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亟待建立"不留死角"危險物收集監管機制
上海目前尚有個亟待廢物利用的“暗角”———醫院、印刷、彩擴等行業所產生的“暗房”危險物,每年高達近萬噸,但真正能夠進入正規回收渠道的“暗房”廢物,一年還不足1000噸。記者日前從本市首家處理該特種危險物的企業———上海真源廢物處理有限公司了解到,去年該企業累計收集處理“暗房”廢物640噸,僅達實際處理能力的20%左右,由于收集量不足,該企業常處于“ 吃不飽”狀態。另一方面,大量的危險物卻可能流失。對此,有關專家呼吁,本市亟待建立更嚴密的危險物收集、監管機制,不留任何死角,同時涉及“暗房”廢物單位應更自律,自覺遵守環保法規。
環保專家指出,很多人去醫院拍X光片,或許他們不知X光片用后就成了污染性很強的物質;很多人喜歡拍照,或許他們不知處理彩色膠片后的定影液、顯影液含致癌物質……事實上,廢顯影液、定影液、膠片、相紙、感光原料及藥品等感光材料廢物,均屬國家明令嚴格管理的危險廢物。根據化驗分析,感光廢液的化學需氧量是一般生活污水的300倍以上,含有大量重金屬和嚴重污染環境的有機物等,如隨意排放將會對土壤、水體和人類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據市環保部門統計,上海涉及使用感光材料的單位和企業有5000余家,全市累計年產感光廢物近萬噸。環保人士指出,盡管感光材料廢物產生量大、污染嚴重,但長期以來并沒得到妥善處理,每年通過正規渠道收集處理的量不足10%,成為名副其實的“被遺漏一角”。近年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對上海感光污染現狀提出相關提案和議案,這些議案最終催生了上海首家感光廢物處置公司———真源廢物處理有限公司。
在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了一條回收利用定、顯影液、膠片流水線以及一條廢舊感光材料處理流水線。據介紹,定、顯影液處理過程先是沉淀,從感光廢液中分離出上清液和銀泥。隨后,銀泥通過洗滌、置換等步驟,冶煉出銀塊,而上清液則進入生化處理系統,直到達到國家排放標準。X光片、菲林等膠片的處理則要多加一道工序———粉碎,粉碎后的膠片將含銀涂層洗掉,重新變白的滌綸片則經收集、晾干后,成為塑料制品原材料。據悉,僅去年一年,真源共收集、處理“暗房”廢物640噸,從中提取銀塊 600多公斤。
但該企業目前也面臨尷尬處境,其生產能力為日處理感光廢物30噸,實際一年卻僅收集“暗室”危險物約600噸至800噸,這與全市產生的感光材料廢物量不成比例。人們不禁要問,這些被遺漏的暗房危險物究竟流到哪里去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