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濾池自動沖洗裝置試驗研究
1 前言
虹吸濾池在我國給水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分析其原因,虹吸濾池可以省去大型閘門,不需要沖洗水塔或水泵以外,還因操作方便這個因素決定的。但虹吸濾池的沖洗最初幾乎都是采用真空系統。這種方式需要一套真空設備,不僅耗電,而且管理、維修也較麻煩。因此,近十多年來出現了各種方式的自動沖洗裝置,然而它們均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最早使用的水力自動沖洗裝置,由于要等排水虹吸形成以后,水位下降到一定深度,進水虹吸才能破壞,停止進水,故待濾水浪費很大,而且當兩格或兩格以上濾池同時達到最高水位時,易發生同時沖洗的現象。后來設想的杠桿式水力自動沖洗裝置,進水虹吸先破壞,排水虹吸后形成。在排水虹吸形成過程中可利用一部分待濾水,但杠桿易失靈,維修較麻煩。前幾年設想的附控制器的自動沖洗裝置,雖然有所改進,但需要一套控制器,不僅上馬困難,而且管理要求高[1]。為了克服上述裝置的缺點,我們設想了一種水電結合式的自動沖洗裝置,于1985年6月至7月在武漢市自來水公司琴斷口水廠進行了初步試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該成果應用于湖北襄樊棉紡織染廠附屬水廠新建的虹吸濾池,濾池規模為2萬m3/d,分為8格,每格濾池面積為4.2×3.0m,進水虹吸管面積為300×200mm,排水虹吸管面積為450×450mm 。生產試驗裝置于是1985年8月開始安裝,1986年8月正式投產運行,9月對各種參數進行了測定,1987年6月通過省級簽定,同年榮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88年3月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86208392·3)。
2 生產試驗裝置及原理
生產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它主要由進水虹吸輔助管15與抽氣管4、排水虹吸輔助管14與抽氣管2、進水錐形三通13與排水錐形三通11,虹吸破壞閥9、法蘭短管10、電磁鐵8、浮球12、連桿16、永久磁鐵17、干簧開頭18等部件所組成。當進水渠進水時,進水虹吸輔助管15開始通過進水錐形三通13對進水虹吸管5抽氣,使其形成虹吸,來水由進水虹吸管5進入水封井再流入濾地,開始過濾。隨著過濾不斷進行,濾層水頭損失越來越大,水位上升,浮球12及連桿16也隨著上升。當上升到濾池設定的最高水位時,連桿16下端的永久磁鐵17a使干簧開頭18a接通電路,電磁鐵8得電動作,將進水虹吸破壞閥9內的鋼球提起,空氣通入,進水虹吸破壞。與此同時,電磁鐵8提起排水輔助管上的法蘭短管10,使法蘭打開,排水虹吸輔助管14開始通過排水錐形三通11對排水虹吸管6進行抽氣。在抽氣過程中,池內的水靠重力繼續過濾,水位下降,這樣可以利用一部分待濾水。當水位下降到一定深度時,排水虹吸形成,水位迅速下降。降至接近排水槽頂部時,連桿16上端永久磁鐵17b使干簧開關18b接通,時間繼電器開始計時,反沖洗正式開始,水自下而上通過砂層,使其得到清洗。當達到所需要的沖洗歷時時(可調節),延時開關斷開,電磁鐵8失電,鋼球下落,將破壞閥9關閉,進水虹吸形成。與此同時,法蘭短管10下落,空氣進入,排水虹吸破壞,濾池又恢復正常過濾。
3 試驗結果及分析
|
1986年9月3日至17日,對試驗裝置進行了測定,現選擇有代表性的成果列于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進水虹吸形成時間一般30~40s,進水虹吸破壞時間6~10s,排水虹吸形成時間5~8min(可調節),池內水位下降0.8~1.1m,每沖一次每格可利用待濾水10~15m3,排水虹吸破壞時間10~15s,反沖洗歷時6~10min(可調節)。
為了縮短濾池整個反沖洗所花費的時間,使濾池有效工作時間延長,進水虹吸與破壞、排水虹吸的破壞所需的時間應盡可能短。據國內有關資料報導,進水虹吸形成時間一般為60~120s,進水虹吸破壞時間為20~30s。本裝置實測運行參數遠遠低于上述范圍,顯然對濾池的經濟運行是十分有利的。
4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該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a 可利用一部分待濾水,具有一定的經濟和社會價值。根據試驗結果,2萬m3/d的濾池,沖洗一次可利用待濾水174m3(平均值),以每天沖洗一次計,一年可利用待濾水63510m3。按1萬m3水平均所創造的工業產值50萬元計,一年可利用的水可創造工業產值約318萬元。
b 裝置簡易,沒有機械設備和較復雜的電氣設備,投資省,上馬容易。
c 沖洗和過濾完全自動,故操作管理方便。
d 通過電氣線路瓦鎖,可以避免多格同時沖洗,以保證沖洗強度。
e 采用時間繼電器,能準確地控制反沖洗歷時,并能根據沖洗需要進行調節。
f 不需要另設強制沖洗控制系統,因排水虹吸輔助管進水口在進水槽常水位以下,可按需要隨時進行反沖洗。
總之,這種裝置簡易,實用,經濟,易于推廣,對大小不同的虹吸濾池均可使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