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精準發力推動流域水質再上新臺階
【谷騰環保網訊】初冬的沙溪河波光粼粼、流淌不息,在陽光的照耀下,河水清澈見底,宛如一面明鏡,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拍照打卡。正在健身散步的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退休干部老雷說:“以前在沙溪河邊,常看到采砂船在河道工作,工業污水、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經過多年整治,現在的沙溪河碧波蕩漾,花紅柳綠,成為市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三明市堅持以“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為指引,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多措并舉、精準發力,推動流域水環境質量再上新臺階。2024年1月—9月,三明市以全省第一的排名,位列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第二十七位。
構建流域環境治理格局
創新“三水”機制。印發實施《三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工作機制》,探索水生態環境保護新路徑,創新建立“曬水、議水、評水”的“三水”工作機制,每月曬出國控、省控斷面水質類別和水質指數變化排名情況,加強社會監督,推動全民共治;每季度召開部門協調、流域聯動的水質商議會議,幫助地方找準問題,精準提出整治提升措施;出臺《三明市重點流域生態補償水環境質量因素評分辦法》,實行國控、省控斷面水生態環境質量考評,將基礎水質和改善情況與重點流域補償資金分配掛鉤,并設立年度流域水質獎補專項資金,對工作成效顯著的地方進行獎補。
強化項目治理。出臺《三明市“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目標,緊盯水環境突出問題,重點圍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流域水生態保護修復、河湖緩沖帶保護修復等類型,組織指導各縣(市、區)策劃實施水污染防治項目。“十四五”以來,申報中央水污染防治項目累計27個、省級生態環境治理項目183個,總投資84億元,獲得中央和省級生態環境專項資金6.94億元,重點推動79個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實施。
嚴格環境準入。著力樹牢綠色發展政績觀,把保護生態作為最大的政績,堅決杜絕拼資源投入、拼物質消耗、拼透支未來的發展行為。充分發揮環評審批、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方面的“綠色標尺”作用,切實執行好空間、總量、項目控制“三位一體”的環境準入制度。堅持把好招商引資項目準入關,嚴把項目準入“控制閘”,對項目類型及其選址、布局、規模等不符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法定規劃、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無法確保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的環評文件一律不予批準。今年以來,對7個不符合環保審批要求的項目,暫緩實施。
緊盯流域重點整治領域
“分口施策”溯源水。以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為抓手,實施全流域排查溯源,在完成1154個閩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任務基礎上,開展汀江、九龍江等重點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閩江流域沙溪、金溪、尤溪整治“回頭看”專項行動,組織各縣(市、區)策劃實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項目11個,投入約2000萬元,實施全面排查溯源,動態更新排污口名錄,為流域精準治污提供依據。
“分類施策”治尾水。三明市全面整治畜禽(水產)養殖污染,開展生豬等畜禽養殖污染、鰻魚養殖污染整治專項攻堅,指導畜禽規模養殖場加強糞污廢水或消納地外排尾水處理。截至目前,全市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已達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糞污處理設施設備已完成升級改造78家,正在升級改造57家;全市在產112家鰻魚養殖企業全部完成養殖尾水排污口規范化改造、糞污分離及干化和加藥除磷設施配套建設,尾水實現達標排放,源頭取水計量、末端尾水排放分別納入水利、環保部門在線實時監控。
“分區施策”治污水。三明市持續推進城市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加強廠網設施的建設,因地制宜選擇污水處理模式,推進城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截至目前,列西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已完成,沙縣水南污水處理廠已進入試運行階段,年內累計新增污水處理能力0.5萬噸/日以上;累計完成污水管網新建改造176.71公里,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的160.65%。同時,強化污水管網和設施的維護,實行污水處理及管網、泵站一體化運維,每月進行考核,推動污水處理廠規范運營,進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納管率,市區污水收集率達64.4%,各縣(市、區)收集率均較上年末有顯著提高。
筑牢流域生態安全防線
織緊河湖“管護網”。三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市級河長,建立市、縣、鄉三級河長隊伍,各級河湖長主動認河、巡河、管河,落實黨政同責,強化責任擔當。同時,采取專職河道專管員、專業服務隊、多員合一等形式,不斷強化常態化巡河管護,實現責任網格從區域到流域全面覆蓋。
2024年以來,全市各級河長巡河4.61萬人(次),委員河長巡河4.1萬人(次),協調解決河湖水生態環境問題708件;全面核實疑似問題河湖遙感圖斑3569件,整改河湖“四亂”問題397個、整改率達93.63%,推動河湖面貌持續改善。
織牢環境“法治網”。三明市優化環境執法監管方式,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全市生態環境“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的通知》,科學合理確定抽查比例和頻次,有效避免重復檢查。建立“稽查+評查”模式,通過對各派駐局行政執法行為全流程稽查和全市案件全覆蓋評查,有力規范執法行為、提升辦案質量。開展2024年“清水藍天”交叉執法、水質提升監督幫扶、水源地環境整治、畜禽水產養殖行業聯合執法等專項行動,共查處涉水環境違法案件54起,處罰金額463.27萬元。實施包容審慎柔性執法的原則,將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用執法的“溫度”體現寬嚴相濟的法治精神,推動行政執法從“重管理”“嚴管式”向“精服務”“容錯式”轉變;2024年以來,涉企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事項為22項,共辦理企業輕微違法案件、輕罰免罰案件、涉企首違不罰案件27件,助力企業綠色發展。
織密水質“監測網”。健全地表水自動監測網絡體系,全市共布設21座地表水自動監測站,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一旦發現水質異常,立即啟動溯源排查機制,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確保水質安全。同時,全面開展水質手工加密布點監測,緊密結合水環境工作實際,對36個省控斷面每逢單月監測1次,對76個小流域斷面每逢雙月監測,每半年對254個入河排污口監測一次,每年對不少于5%的已核發排污許可證企業開展全指標執法監測,強化監測分析溯源,護航轄區水環境安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