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59條省控河流水清魚游
一河清水,兩岸綠色,三季花香,四季鳥鳴。行走在山東省59條重點河流之畔,只見河道流水清澈、魚翔淺底,岸邊枝繁葉茂、楊柳依依,人們記憶中的當地特色水生生物正在逐步恢復,生動地詮釋了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這一治水新理念。
山東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2月,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23.7mg/L和1.4mg/L,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40.4%和61.7%。按常見魚類能夠穩定生存的技術參考指標衡量,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達標率為100%。
“59條省控重點污染河流恢復魚類生長,是山東省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省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成果,是水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轉折,是惠及民生的一件大事。山東省‘十一五’水污染治理不僅未欠新賬,而且還上了‘十五’、‘九五’、‘八五’甚至‘七五’的舊賬,經濟發展方式明顯轉變。”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說。
山東省積極實施“治、用、保”并舉的流域治理策略,全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截至2010年12月,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圖為山東省德州市的漁民在水質改善的徒駭河上張網捕魚。 郭本芳攝 |
1月7日,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就省控重點污染河流恢復魚類生長作出重要批示:全省河流治污取得顯著成效,成績來之不易,要繼續做好相關工作,鞏固成果,建立長效機制,為全省環保事業做出新貢獻。1月13日,山東省省長姜大明也作出重要批示:省環保廳認真落實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任務,經過艱苦扎實的工作,實現了省控59條重點河流恢復魚類生長的目標,應予肯定和表彰。實踐證明,只要工作任務目標明確,符合實際,咬住不放,一抓到底,就會取得積極成效。望在此基礎上不放松、不懈怠,繼續向更高目標邁進,把全省環境保護工作做得更好。
確立59條重點污染河流恢復魚類生長目標
“執行更加嚴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強重點流域污染防治,爭取年底前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2010年1月25日,姜大明在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明確提出了這個奮斗目標。
山東省經濟總量大,結構偏重,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期,是缺水最嚴重的省份之一。讓河流恢復魚類生長,是山東省委、省政府總結全省重點流域治污經驗,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決策。讓河流恢復魚類生長,既是一件惠民的大事,又是能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的一件實事。
姜異康在去年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必然要求和成果體現。姜大明指出,實現重點污染河流年底前恢復魚類生長,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努力完成這一惠及全省人民和子孫后代的重大工程。
“落實治污減排目標,恢復主要河流魚類生長,作為一個剛性的具有約束力的環境治理目標,將對地區經濟布局、經濟結構調整和企業行業發揮重要的倒逼作用,取得的成效也將生動地反映轉方式、調結構的成果。”山東省副省長李兆前多次在有關會議上強調。
“山東不可能永遠容忍河流里沒有魚,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總有一天要徹底解決問題。”張波告訴記者,省委、省政府做出加大流域治污力度、讓59條河流恢復魚類生長的決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的重要舉措,是緩解水資源稀缺和水污染問題的迫切需要;是轉方式、調結構成效的生動體現;是建設水系生態保護體系的基本條件。
山東省敢于提出2010年底讓59條重點河流恢復魚類生長的目標,底氣來自于近年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流域治污工作,積極實施“治、用、保” 并舉的流域治污策略,全省水環境質量實現了持續改善。相關數據顯示,從2003年起,在全省GDP年均增長兩位數的背景下,地表水環境質量連續7年持續改善,主要河流斷面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年均下降19.3%和15.9%;與2005年相比,2009年全省104個河流斷面的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分別下降了63.4%和69.1%。自2006年以來,山東省在淮河流域治污考核中連續4年奪得第一名,連續兩年在海河流域考核中奪魁。
