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氣候變化談判:變薄的草案 變厚的問題
歷時兩周的聯合國2009年第四次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會議9日在曼谷結束。在會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說,此次談判雖在技術層面上有所推進,但“在政策層面沒有進展”。這與他此前的樂觀預期落差較大。
輿論普遍認為,對于即將在年底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曼谷談判留下的僅是“變薄的草案和變厚的問題”。
時間:迫在眉睫
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來自180多個國家的代表經過激烈交鋒、爭論和最后時刻的妥協,終于達成“巴厘路線圖”。根據“路線圖”,各國代表將在兩年時間內進行多次談判,草擬和整理氣候變化新協議的草案,并最終在2009年12月的丹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制定新的國際協議,接續將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然而,由于發達國家遲遲不肯承諾明確的溫室氣體減排指標以及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支持機制,談判進展一直落后于預定目標。曼谷談判是哥本哈根大會之前的倒數第二輪談判,而11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最后一輪談判日程僅為5天。因此,德博埃爾在開幕式上說“時間迫在眉睫”。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曾這樣形容時間的緊迫性,他說:“氣候談判正以冰川移動的速度緩慢推進。就連冰川融化的速度都比人類保護自身的進展要快。”
就在本輪談判期間,亞太地區頻繁發生一系列自然災害,更加凸顯出氣候變化的惡劣后果和談判時間的緊迫性。9月26日以來,菲律賓、越南、泰國和柬埔寨先后遭到熱帶風暴“凱薩娜”襲擊,造成200多人死亡;9月30日以來,印度南部地區連降暴雨,由此引發的特大洪災造成300多人死亡,150萬人無家可歸。
紅十字會國際委員會氣候中心的專家赫爾默指出,極端天氣狀況的增加正是氣候變化的惡果之一。聯合國副秘書長海澤說,這些災害進一步表明了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緊迫性。
障礙:政治層面
德博埃爾在談判結束時明確地說:“本次談判在政治層面并未取得進展。減排指標和資金這兩大問題是根本障礙。”
他說,盡管本次談判將原有200多頁的氣候變化談判草案壓縮了近一半,在適應氣候變化、技術轉讓方案和能力建設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也“僅止于此”。
他說,盡管挪威承諾在2020年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減少40%,為其他發達國家樹立了榜樣,但眾多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并未制定明確的溫室氣體量化減排目標。而發達國家也未就向發展中國家轉讓環境友好技術、提供資金支持等作出具體安排。
在9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世界主要國家的領導人紛紛表示,愿意配合和推動氣候變化談判進程,這為應對氣候變化營造了有利的政治氛圍。然而在此次曼谷談判中,美國的立場并未有所改變。
就在人們希望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實質性措施會對美國起到敦促作用的時候,美國代表團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卻表示:“美國只會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不會因為其他國家的行動就感到有必要做什么。”
奧巴馬的能源顧問卡羅爾·布勞納曾明確表示,旨在減緩氣候變化的清潔能源法案在今年內不可能在參議院獲得通過。分析人士認為,在此情況下,美國代表在曼谷談判和巴塞羅那談判中不太可能承諾大幅度的減排指標。這甚至可能阻礙美國在哥本哈根大會上對自身減排目標做出承諾,給大會達成新協議的前景蒙上陰影。
隱憂:“推倒重來”
在談判中,發達國家中還出現了一種新的聲音,即放棄《京都議定書》這一對大多數發達國家具有約束力的文件,另起爐灶制定一個新的、單一的法律文件。這無異于把過去數年艱苦談判的成果付之一炬,放棄2007年談判各方共同達成的“巴厘路線圖”的雙軌制談判方式,因此受到發展中國家代表的堅決反對。
本次氣候變化談判中國代表團團長、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介紹說,過去兩周的會議中,部分發達國家采取了“消極作為”的態度。它們一方面在自身減排指標、對發展中國家資金和技術轉讓支持方面拿不出令人滿意的方案;另一方面,對發展中國家提出的減排要求、技術轉讓機制等一系列具體建議,它們又沒有作正面回應。
分析人士認為,在哥本哈根大會之前談判時間所剩無幾的情況下,把精力集中到如何落實《公約》和《議定書》上是最務實的做法。如果《議定書》和“巴厘島路線圖”被推翻,當前整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以及業已建立的一套制度將被摧毀。
對于發達國家的“新聲音”,德博埃爾不以為然。他說,在所謂“單一新協議”連影子都看不見的情況下,“這無異于在連禮物還沒有的時候就討論包裝紙的問題。”他對新華社記者說:“‘巴厘路線圖’下的雙軌制談判不應該被拋棄。”
德博埃爾說,在11月巴塞羅那談判開始前,“各國領導人必須采取強有力的行動,排除基本減排目標和資金問題上的障礙。”倘若這兩大問題不能解決,“哥本哈根大會就不能被稱之為成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