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氨酸生產廢水處理辦法——酵母菌
1 廢水水質、水量情況
賴氨酸生產過程中正常排放的生產廢水可進行濃、稀分流,其中濃廢水排放量約占總排放量的30%,經濃、稀分流后的水質水量情況見表1。
2 酵母菌生化試驗
2.1 裝置與材料
主要試驗裝置:搖瓶機,3000mL三角瓶,超凈臺,無菌室,恒溫室,菌種操作器材等。
主要試驗材料:酵母菌種,濃廢水,鹽酸。
化驗器材:CODCr測定裝置,酸度計,離心沉降機,分析天平,化學藥品等。
2.2 試驗方法
在16個三角瓶中分別加入1000mL濃廢水,按試驗要求調節pH值,然后按要求比例加入預先制備好的酵母種子液,置于搖瓶機上進行恒溫搖瓶,發酵一定時間后取出化驗。
控制參數為溫度、pH值、接種量和發酵時間。
2.3 試驗結果討論
2.3.1 pH值的影響
表2的數據表明:pH對處理效果的影響非常明顯,最佳發酵的pH值為4.0左右。當pH值>5.0時,處理效果明顯下降。
2.3.2 溫度的影響
溫度對CODCr去除率的影響見表3。
表3的數據表明:溫度對處理效果的影響較為明顯,最佳發酵溫度為32℃左右。當溫度<30℃時,處理效果明顯下降。
2.3.3 發酵時間的影響
發酵時間對CODCr去除率的影響見表4。
表4的數據表明:發酵時間越長,處理效果越好,20h時已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20h后去除率增加不明顯。
2.3.4 接種量的影響
接種量對CODCr去除率的影響見表5。
表5的數據表明:接種量越大,處理效果越好,接種量為10%時已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10%后去除率增加不明顯。
2.4 試驗結論
①最佳工藝控制參數為:pH值4.0;發酵溫度32℃;發酵時間20h;接種量10%。
②研究結果表明,在最佳工藝條件下,酵母菌處理工藝對CODCr的去除率可達到70%,同時還具有很強的耐硫酸鹽抑制作用性能。
3 工程應用情況
3.1 工藝流程
將該技術應用于300m3/d規模的賴氨酸生產廢水處理工程,其流程如圖1。
3.2 工藝控制條件
根據試驗研究的篩選結果,各工藝參數確定為:發酵溫度32℃;發酵時間20h;pH值4.0;接種量10%;接種周期7d。
3.3 運行結果分析
工程調試正常后,前10d的運行結果見表6。
表6數據表明,CODCr的去除率在62.8%~68.8%,基本達到試驗研究的水平,為后續進一步處理達標排放提供了基礎,同時還可回收酵母蛋白約950kg/d,其市場售價為3000元/t,即酵母蛋白的回收價值約為2850元/d。
3.4 經驗體會
①pH值對處理效果的影響很大,在調試過程中曾因生產車間濃、稀廢水沒有分流清楚,導致pH值較高的稀廢水混入,使酵母菌生化池的pH值達到6.0,結果該天的處理效果明顯下降,因此對生產管理的要求應十分嚴格。
②溫度的控制對運行效果明顯,溫度過低酵母菌生產緩慢,影響處理效果;溫度過 高則菌體生長迅速,菌種容易老化,必須頻繁換種。
③由于酵母菌生長的最佳pH值為4.0,在此pH值下其他細菌難以生存,因此無須對廢水進行消毒殺菌,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
④該工藝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回收的酵母蛋白的價值扣除運行成本后,還有約850元/d 的經濟效益,可達到以廢養廢的目的。
⑤本技術需與好氧處理工藝結合,才能使賴氨酸生產廢水處理至達標排放。單一的酵母菌處理不能直接使處理出水達標排放,因此本技術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前處理,以降低整個廢水處理過程的運行成本。
4 結論
①試驗研究的結果表明,酵母菌具有很強的耐高濃度硫酸鹽的特性,可用于處理含有高濃度硫酸鹽的有機廢水,這是厭氧處理工藝無法做到的。
②由試驗篩選出的最佳工藝控制參數為:pH值4.0;發酵溫度32℃;發酵時間20 h;接種量10%。
③將最佳工藝參數應用于實際處理工程中,可取得與試驗結果相當的處理效果。
④該處理技術可回收有價值的酵母蛋白,不僅達到了“以廢養廢”的目的,而且還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⑤必須加強生產管理,方可保證酵母菌處理工藝的正常運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