各級黨政“一把手”盯緊目標扎實推進
為持續改善全省水環境質量,確保2010年底實現重點河流魚類生存目標,山東省各級黨委、政府切實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把59條重點污染河流綜合整治作為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著力點,各市書記盯著,市長掛帥,分管市長現場指揮,全省上下打響了一場聲勢浩大、轟轟烈烈的重點河流治污攻堅戰。
淄博市為實現孝婦河、豬龍河等省控重點河流水質改善目標,市委書記劉慧晏要求,將保證孝婦河水質達標作為政治任務來對待,全力以赴抓好。市長周清利親自主持召開保障重點河流水質達標工作會議,要求1公里1個人分段監管孝婦河水質。市委常委、副市長周連華曾連續5天戰斗在一線,現場解決問題,定期調度進展。市環保局領導班子成員吃住在區縣,督導具體治污工作。張店、淄川、博山等沿河區縣長把保證孝婦河水質作為首要工作和政治任務,帶領環保、水務、住建等部門攜手攻堅,24小時隨叫隨到,哪個部門誤事,哪個部門問責。
濰坊市委書記張新起多次批示,要求確保重點污染河流按時達到省政府的指定目標。市長許立全在全市環境保護大會上明確指出:“實現重點流域區域污染治理目標,必須進一步強化各級各部門和企業的責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勇氣,出重拳、下狠手,不給污染企業留后路。否則,就會貽誤濰坊發展、貽害子孫后代,無法向省委、省政府交代,無法向全市人民交代。”他先后23次主持召開會議,甚至在一個月內10次親自掛帥抓流域治理,有時白天實在抽不出時間,就利用晚上時間召開會議調度部署污染治理工作,聽取對違法排污企業的處理意見。市政府常務會8次聽取環保工作情況匯報,分管市長和各市級領導一線調度指揮污染治理工程。
濟南、東營、聊城、濱州等所有涉及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的市(縣、區)黨政“一把手”,無不親歷親為,鎖定轄區河流斷面,鎖定魚類生長的指標,一段段推進,一步步恢復。正是全省17市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為目標的達成奠定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形成環保大格局,匯集治污新合力
黨委領導、政府負責、人大政協監督、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已成為山東各級各部門的共識,這種環保大格局的形成,為實現既定目標提供了強勢的政治保障。
由李兆前親自帶隊,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組織重點污染河流所在11市的分管副市長和環保局長沿淮河、海河流域查看治理好、見成效的河流斷面、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企業和自動監測站,看現場,聽經驗,學先進,比差距,這是山東省去年4月召開的全省重點污染河流治污暨流域環境安全管理現場觀摩調度會的主要內容,而這也是山東各級各部門合力治污、構建環保大格局的生動實例。
“流域治污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企業達標治理、污水處理廠有效運轉、河道清淤疏浚、清潔生產、面源污染防治、河流湖泊生態修復、環境安全防控等方方面面、各行各業,由環保部門單兵作戰是行不通的。各級黨委、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充分調動發改、監察、財政、住房建設、水利、農業、環保等有關部門的治污積極性,廣泛宣傳發動,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關注環保工作,積極參與流域污染防治,形成共同治污的強大合力。”李兆前在有關會議上反復強調。
從2010年2月24日開始,山東省每位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副省長,省政府特邀咨詢,省政協副主席,山東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每位省長助理,省政府秘書長,省紀委常委,以及各市市委書記、市長、分管副市長和各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分管縣(市、區)長,17市環保局以及各縣(市、區)環保局和流域內省控重點排污企業,都能定時收到由山東省環保廳印發的重點污染河流水質情況通報,每月一次,每次印發1500份,通報已經達到常見魚類穩定生存要求的河流斷面,點出尚未達標的河流斷面,公布其責任地區政府。一紙通報看似簡單,其形成的壓力卻如雷貫頂。哪個轄區的河流斷面也不愿排名最后,哪個市的政府也不肯甘拜下風,無形的壓力變成了強勁的動力,大家卯足了勁,比著干。
