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營仍處“加速期”
——專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
目前我國在建與已經投入運行的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已經與美國相當。但不同之處在于,美國已經完成了城鎮化進程,而我國人口基數是美國的5倍,還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
“十一五”城鎮污水處理規劃提出,到2010年末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這一目標已經提前1年實現。
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繼續推進污水處理廠的新建與現有污水廠升級改造、污泥處理處置、再生水利用以及配套管網,合流制管網改造、雨污分流管網等建設項目,重點推進縣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仇保興接受《中國投資》采訪時表示,今后10年每年都將有一大批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
提前完成
“十一五”規劃主要指標
《中國投資》:“十一五”時期,城鎮污水處理規劃目標是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4500萬立方米/日,新增化學需氧量削減能力300萬噸/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現在這一目標是否已經實現?在這期間,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狀況如何?
仇保興:“十一五”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
一是污水處理能力快速提高。截至2009年底,全國城鎮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1993座,總處理能力已超過1億立方米/日,與“十五”末相比分別增長了1.2倍和75%。這也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所有國家污水處理能力增長的最快速度,所以說“十一五”期間我國真正實現了污水處理能力的巨大突破。美國原來是污水處理能力最大的國家,現在我國在建與“十一五”期間已經投入運行的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已經與美國相當。但不同之處在于,美國已經完成了城鎮化進程,而我國人口基數是美國的5倍,還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目前,我國在建污水處理廠數量超過已經投入運行的污水處理廠,且在建項目規模之大恐怕也是空前的,今后10年每年都將有一大批污水處理廠要投入使用。
二是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對污染物減排的貢獻率不斷提升。據統計,2009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279億立方米,是“十五”末期的1.9倍,全年削減COD超過700萬噸,較“十五”末增加了80%,污水處理廠已經成為削減COD最主要的手段。“十一五”以來,全國污水排放量已經基本穩定,根據國際城鎮化經驗來看,在一個國家的生活用水量、節水習慣以及水價上升等多種因素一旦達到穩定狀態,污水排放量一般不會再猛增。
截至2009年底,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已經達到了73%,較“十五”末提高了21個百分點;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達到了75%,較“十五”末提高了11個百分點。10年前國家環保總局對環保模范城市的考核標準中,城市污水處理率只要求達到50%,對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沒有列入考核范圍。以杭州為例,當時杭州的污水就是用簡單的辦法,通過一條主干管將沿著河流和大運河分布的130個污水排放口全部截流,然后送往污水處理廠處理。但因雨污合流,污水中COD濃度過低,處理效率不高。此后,杭州市的雨污分流管網建設工作進行了3年,最終才將負荷率提高到較高的水平,在這之中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如新區建設、對老區和老建筑的同步改造,道路建設和改造等必須結合雨污分流來進行;居民區進行改造時,每平方米市政府出5元,街道出5元,基層出5元,這3個“5元”的投入,才接通了污水管網的“毛細管”,加快了城市的污水處理工作。
三是《“十一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部分目標提前1年完成。在量的方面,“十一五”規劃中城鎮污水處理的主要指標已基本實現。
快速建設過程中
也暴露一些問題
《中國投資》:您認為目前從建設方面看,城鎮污水處理還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仇保興:在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方面,存在5大問題。
一是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明顯。至今為止,全國尚有106個設市城市還沒有建成投運的污水處理廠,主要分布在東北和中西部的省份,比去年減少了100多個;65%左右的縣城污水處理設施基本處于空白狀態,絕大多數鄉鎮沒有任何污水處理設施。
二是項目實施機制不完善。部分項目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甚至流于形式,在項目規模確定、技術選擇、管網配套、集中處理與分散布局等方面缺乏認真分析研究,給項目建設和運行埋下了隱患。技術決策行政化,缺乏必要的科學論證。對于政府投資項目和企業投資項目沒有區分,沒有按照企業建廠、政府建網的原則來組織建設,不嚴格遵守項目業主負責制以及設計、施工、監理等環節的招投標制度。
三是離“全收集,全處理”目標還有相當的差距。國務院確定了36個大中城市應該達到“全收集、全處理”的目標,但到目前為止,部分城市還沒有將規劃目標落實到建設任務上,更談不上建設任務的分解和實施。有的城市污水直排的現象還普遍存在,管網覆蓋程度低,截流也不到位,初期的雨水污染未削減就排向水體,污水處理能力不足。
四是配套管網建設嚴重滯后。雖然“十一五”期間建設了大量污水廠,但規劃確定的16萬公里管網的指標難以完成,管網滯后仍然是當前最突出的問題,直接影響到污水的收集和污水處理能力的發揮。根據測算,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上的地區都應該實施雨污分流。但實際情況與這個標準差距很大,目前有許多地方都還沒有進行雨污分流,污水廠進口處污水COD含量僅為100毫克/升,大大低于全國250毫克/升的平均值,造成污水處理效能下降。
