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典型工藝技術分析
摘要: 針對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特點, 分析了多種可行的污水處理技術。
關鍵詞: 農村生活污水, 污染, 技術
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直接影響到重要水源地的水質安全和農戶的健康衛生, 因此, 農村的水環境整治成為各級政府和廣大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為了實現對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 遏制水環境富營養化趨勢, 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收集處理已迫在眉睫[1] 。
1 農村生活污水的特點和技術要求
1. 1 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特點
農村生活污水具有與城市污水不同的特點: ! 排放分散且面廣。農村與城市相比, 其占地面積大, 人口不集中, 分布密度小。有的十戶八戶就是一個村, 即使是中心村, 相對也比較分散。所以污水排放相當分散, 排放面也較廣[ 2]。① 間歇排放、波動較大。農村居民沒有固定的上下班作息時間和相對穩定的生活習慣, 因此, 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為不均勻排放, 瞬時變化較大, 日變化系數一般在3. 0~ 5. 0, 同時農村生活污水還具有早、中、晚不同時段相對集中排放等特點[ 2] 。② 水質相對穩定。農村生活污水的水質比較穩定, 有機物和氮、磷等營養物含量較高, 一般不含有有毒物質, 污水中還含有合成洗滌劑以及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等。陳能汪等通過定點監測分析發現農村生活污水總氮、總磷等各項水質指標濃度均很高, 人均年排放量為總氮1. 562 kg, 總磷0. 153 kg[3] 。
1. 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要求
根據農村生活污水的具體特點,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要求如下: ① 低耗高效。由于大部分農村居民收入相對較低, 當前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主要來自政府的投資和支持, 因此生活污水的處理應充分考慮造價低、運行費用少、低能耗或無能耗、運行穩定高效的處理工藝[ 2] 。② 低二次污染。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立是為了消除農村生活污水直接進入環境而帶來的污染。其污水處理設施容易帶來空氣污染、蚊蟲增多等其他環境問題, 應盡量選擇低二次污染或無二次污染的處理工藝。③ 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由于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水質不穩定, 水量變化大, 為避免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由于污水排放量的變化而造成系統資源浪費或者癱瘓, 應該選用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的污水處理技術設備[2] 。④管理維護簡單。農村熟悉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專業人員較少, 應盡量選用運行、管理簡單, 維護方便的污水處理工藝, 能有效節省管理和維護的人力物力, 以保證系統建成后正常發揮功能。
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技術
2. 1 河浜處理技術
采用河浜原位增氧系統, 加速水體復氧過程, 以提高水體的溶解氧水平, 恢復和增強水體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同時建立人工水草載體生物膜系統, 把天然過程改變成為天然與人工過程的結合體。污水在河浜內通過微生物的代謝活動, 以及相伴隨的物理、化學和物理化學的過程, 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營養元素和其他污染物質進行多級轉換、降解、去除, 從而實現廢水的無害化、資源化和再利用的目的。河浜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
實施項目地陳巷浜位于江蘇常州市武進區漕橋鎮, 治理河段的長度為560 m, 寬度為12 m, 設計水深3. 8 m, 水體容積為25 536 m3, 總排水量840. 3 m3 / d, 污水經處理后排入漕橋河。進水水質濃度: COD 271. 2 mg /L, 氨氮26. 6mg /L, TP 4. 3mg/L, SS 151. 3mg/L, pH值6~ 9; 出水水質濃度: COD% 60 mg /L, 氨氮% 8 mg /L, TP% 1 mg /L, SS% 20 mg /L, pH 6~ 9。項目投資為2 570 元/( m3·d ), 廢水處理運行成本為 0.11元/m3。
