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大建:循環經濟助推凈零碳城市建設,要和“雙碳”目標結合
【谷騰環保網訊】“20年前循環經濟沒有和碳結合起來,今天討論循環經濟的一個大背景,一定要和‘雙碳’目標結合起來。”11月7日,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上海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會長諸大建,在“凈零碳城市:推動循環經濟的跨國協作”論壇上作主旨發言時講到,該場論壇系進博會上海會議活動之一。
諸大建是首個將循環經濟概念引入中國的學者。他從城市系統出發,圍繞《循環經濟助推凈零碳城市》談到,循環經濟不等于回收經濟,需要和“雙碳”目標結合,并主要從能源領域、工業領域、交通領域、建筑領域發力。作為企業,要想通過循環經濟降碳,不僅要注重范圍3的產品碳足跡核算,還要更好理解傳統3R理論在今天的新定義。
凈零碳城市的四個脫鉤
中國如果以改革開放的1978年到實現“碳中和”的2060年左右為一個80年,以提出“雙碳”目標的2020年為分割線,大致可分為前后兩個40年。諸大建表示,前一個40年,中國的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與二氧化碳排放“攜手并進”,2030年碳達峰是關鍵轉折點。
中國城市從增量擴張到城市更新,為循環經濟大顯身手提供了新的可能。諸大建分析道,中國現在的城市化率已超過60%,國際規范是70%,這意味著中國城市大規模的增量擴張,需要逐漸轉型了。“中國城市現在是從增量擴張變成存量管理,而存量管理恰恰是循環經濟的核心。”他說。
那么,應該從哪些城市相關領域發力,實現循環經濟的降碳呢?諸大建認為,90%以上的降碳主要在能源領域、工業領域、交通領域、建筑領域。因此,循環經濟主要在這四大領域發力,需要將降碳的細化工作,一步步做到企業中去。
國際上研究一個城市的碳排放量,要想實現凈零碳排放,主要通過三種方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效,以及通過循環經濟降碳。其中,通過循環經濟,可將材料流中隱含的碳降低。2019年來自EMF的一項研究顯示,世界范圍內,降碳55%與能源流有關,45%與產品物質流有關。
因此,諸大建認為:“循環經濟降碳主要在范圍3中發力,范圍1、范圍2與能源更相關。”在循環經濟主要發力的四個領域——能源、工業、交通、建筑中,產品碳足跡核算涉及范圍1、范圍2、范圍3。范圍1指的是直接排放,如企業直接使用化石能源等產生的碳排放;范圍2是間接排放,如企業使用火電產生的碳排放;范圍3則指,上下游活動產生的間接排放。同時,諸大建指出,企業在范圍3中發力循環經濟要更精準細化,與降碳的四大領域結合。“企業必須了解所處行業上下游是誰,循環經濟才能更好發力。”他說。
圖片來源:諸大建教授PPT
不要把循環經濟當作垃圾經濟
在諸大建看來,未來企業要想做循環經濟,不等于要成為一家做回收利用的環保企業。很多人都認為,回收經濟就是循環經濟的全部,但其實不然。“只考慮廢棄物的回收經濟,仍然是對線性經濟的補充。傳統的線性經濟加上回收,并沒有改變根本模式。”諸大建談到。
他比較了線性經濟、回收經濟、循環經濟三者的不同。
圖片來源:諸大建教授PPT
線性經濟沒有循環回路,只是對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因此GDP越高,資源開采越多,碳排放越多;回收經濟仍然是線性經濟,沒有進入到生產核心過程中,盡管填埋回收使得廢棄物減少了,但生產源頭的廢棄物總量沒有減少,因此沒有影響到產業;循環經濟的關鍵是,要設計出一個整體的循環經濟回路。
具體而言,循環經濟需要重新解讀傳統的3R理論(Reduce,Reuse,Recycle),拓展這一概念。它應該指的是,廢棄物要減量,廢棄物要使用,廢棄物要通過物理、化學、生物手段再利用。比如,Reduce指的是開礦、原材料的輸入端,Reuse是產品的研發、使用端,包括二次資源、共享經濟,Recycle是末端。
因此,諸大建認為,3R理論的2.0版本應該是,Reduce要做到服務循環與控制需求,Reuse要做到產品循環與延長壽命,Recycle要做到廢物循環與回收利用。相比而言,前兩個R更為重要。比如,使用產品時要變為產品的循環,通過不賣產品賣服務、降低可能產生廢棄物的消費,實現服務的循環,針對廢棄物要實現廢棄物的循環。
主旨演講的最后,諸大建用一張圖表總結,循環經濟如何在凈零碳城市中進行系統應用。他認為,循環經濟未來20年的發展,需要從能源與電力、工業與產品、交通與出行、建筑與用地四大領域發力,每個領域都對應著3R。
“我們可以把3R變成中國語言,讓每個人都找到所處行業的主要表現形式”。他說。比如,快時尚要變成慢時尚是Reuse;私人汽車變成共享汽車,汽車總量降低了,但出行距離沒有降低,這也是Reuse;中國的民用建筑大拆大建,這是廢棄物管理,要變成裝修房及適度的改進,這是循環經濟在城市更新中的體現;鋰電池回收、風電、光伏等方面,也需要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兩頭減少”。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