五是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緩慢。大量污水廠建成投運后,污泥的問題相繼暴露出來。目前全國近80%的污泥沒有得到穩定化、無害化處理處置,絕大部分污泥都是送往城市垃圾處理廠簡單填埋。有的城市污泥量太大,垃圾處理廠容納不下,有的地方以至于出現壓實機陷入污泥的事故。此外,污泥處理技術儲備跟不上需求,符合我國國情的成熟技術路線尚未形成。
《中國投資》:“十一五”期間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和處理率“量”的目標已經實現,從“質”的角度看,實際運行情況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
仇保興:一是設施運行負荷率低。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全國城鎮污水處理信息管理系統”的篩查情況,目前全國仍有263座建成投運的污水廠(占投運污水廠的13%),沒有達到“污水廠投運1年負荷率不低于60%、投運3年不低于75%”的基本要求。此項負荷率往往指的是污水處理的負荷率,并沒有具體區分雨水、污水還是滲入管網的地下水,即使如此,這個低標準的考核要求也沒有達到。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偏大、重廠輕網,是造成處理能力閑置的主要原因,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污水處理規模比供水規模還大的怪現象。超規模設計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科學論證,對項目規劃需求的確定不科學;另一方面是人為加大項目規模,以爭取更多的中央補助資金,但同時管網配套嚴重滯后,造成處理能力閑置,投資浪費。
二是污水廠進水COD濃度低,減排效率降低。按照2009年的統計數據,全國共有312座污水處理廠進水COD的平均濃度低于150毫克/升,總處理規模達1231萬m3/d,在雨季(8月)這一規模將增加30%-40%,濃度還將下降。主要原因就是雨污不分流,管網質量差導致地下水滲入,自備水源無節制使用等。一些污水處理廠的領導誤以為進水COD濃度標準上限是500毫克/升。其實,國家標準指的COD濃度500毫克/升上限是指工廠污水在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統的COD濃度限值,而不是生活污水處理的上限。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污水處理廠進水COD的濃度都在600毫克/升以上,最高的達到700毫克/升以上,而出水只有20毫克/升,大部分COD實現了削減。與此相對照,我國很多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的COD濃度不足200毫克/升,出水濃度50-60毫克/升,削減量只有德國等國家的1/3-1/4,而電能和材料的消耗卻并不低。
三是水質監管、檢測不完備。一是許多地方還沒有建立健全專門的污水水質監測機構,缺乏對處理廠進出水水質的有效監管;二是部分縣市污水處理廠技術人員嚴重不足,有的廠甚至沒有自己的化驗室,難以保證污水廠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三是一些污水處理廠化驗制度不完善,未嚴格按照《城市污水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CJJ60-94)中要求的檢驗項目和頻次進行化驗分析。
四是污水處理收費不足。許多地方污水處理費收繳率偏低,那些自備水源多、管理漏洞多的地方情況更為嚴重。一方面用水沒有節制,浪費嚴重,大量排放污水;另一方面,少數城市污水處理多頭管理,加大了污水處理費收繳的難度。
《中國投資》:我國在水環境方面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快速城鎮化、工業化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壓力持續增大;另一方面,氣候變化導致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發生變化。特別是最近一年多來,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日益加劇所導致的水質性缺水和水源性缺水等都制約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此,今年將采取哪些措施,繼續加大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仇保興:一是務必完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2010年“新增日處理能力1500萬立方米”的城鎮污水處理建設任務。
二是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盡快消除設市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空白,全面推進縣城污水處理工作,力爭到2010年底全國半數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實現“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的目標。各地應做好今年中央預算補助資金項目的篩選工作,切實盡職盡責,共同為中央投資發揮最佳效能把好關。
三是加大“全收集,全處理”力度。36個大中城市應做到市區管網全覆蓋,旱季沒有污水排入城市水體,對初期雨水進行收集處理,盡快提高污水處理效能,確保年內達到國務院提出的36個大中城市率先實現“全收集,全處理”目標。
四是重視配套管網的同步建設。根據“廠網并舉,管網先行”的原則,確保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充分發揮效益,加快雨污分流系統改造和完善,切實提高污水處理設施的污染物削減效率。今年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研究制定了新的“以獎代補”方案,將進一步加大對城鎮污水配套管網建設的支持力度。
五是重視污泥處置和再生水的利用。我國污泥的處理處置水平與國外的差距很大,在一些發達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廠內污泥的處置是與污水處理同步進行的,而我國很多城市,只對污水進行處理,卻沒有污泥的處置和利用。少數城市錯誤地推行集中式污泥處理場,但由于污泥含水量達80%以上,裝在車上一運輸就化成泥漿,結果整條運輸線路或街道都受到污染。污泥一旦儲放兩天以上就會因細菌發酵而變得臭氣倍增,結果引發周邊居民的反對。由此可見,污泥處理最理想的工藝流程應在污水廠內部就地干化處理。下一步不僅要妥善解決污泥的安全處置問題,還要實現從污泥簡易干化填埋處理向綜合利用轉變。與此同時加大對再生水的利用,促進資源的循環綜合利用。
“十二五”試設立
水專項示范城市
《中國投資》:“水專項”作為首批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的“16大”專項之一,于2009年2月19日正式啟動以來,有哪些進展?我國目前城鎮污水處理技術水平如何?