河浜處理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①利用現場地形條件, 將緩流納污河浜進行改造, 對污水進行生態處理, 取消農村污水管網建設, 達到了既克服在農村建設管網收集工程的困難, 又節省了大量建設資金。② 能收集流域內所有污水, 包括農業面源排水、養殖業廢水、雨水和流域內工業排水。③ 可以利用荒廢的河道、沼澤地、峽谷、廢棄的水庫等地段建設, 結構簡單, 大都以土石結構為主, 具有施工周期短、易于施工等優點。④將天然廢棄河浜改造成曝氣魚塘, 進行生態養殖, 可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⑤ 河浜生態護岸、灌溉和排澇調水系統是專門設計用于利用河浜作為污水處理的設施, 也是一套水利調節系統, 具有農業養殖、農業灌溉、防洪排澇、生態調水和生態護坡等功能。(整個工程的運行采用計算機編程控制, 具有設備自動運行、水質自動監測、工藝參數自動調整、外排水量自動平衡等功能, 實現了無人值守, 維護保養費用低。) 整個工藝無污水提升, 除極少量河水復氧和計算機控制系統外, 不需要其他動力, 基本是無或微動力污水去碳、脫氮、除磷一體化生物處理系統, 降低了日常運行費用。
2. 2 生物濾池- 表流人工濕地技術
生活污水通過管道匯集于生物濾池, 生物濾池內放置微晶納米復合濾料, 該濾料具有優良的吸附性能和比表面積, 在微晶納米濾料表面提供優越的微生物生存空間、污水較好的營養條件下, 微生物快速繁殖, 生物量劇增, 微生物物種多樣性增加, 在微生物分泌的粘性物質作用下, 微生物互相吸附, 在濾料表面形成大量高活性生物膜, 快速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在快速去污的同時, 微晶納米復合濾料的除臭、去色功能將明顯地體現, 污水臭味大大降低, 水體透明度提高, 水體感官明顯改善。生物濾池的出水自流入表流人工濕地, 濕地內的有機生態系統對污水進行進一步的凈化, 通過水生植物的發達根系對污水中的氮、磷以及其他有機物進行吸收以降低水體中的氮、磷以及其他的污染物指標。工藝流程見圖2。
實施項目位于江蘇常州市武進區潘家仁莊村, 處理污水量50 t/d。進水水質濃度: COD 380 mg/L, 氨氮30 mg /L, TP 4 mg /L, SS 200 mg/L, pH 值6~ 9; 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的出水標準要求。項目投資為24 275元/ (m3·d), 廢水處理運行成本為 0.16元/m3。
該工藝需要布設管網, 工程投資較大, 需要簡單的管理和維護。人工濕地占地面積較大, 適于中、小水量的污水處理。通過利用空曠、有一定自然坡度的洼地或經濟價值不高的荒地, 可減少土方量、有利于排水, 從而降低投資和能耗。在夏季濕地可能會滋生蚊蟲, 宜建在離居民居住地較遠的地區。
2. 3 地下土壤滲濾工藝技術
污水先經化糞池或其他預處理構筑物去除大型懸浮物, 然后通過布水管和毛細材料的虹吸作用, 將污水均勻分布于根據現場土質人工配制的通水透氣性能良好的人工土壤中, 人工土壤中聚集著大量微生物和各種微型動植物, 在這些需氧微生物和厭氧微生物的協同代謝作用下, 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吸附、降解和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 有機氮被分解轉化為硝酸鹽或氮氣, 污水因此得到凈化和除臭, 凈化的出水通過底部集水管收集、排放或再利用。工藝流程見圖3。
項目分別位于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潘家城灣山區、共建村和潘家村, 服務人口分別為720、450和450人。進水水質濃度: COD 180mg/L, NH3-N 20mg/L, TP 3mg /L; 出水水質濃度指標: COD % 60 mg/L, NH3-N% 8 mg/L, TP% 1mg /L, SS% 20mg/L。工程投資3 000 元/(m3 · d) , 運行成本0.41元/m3。該工藝具有高效節能、占地面積小、耐沖擊負荷、運行管理方便等特點, 適用于用地緊張、經濟較為發達的農村地區。
3 結語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式的選擇涉及自然地理環境、社會人文和經濟狀況等方面, 應在對污水特性、經濟指標、技術指標、運行管理和環境要素等主要影響因素分析的基礎上, 選用造價低、運行費用少、低能耗或無能耗、運行穩定高效的處理工藝。
參考文獻
[ 1] 賈靜, 傅大放, 馬強, 等. 蘇南農村地區分散式污水的處理與回用[ J]. 中國給水排水, 2007, 23( 6) : 31- 34.
[ 2] 蘭虹. 上海市新農村建設中生活污水污染、管理及處理對策研究[ D].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 2008.
[ 3] 陳能汪, 張路平, 洪華生, 等. 九龍江流域農村生活污水污染定量研究 [ J]. 廈門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4, 43( S1): 249- 253.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