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站區“招商選資”環保先行
在即將過去了2011年,合肥市新站區盡管招商引資引進的產業項目的數量與2010相比,并沒有大幅度提升,該區招商引入和環保把關齊頭并進的做法,抵御住了每增加上億稅收的誘惑,把污染項目拒之門外,贏得了開發區內投資廠商的刮目相看。
新站區今年在搶抓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機遇,圍繞泛半導體產業鏈生產基地建設過程中,堅持高標準、高水平地承接產業轉移,先后筑起了3道“綠色之墻”。
第一道“綠墻”是對所有招商引資項目實施嚴格的環保預審制度。所有招商引資項目在簽訂入園(區)協議之前,必須有開發區環保部門簽署的同意意見。開發區環保部門有充分的“一票否決權”,也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對一時難以甄別判斷的項目,環保部門可以充分調取項目工藝資料,或者去項目原廠地進行考察論證。對明顯屬于落后產業或者能耗高、污染重的項目,預審階段即予以否決,避免后期不必要行政成本浪費。
第二道“綠墻”是對入園項目實施嚴格的環評審批程序。在環評審批環節,環保部門嚴格做到4個不批,即環評報告文本編寫質量不過關的不予批準、項目主要污染因子論證不充分的不予批準、評審專家組未通過的不予批準,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的不予批準。
第三道“綠墻”是對建成運行項目實施嚴格的環保“三同時”驗收核查。項目如有重要設施變更須報請環評審批部門審核同意,保證污染防治設施的建設質量和建設效率。項目必須全部滿足“前期手續完整、配套污染防治措施完備、主要污染物指標檢測達標”三個條件,方才辦理環保驗收手續。今年6月份,福建某公司擬投資15億元建設一個無機纖維項目,估算投產后稅收每年可貢獻數億元稅收。區環保局經過預審并深入到福建總公司考察,認為該項目不僅能耗、水耗較高,而且存在大量的廢氣和殘債排放問題,不適宜在新站區建設生產,果斷予以否決,建議項目在我省其他煤工藝基地另行選址建設。11月份,區環保局在預審一大型建設基地項目時,發現項目中的陶粒生產工序廢氣污染較大、且污染排放較難控制,立即報告開發區管委會,在同意項目主要投資建設內容的前提下,將陶粒另行選址建設。
由于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新站區招商和環保部門的緊密配合,共同做好項目的分類甄別、好中選優工作,加快由該區由“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的轉變。2011年,新站區共拒絕各類高能耗、重污染的項目12個,取締關停違法排污企業14個。為這一做法,把新站區打造成最具吸引力、最具競爭力、產業發展水平最高、生活配套最好、最適宜人居住、創業條件最好的現代化產業新城,奠定了基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