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望出臺
“民以食為天,萬物土中生”,沒有清潔的土壤,就無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也就無法保障人體健康和人居環境安全。昨天,由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舉辦的第三屆土壤污染與修復國際會議在寧召開,來自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16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交流修復污染土壤的最新進展。中科院院士趙其國透露,我國正著手編制《土壤保護戰略》,最快于年底公布,國家《土壤污染防治法》也有望出臺。
30多位科學家參與編制《土壤保護戰略》
土壤是地球的“皮膚”。水體和大氣的污染,最終將“歸結”到土壤中,而土壤受到污染后,又會通過揮發、滲透、徑流進入大氣和水體,形成循環。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土壤污染正呈現逐年加劇的態勢。趙其國以翔實的數據分析了土壤污染的嚴重后果:部分地區土壤鉛、汞等有毒有害物質嚴重超標,土壤酸化、肥力下降,地下水污染加劇,使農產品質量安全受到很大威脅。“農產品不安全,要比一般的食品不安全更加可怕。”
據介紹,國家已經把土壤污染防治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受國家環保部委托,由趙其國領銜、30多位科學家參與編制的《土壤保護戰略》目前已基本完成,最快有望于今年年底公布,將為土壤保護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
環境影響評價不能代替風險評估
隨著城市擴容和布局調整,許多化工廠、農藥廠、鋼鐵廠從市區遷到郊區。它們原先所在的土地上,大都新建了居民住宅區、商業服務區、公用設施或休閑娛樂場所。
“企業雖然搬遷了,但過去多年污染的影響依然存在。”趙其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冶金企業對土地造成的污染往往是重金屬污染,化工企業則是有機污染物的比重比較大。專家在調查中發現,有的化工企業化學品污染深入到地下幾米。因此,企業停產或搬遷后,要針對不同場地不同開發形式進行污染風險評估,以保障環境安全。
目前我市對工廠搬遷后的土地已經開展了環境影響評價。國家科技部“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南京土壤所駱永明研究員介紹,環境影響評價是對建成項目“事后”的環境影響評價,而土地污染風險評估是對土地本身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是項目建設“事前”的評估,是環境影響評價不能代替的。
據悉,國家環保部已經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并開展調研,一旦該法頒布實施,土地污染風險評估將有法可依。
863計劃將立項攻關土壤污染修復
據介紹,歐美國家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進行污染場地風險評估管理工作,逐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土壤污染評估方法和程序,要求鋼鐵、化工等工業用地、固體廢物堆放場、軍事基地等,在轉換土地用途前,必須進行污染評估,開展污染治理和修復工作,達到新的使用功能土壤標準后才可交付開發利用。
據悉,目前我國對土壤污染修復的技術支撐還不夠,國家科技部863計劃在“土壤污染控制與技術”方向上即將立項,資助攻關土壤污染修復技術與設備,以帶動全國的技術和設備研制。
駱永明介紹,2004年第二屆土壤污染與修復國際會議在南京舉辦后,推動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本次會議將著重討論土壤污染風險評估以及污染土壤修復的科學、技術與管理新問題,為促進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搭建平臺。他期待這次會議后,土壤風險評估會引起足夠重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