濟寧市把改善環境質量列入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核監督“三個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列為縣(市、區)實績考核和縣域經濟發展考評的重要指標,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實行“一票否決”,建立起分工明確、上下聯動、屬地管理、嚴格問責的工作機制。萊蕪市用大視野構建環保工作大格局,去年以來先后召開兩次市委常委會、5次市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環保工作,部門齊抓共管,整體治污求突破,單項工程爭第一,有力推進了轄區內河流水質的持續改善。
去年11月,山東省58條重點污染河流提前達標,全省僅剩濰坊市虞河的一個斷面不能穩定達到魚類生長的目標要求。為此,李兆前帶領省政府辦公廳、環保廳等部門負責人,在3天內兩下基層,乘汽車、坐火車,奔波于河流斷面、污水處理廠、重點污染企業之間,聽匯報,看現場,與當地黨政負責人一道找問題癥結,尋治理難點,定治污策略。督導加激勵,壓力變動力,濰坊市一鼓作氣,在年底大限到來之前,拿下了這個斷面。
“凡是污染治理的事,市委、市政府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但必須完成任務,達標排放。去年4月市政府一次就給我們青州市環保局加配了4部車,以確保監管到位。”青州市環保局長王志方說。
“治、用、保”并舉,碩果累累
好一條清水河,寬闊的水面,別致的橋梁,兩岸植物四季常青,河邊的雕塑美輪美奐,流淌了半個世紀的“污水溝”恢復成穿城的“玉帶”。
淄博市環保局局長李洋告訴記者:“我們累計投資超過20億元,對豬龍河、孝婦河等八大水系進行了高標準綜合整治,累計整治河道200多公里,封堵排污口1586個,新建生態濕地13處,新增濕地面積120多萬平方米,‘治、用、保’這條經過山東省多年實踐證明的流域污染防治先進理念,在淄博水環境綜合整治中又一次得到充分體現。為了讓河流變清,讓環境質量持續改善,‘5+2’、‘白加黑’已成為環保干部職工的工作常態,環保系統沒有過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和休息日,晚上還時常突擊檢查,干部職工累倒、累病是經常的事,更有3位同志倒在環保工作第一線,再也沒有起來。”
“多年來的實踐表明,‘治、用、保’并舉的治污體系符合山東省的治污實際,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各類治污工程的綜合效益,效果十分明顯。”李兆前對記者說。
德州市在流域污染治理中,強化“治”,即結構調整源頭治、提高標準從嚴治、工業點源全面治、城鎮污水綜合治、技術引領科學治、創新思路系統治,投資 18.5億元對69家企業實施了污染治理技術改造;突出“用”,全市有107家企業配套建設了水循環設施,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1.3%;注重“保”,投資1.51億元,清淤治理馬頰河88.7公里,投資9600萬元,完成了南運河截污導流工程,兩岸污水收集后導入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
濟南市按照“治、用、保”并舉的流域治污理念,先后建成投用城市公共污水管線總長度達1300公里;投資約11億元完成護城河等6條河綜合整治工程;投資33億元完成小清河綜合治理一期工程,河道兩側污水全部實現進管進廠處理。
濰坊市大力實施“關、停、限、建、管”5項措施綜合治污,在虞河流域關停取締污染嚴重的生產線9條,對8家超標排放企業實行停產治理,對5家不穩定達標的企業限產治理,新建成日處理10萬噸的虞河污水處理廠,完成污染治理投資4.4億元,對流域內的26家重點排污單位全部安裝了廢水自動在線監控設施。將虞河上游污水處理廠排放的中水和煤礦礦坑水回用于虞河景觀水。啟動了虞河下游河道生態建設工程,通過栽植水生生物,進一步削減了河道污染負荷。去年11 月,省控虞河紙房橋斷面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穩定在60mg/L、3mg/L以下,標志著濰坊市全面完成轄區內省控河流恢復魚類生長的階段性治污目標任務。
萊蕪市堅持“治、用、保”的治污思路,完善綜合決策機制、資金籌措機制、項目調度檢查機制、考核獎懲機制,強化建設項目環境監管,督促重點排水企業建設生物指示池,開工建設了一批污水處理工程,全市日處理污水能力達到12萬噸,確保了河流水質持續改善,牟汶河、嬴汶河出境斷面化學需氧量年均值穩定控制在30mg/L以下,達到國家Ⅳ類水質標準,成為全省第一個消滅劣Ⅴ類水體的市。
長效機制鞏固流域治污成果
“超標即應急,發現超標情況,一小時內啟動應急處置程序,利用快速溯源法,力爭24小時內鎖定污染源并及時處置,”這是山東省確保河流斷面水質穩定達標、鞏固河流治污成果的創新舉措。
山東省把排放廢水的企(事)業單位、城市污水處理廠排污口第二類污染物排放超標兩倍(含)以上等5類情形納入環境安全應急管理范圍。規定經核實或確認污染物嚴重超標排放屬于納入環境安全應急管理范圍的,有關單位應在確認后1小時內報省環保廳環境安全應急管理處。環境安全應急管理處接到報告后,根據事件的性質,立即向廳領導報告并提出是否啟動環境應急預案的建議。污染控制處、流域環境管理處等有關處室和直屬單位進入應急狀態,并按照處置污染物嚴重超標排放工作程序及廳領導指示參與處理處置工作。
