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京都議定書二期減排目標 美國圖謀另起爐灶
10月9日結束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曼谷會議傳出明確的危險信號。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在談判期間提出建議文本,強調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減排上的“共同責任”,試圖脫離《京都議定書》下的談判框架,意欲另起爐灶達成一個包含所有國家的單一法律條約。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秘書處執行秘書德波爾批評美國說,在沒有得到新鞋子之前,不要把舊鞋子丟掉。“這是在批評美國不要指望有新條約來替代《京都議定書》”,國際環保組織WWF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計劃主任楊富強解釋說。楊富強認為,美國此舉“對氣候變化談判來說,這是一個倒退。”
發達國家試圖摒棄原有承諾
美國試圖擺脫原有強制性減排承諾另起爐灶的做法遭到發展中國家的強烈反對。發展中國家認為,這是美國意圖抹殺《京都議定書》。參加曼谷會議的中方代表于慶泰打了個比方說,這就等于一個比賽進行到最后5分鐘,一方提出要設定新的比賽規則、方式和要求,并且要求對方也同意。10月9日,距離哥本哈根談判開始只有58天,下月巴塞羅那會議的5個談判日是最后協商機會。
紐約“77國集團加中國”2009年主席、蘇丹常駐聯合國副代表H.E.Lumumba Stanislaus-Kaw Di-Aping10月7日在香港“第二屆全球氣候變化會議”上對本報說,美國的態度是“不負責任的”。
歐盟開始附和美國的主張,但隨后歐盟的發言人、瑞典談判代表在會上否定了歐盟轉變態度的說法,并“打圓場”說,作為歷史承諾的《京都議定書》是要遵守的。
美國借氣候立法大做文章。美國稱其國內立法(《清潔能源安全法案》)是有強制性的,而國際條約在美國很少得到通過。并稱美國立法具有嚴格的罰則,不執行就會有懲罰措施,同時批評歐盟的氣候立法缺乏相關懲罰條款。
“不能否認國際氣候條約的懲罰力度是不夠的,這的確是一個缺陷。”楊富強說,“但美國如此提法的意圖還是在否決《京都議定書》。”
楊富強說,目前發達國家提出來的中期減排目標平均只有16%至23%,離歐盟、發展中國家和NGO組織提出的最低25%的指標都沒達到。“如果將來談判萬一破裂,發達國家要承擔主要責任。”
調低哥本哈根會議預期
哥本哈根談判結果的預期并不令人樂觀。財政部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陳歡10月7日也在香港對本報說:哥本哈根談判不會破裂,但很可能僅僅達成一個“政治宣言”,而不會在關鍵議題上出現如愿結果。
而為期12天的曼谷會議在關鍵議題上也沒有任何進展。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內的減排目標,以及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支持這兩項議題對今年12月哥本哈根會議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但曼谷會議只在談判文本的修訂工作上取得了較大進展。楊富強說,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技術和能力建設領域只是“采取了一致意見,但也并不表明已經足夠好”。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秘書處執行秘書德波爾(Yvo de Boer)10月8日警告說,除非在一些關鍵的政治議題上能看到進展,否則氣候談判將很難有實質性的進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