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安徽段治理取得新進展
安徽省采取強化執法、加強領導、建立長效機制等多種措施加強淮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取得顯著成效。
記者從安徽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獲悉,2009年上半年,全省地表水國控斷面(點位)整體水質狀況Ⅰ~Ⅲ類水質比例上升了10.3%,劣Ⅴ類水質比例下降了4.4%。淮河4個出省境斷面中,優于Ⅲ類水質的占3個。去年,全省淮河流域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較上年下降4.28%,減排1.44萬噸,干支流水質有所改善,4個出省界斷面水質全部達標。與上年相比,淮河干流安徽段整體水質狀況由輕度污染轉為良好,達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了45%;主要支流整體水質狀況由重度污染轉為中度污染,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了4.4%。省界斷面水質目標綜合達標率為100%。此外,在上游多條支流入境水質常年為劣Ⅴ類的情況下,安徽淮河干流沫河口和大澗溝斷面水質基本達到Ⅲ類標準,17條主要支流綜合達標率為88.24%。
落實目標責任制 推進項目建設
安徽省委、省政府將搞好淮河流域環境整治,作為關系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福祉的大事,列入每年的工作要點。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要求,把淮河流域的污染治理作為一項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抓在手上,抓出成效。省長王三運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認真抓好淮河流域的環境綜合治理,今年年底前流域所有市縣都建成一座以上污水處理廠。副省長倪發科多次與有關部門研究加強淮河治污工作,先后10余次深入流域市縣,察看水質、治污項目建設和企業污染治理等情況,督促各地進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為確保淮河治污任務的完成,省政府與流域各市政府簽訂了水污染防治工作階段性目標責任書,明確水污染物總量控制、水質達標、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運行等各項目標。同時,安徽省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各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完成情況,進行了現場考核和評估,并將結果向社會公布。各級政府建立了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分管負責人具體抓、相關部門協力推進的責任體系。
今年年初,安徽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流域年度化學需氧量減排項目計劃和《關于加快實施淮河和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的通知》,對65個工業治理項目、39個污水處理項目和19個結構減排項目,提出了具體的年度要求。安徽省財政按照每萬噸處理能力300萬元的標準,對流域26個縣級污水處理項目共下發補助資金1.92億元,以及配套管網建設補助資金910萬元。
去年,安徽省淮河流域共新建城市污水處理廠22座、擴建兩座,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62萬噸,實現了所有市縣均建成一座以上污水處理廠的目標。安徽省組織3個督察組,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等重點治污項目進行了實地督察,督察結果以省政府辦公廳文件形式通報全省,并對加快項目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安徽省環保、建設等部門建立會商制度,對項目建設進度,實行每月一通報、每季度一督察,結果向全省通報。原安徽省環保局、國土資源廳還對未按要求于上半年建成投運污水處理廠的蚌埠市淮上區和淮北市濉溪縣,在涉水項目環評、土地供應方面,分別實行了區域限批,在全省引起很大反響。
調整經濟結構 提高環境監管水平
加強環評審批、強化源頭控制成為安徽省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手段。安徽省要求各地堅決做到“三個不要”,即不要犧牲環境的發展、不要浪費資源的增長、不要未經環評的建設。原安徽省環保局制定了《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容量管理辦法》,把落實總量指標作為新建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性條件,從源頭上從嚴控制污染物增量;制定了《環境保護“掛牌督辦”和“限批”管理辦法》,分別對未完成減排任務的企業和地方,實行掛牌督辦和區域限批。依法實行清潔生產審核,流域11家化工企業實施了523條清潔生產方案,產生效益1.34億元,實現了經濟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對流域18個跨市界斷面水質,安徽省按月進行考核和通報;對重點排污口和國控、省控重點排污企業,實行每月兩次、枯水期每周兩次的加密監測;對飲用水水源地實行按月監測;對入河(湖)污染物總量實行按季監測。
目前,淮河流域內已建成31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其中國家級11個、省級20個。安徽省環境監察局及流域8市的環境監察機構建設均達到國家標準化要求,省及8市的環境監控中心基本建成,所有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全部安裝了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環保部門實現了聯網。安徽省正在淮南市開展污染防控一體化試點,對環境自動監測系統進行升級改造,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對全市所有重點水污染企業安裝IC智能卡,對化學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量實行在線監控,實現全過程控制。試點成功后,將在全省逐步推廣。
保障飲水安全 強流域綜合整治
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安徽省始終把保障群眾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截至目前,安徽淮河流域累計投入12.62億元,解決了32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為了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安徽省開展了地下水污染現狀調查、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的劃定和基礎環境現狀調查,編制完成了《安徽省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和《安徽省飲用水水源地基礎環境調查及評估報告》,并通過了環境保護部的技術驗收。
截至去年年底,安徽省共投資208.3億元,完成了14項治淮骨干工程,對淮河干流、包澮河、奎濉河等河流實施了清淤和整治。實施退田還河還湖,在行蓄洪區和淮河支流洼地建設人工濕地工程,構筑沿河生態屏障。安徽省淮河流域有31個村鎮列入國家農村環保“以獎促治”、“以獎代補”計劃,爭取資金2925萬元。開展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狀況調查,推進14個農村清潔工程示范村和1個農業面源防治綜合示范區建設。
為加強跨界河流及敏感水體水質目標管理,安徽省擬訂了《安徽省水質目標考核超標繳納污染損害補償金管理辦法(試行)》,蚌埠、宿州市政府還簽訂了跨市界河流水污染糾紛協調防控及處理協議。
來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