仇保興:首先,水專項總體目標是針對我國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的關鍵科技瓶頸問題,通過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構建我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術體系和水環境管理技術體系,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水體污染監測、控制與水環境質量改善技術體系,大幅度削減示范項目和示范城市污染物的負荷,明顯改善水環境質量,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
其次,我國的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正從以行政區域為主向“分區、分類、分級、分期”的流域綜合管理模式發展,形成“技術、監管、經濟、社會”的多層次流域水污染防治體系;由末端治理轉向源頭控制、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相結合的全過程控制;由單向技術研發轉向集成技術綜合應用。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水環境管理技術水平落后10年以上,尚未形成系統的流域水環境管理技術體系,水體污染控制技術集成創新不足,設備成套化水平低,市場化、產業化機制尚不完善。
第三,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呈現出流域整體化的特征。城市往往是河流和湖海最大的污染源。流域水污染防治設計的技術路線基本上圍繞“三河三湖一江一庫”進行,要通過綜合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初步建立我國城市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綜合整治的技術體系、運營與監管技術支撐體系,推動關鍵技術的標準化、設備化和產業化發展。有的技術簡單有效,只要推廣即可。如瑞典的馬爾默市道路邊每隔100米設置了一個不大的沉淀池,里面種植了美人蕉等可吸收雨水中氮、磷的植物,生物處理的工藝簡單卻有效,可供我國許多城市借鑒。
第四,重視飲用水安全保障的技術研究與示范。未來20年是我國水污染影響飲用水的關鍵時期。要把重點地區含有機污染物、高藻、高鐵錳等不同類型的水源水強化凈化、開展深度處理技術研究與示范,而且在國家、示范省、示范市建立供水水質監控網絡及預警應急技術研究和示范。要有應急的數據庫、應急的戰略儲備、應急的技術人員等一系列的應急措施。為什么要建立應急系統呢?這個問題就相當于人類疾病的防治,既要有防疫系統,又要有醫療系統。光有防疫系統,沒有醫療系統,就不可能“治病救人”。現在在水領域里“醫療系統”是空白,一旦水源“有病”受到污染就只有停止供水。幾年前哈爾濱市因松花江上游吉化爆炸受到化學品污染造成停水的事件影響極其惡劣,當時整個400萬人口的大城市幾乎全部癱瘓,對當地投資環境影響極大。因此,供水應急處理體系要跟上去,通過技術集成示范,帶動形成從源頭到龍頭的飲用水安全保障成套技術,支撐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的實施。
《中國投資》:目前,水專項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仇保興:當前水專項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研究任務與地方解決水危機的問題脫節。一些示范工程只是片面從大專院校“炒冷飯”“貼標簽”。水專項的示范工程必須要落地,沒有工程經驗的,就沒有資格來實施,不準備進行實際工程示范的也要退出。跟其他專項不一樣,水專項必須緊貼實際。此外水專項組織經驗還有不足,部分課題進展非常滯后,不能及時形成成果,為地方水污染控制與治理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二是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沒有明確。水專項項目在地方實施,要跟當地水污染治理規劃緊密配套,如果地方政府對水專項示范工程不支持,水專項就很難落到實處。與其他專項不同,水專項必須時刻與地方政府的責任密切掛鉤,一旦地方政府責任不明確,水專項的目標就有可能會變成象牙塔里面的空想、夢想,但目前還沒有一套辦法來考核地方政府。
水專項是中央直接落實到地方的項目,必須要落實地方政府作為責任主體的責任,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使水專項的研究示范與地方的水污染治理目標緊密結合,并將其作為“十二五”期間水專項示范城市選擇的主要依據。
謀劃“十二五”
《中國投資》:今年是“十一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啟動年。“十二五”期間,城鎮污水處理規劃的重點是什么?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仇保興:“十二五”規劃編制非常關鍵。
一要進一步加強部門協作。“十五”期間重點解決了污水廠建廠的問題,“十一五”期間還存在管網不配套的問題,“十二五”期間要達到污水處理工作績效的全面提高,管網配套、污泥處理和污染物削減掛鉤的激勵機制建立等方面要作為工作重點來落實。
二要做好“十一五”規劃總結。分析研究“十一五”規劃的實施效果,查找問題,總結經驗,理清“十二五”規劃編制思路和方法;要轉變以往“重廠輕網、重水輕泥、重量輕質”的觀念,統籌規劃好污水處理廠的新建與現有污水廠升級改造、污泥處理處置、再生水利用以及配套管網,合流制管網改造、雨污分流管網等建設項目;要統籌城鄉發展,以城帶鄉,重點推進縣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
三要合理控制項目規模。要在與城市規劃有機銜接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污水處理需求,科學合理預測項目規模;因地制宜,選擇適宜技術;嚴格控制好投資規模,做到經濟合理,技術可行。
四要加大科技對規劃的支撐作用。“十二五”期間,水專項的研發推廣重點將從點源污染物的削減為主轉向面源和點源削減控制并重;從提高集中式污水處理效能為主轉向大型集中式與小型分散式高效技術開發相結合并重;從單純污染物削減為主向節地、節能、節材式污水處理技術轉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