實施以來,相關部門還根據實施情況和經濟發展要求,對政策進行了多次修訂。此次實施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4年本)》,是在2021年版實施辦法的基礎上修訂完成的。而在今年8月,工信部發布通知暫停鋼鐵產能置換,將對2021年發布的《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進行修訂,以進一步適應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
但是,由于全流程監管體系不健全,一些地方在實施產能置換政策過程中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比如,由于同一個爐型有備案、底單、測算、設計等產能統計口徑,有的地方在置換過程中存在玩“數字游戲”、打“擦邊球”等現象。還有的地方用作置換指標的產能,實際上早已停產,“僵尸產能”借此得以復活。
江蘇宿遷、四川樂山、安徽宿州等地最近被曝出,多家企業在未開展產能置換的情況下,違規新增平板玻璃產能。類似問題在多地都曾出現,鋼鐵、水泥、焦化等行業都有涉及。這些問題的存在,違背了產能置換政策的初衷,也影響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效果。
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根本上還是發展理念尚未根本轉變,把高質量發展要求當口號,且缺乏監管落實的韌勁和辦法,履職不力。一些地方希望通過“兩高”項目的發展,拉動地方經濟,但忽視了市場供求關系,盲目上馬不僅會造成產能過剩、影響行業整體效益,還會加重地方的環境污染,也會影響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而且,“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會擠占非資源型產業、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空間,不利于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
產能置換是去產能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實踐證明也是一個好的抓手,需要進一步完善具體實施辦法,使之更加適應產業發展要求。新修訂實施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4年本)》加嚴了水泥置換要求,明確提出,不在合規清單范圍內的產能,能效達不到現行版《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要求的產能,自2024年起連續兩年每年運轉天數不足90天的水泥熟料產能等不能用于置換,目的就是引導低效產能加快退出市場。也有分析認為,后續修訂出臺的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在產能核定等方面的要求將更加嚴格細致,以實現鋼鐵行業產能發展的真正減量和結構優化。
要確保產能置換政策有效發揮作用,在完善實施辦法的基礎上,還必須加強全流程監管,確保置換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到位。同時,也要加快存量產能改造升級,堅持控制增量與做優存量相結合,提升行業集中度,改善產品同質化現狀,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最根本的,還是需要各地各部門切實轉變發展理念,擺脫對傳統發展路徑的依賴,以更加堅定的態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