山東省環保廳要求,流域環境管理處接到有關企(事)業單位、城市污水處理廠排污口第二類污染物排放超標兩倍(含)以上通知后,立即進入應急狀態,對超標排污的企(事)業單位,督促市環保局責令其限產、限排或停產整治。對超標排污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責令其立即啟動城市污水處理廠應急預案,調整相應的工藝參數,盡量降低污染物濃度。同時核查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若進水口濃度超標,督促市環保局排查、鎖定污染源,責令其限產、限排或停產整治。接到河流(含排海管線)、湖、庫、近岸海域水質環境質量指標超過水質控制要求1倍(含)以上通知后,流域環境管理處組織水質超標的監測斷面控制區域所在市環保局迅速查明污染物的性質、排放濃度及影響范圍,盡快鎖定污染源,分清污染責任,督促當地政府責令責任單位停止違法行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
全省17個市不斷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加密環境監測,鞏固提升治污成果。濟南市要求市環境監測部門加密對小清河干流及各支流、徒駭河、漯河的監測頻次,及時發現問題并快速處置,對處在達標邊緣或存在反彈風險的斷面,一天至少監測一次,并建立每日報告制度。市環境監測站一旦發現某個河流斷面超標,要立即報告市環保局環境安全應急管理處,由環境安全應急管理處通知水環境管理處,立即進入應急狀態,水環境管理處按照應急處置程序,組織有關縣(市)區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迅速開展現場調查。
從去年開始,每月的10日,山東省環保廳都要召開環境形勢分析專題會,聽取有關部門、單位上個月空氣質量、流域水質、“四個辦法”旬查及在線監測情況的專題匯報,結合環境監測、信訪監測、輿情監測的數據情況,分析根源,研究措施,針對具體問題,全力打好監管“組合拳”。省環保廳還與省監察廳聯合制定了《突出環境問題約談制度》,對轄區內連續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環境質量嚴重超標且長期沒有改善等情況并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相關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責令限期整改,切實解決危害群眾身體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針對非法轉移傾倒危廢取證難、抓捕難、定性難的實際情況,山東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省環境保護廳3部門反復研究探討,聯合下發了《關于辦理危害環境犯罪案件座談會紀要》,確定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就此類危害環境犯罪刑事立案、案件管轄權、證據轉化、案件移送、適用治安處罰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提出對使用罐車等運輸工具非法運輸、傾倒有毒有害污染物質等危害環境犯罪的,給予刑事立案追訴。
為鞏固提高59條河流治污成果,從1月10日起,山東省環保廳又開始對處于達標邊緣的斷面及責任地區在全省各級各部門進行通報,確保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對處在達標邊緣或存在反彈風險的河流斷面,要求每天監測一次。
“針對省控重點污染河流恢復魚類生長等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近期連續兩次就環保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環保工作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全省環保系統要以此為動力,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鞏固提高治污成果,毫不松懈地抓好流域治污工作,”張波對記者說,“要加快完善‘治、用、保’流域治污體系,嚴格執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快構建再生水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推進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和環湖沿河生態帶建設;加強突出環境問題督辦落實,每月召開環境形勢分析會,打好監管‘組合拳’;科學提煉‘十二五’項目,為實現‘十二五’末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59條河流86個監測斷面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山東省59條重點污染河流恢復魚類生長,極大地振奮了全省人民,鼓舞了環保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士氣。當初許多人都認為難以實現的目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各部門的艱苦努力下,59條省控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全省水生態環境改善實現了歷史性重要轉折。
春來兩岸綠草如茵,夏季聽取蛙聲一片,秋天水豐魚肥蟹美,冬天雪落長河無聲。如今,在廣袤的齊魯大地上,老百姓記憶中那鳥鳴林中,魚翔淺底,河湖碧波蕩漾,清流奔騰入海的美景正逐步回到現實中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