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低碳大會上的"中國碳信號"
17日—21日,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在江西南昌舉行。這是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又一大手筆。記者在會議上采訪了解到,我國各級政府、企業、公民正承擔起“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為應對世界氣候變化發出了值得關注的“中國碳信號”。
“小市辦大會”透出低碳經濟正成為全國各地的自覺追求
南昌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開放程度,在國內城市中都排不進前列,首屆世界低碳大會選擇在這里舉辦,不免讓人生出“小市辦大會”之慨。
然而,南昌“小市辦大會”并非偶然。近年來,南昌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戰略,堅持不搞大量消耗能源的項目、嚴重污染環境的項目、威脅公共安全的項目,堅持生態理念、生態規劃、生態投入“三優先”,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大會的一個論壇上,南昌市常務副市長趙東亮介紹了一個“低碳南昌”:城市綠化率達到41%,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94%,有領先世界的半導體照明技術,規劃打造全球最大光伏基地,生產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服務外包產業規模達到52億元……最近,國家發改委決定將中英合作“低碳城市試點項目”放在南昌實施。
首屆世界低碳大會不僅在南昌召開,而且初步確定大會今后每兩年在這里舉辦一屆。
南昌的低碳實踐是全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一個縮影。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教授張坤民最近參加了4次低碳發展調研會,先后考察了全國10省22個大中城市,感受到了各地干部群眾對于發展低碳經濟的極大積極性。他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地方領導同志對發展低碳經濟的科學意識和政治意愿,并已經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
低碳經濟、低碳社會、低碳生活……“低碳潮”開始涌現,正成為全國各地的自覺追求。在發達的廣東,不少城市表達了爭做低碳城市試點的強烈愿望;湖北省正將青山—陽邏—鄂州大循環經濟示范區申報為國家低碳經濟發展實驗區,還部署在武漢城市圈探索區域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產業發展模式。而江西省,繼上個世紀實施山江湖工程、本世紀初提出“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發展理念之后,又開始緊鑼密鼓地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
3000展位搶空透露中國巨大“碳商機”
“為了展示國內外在環保、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各項成果,我們本來準備了2000個展位。剛開始擔心來的大企業不多,還動員有關單位去請,沒想到相關信息發出去之后,企業一下就來了3000多家。”說起低碳大會,南昌市市長胡憲直呼企業界的“低碳熱情”出乎預料。
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來了65家,大型央企來了94家,大陸200強企業來了20家,臺資企業來了50多家……低碳技術博覽會3000個國際標準展位上,中外光伏產業、LED產業、風能核能與電力設備、電子信息與綠色家電的最新成果紛紛亮相,6萬平方米的南昌國際展覽中心成為中外企業、產品的“低碳擂臺”。
在這次世界低碳大會上,與會的286家國內外企業及跨國公司共簽約項目138個,總投資達869億元。
大型央企紛紛通過論壇、發布會等宣布他們的減碳成就和低碳部署。世界最大的燃煤電力企業中國華能集團宣布,將通過探索、應用、推廣清潔煤電技術,到2010年底實現燃煤機組全部脫硫,所有燃煤電廠建成節約環保型電廠,爭取到2020年使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到33%左右。目前,這家公司正在上海建設10萬噸/年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捕集裝置。
在華跨國公司也不甘人后。在大會專門舉辦的“跨國公司在中國——低碳與可持續發展論壇”上,羅地亞、富士施樂、微軟、寶潔、百事、殼牌等跨國巨頭競相登臺闡述低碳理念,宣傳各自的低碳產品。
低碳是挑戰,更是機遇。近年來,中國電信推出服務低碳經濟的物流聯網、電子政務、數字環保、智慧家庭等六大行業信息化應用,僅為中國1520多個市、區、縣提供電子政務應用一項,就節約了50%的成本,提高了30%的效益,同時也為企業開拓了一個不小的市場。
低碳經濟,商機無限。日立綜合計劃研究所客座研究員蔡林海博士說,雖然現在的低碳經濟不排除炒作和泡沫的成分,但是碳管理確實已成為企業管理中的一項新命題,成為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確保企業收益能力的一個重要內容。
百姓低碳生活表明中國開始走上低碳發展之路
家住南昌市東湖區的徐剛是個水管工,早在去年全市推廣節能燈的時候,他就在社區申請購買了一批節能燈。今年6月他又到廣場參加了舊白熾燈泡免費換節能燈活動,2年下來家里的燈泡全部換成了節能燈。如今,他家每個月照明電費下降了一大半。
去年,南昌市開始實施政府補貼推廣節能燈政策,全市社區節能燈普及率直線攀升。
白熾燈換成節能燈、發E-mail代替傳真、下班時隨手關燈、購物攜帶環保袋、步行上班、減少電梯使用、購買小排量汽車……這些人們熟悉的生活新時尚,如今有個新名詞——低碳生活。
“講低碳,中國老百姓最有發言權!”南昌市社科聯副主席張恒立說,“中國歷來有節儉為榮的美德和傳統。據聯合國開發署《2008年的人類發展報告》,工業化時代起所排放的每10噸二氧化碳中,約有7噸是發達國家排出的。”
種種跡象表明,為全球氣候變化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中國已經行動起來了。從國家的部署到各地的實踐,從公司企業的努力到個人的追求,中國已經開始全方位地走上低碳發展之路。首屆世界低碳大會的成功舉辦,就是一個例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