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部分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將下放
1月11日至14日,一系列全國性、區域性環評工作會議在北京密集召開。在全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會議上,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將對西部地區部分建設項目環評審批予以傾斜,其中包括:委托部分審批權限,下放部分審批權限等。
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巡視員牟廣豐向記者表示,西部各省在貫徹上述會議和文件精神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重點項目優先”和“不欠生態新賬”的尺度,避免重蹈東部地區過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但上述環保部環評專家庫的專家對此并不擔心。他表示,雖然是下放、委托部分審批權限,但“環保部仍然要把最后一道關,批復權還在環保部,只是把審批程序去下放、委托”。該專家稱,地方環評門檻有的比全國還要高:“比如西部地區多礦產、少水源,一些項目審批從環保部下放到西部省區環保廳后,反而對煤礦的水利用率提出高于東部地區的要求。”
多位受訪專家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環保部今年首次提出西部地區建設項目環評的“差別管理”,將利好煤炭開發項目、城市快速軌道交通項目、新建汽車整車建設項目。上述專家預計,具體實施方案會在春節假期后不久公布,從而為西部欠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承接帶來利好。
國務院原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一位權威人士解讀稱,在區域層面,環保部給予政策傾斜的區域,都是國家主體功能區劃中劃定為“重點開發”的地區,特別是黃河中上游等重要河流的開發;在產業層面,把煤炭、電力、水利、煤化工、有色及黑色金屬作為工作重點。
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一位戰略環評資深專家告訴記者,西部地區地廣人稀,這意味著在保證人群健康和生態系統不受危害的前提下,西部地區對污染物的最大容納量比東部大,因此可以在重大建設項目環評的實施標準、污染物總量控制水平上,給予西部地區一定的寬松度。 環保部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環評專家向記者表示,上述政策傾斜,一方面,目前由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來評估大多需要90天,委托、下放部分審批權限則有助于大大節約環評時間,提高環評效率,尤其對于南疆等欠發達地區;另一方面也能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大政方針的前提下,結合西部地區當地情況,在技術評估等操作層面適當加嚴或放寬評價標準。
環保部在此間提出,部分項目委托西部地區省級環保部門審批。包括:《環境保護部直接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09年本)》(簡稱《目錄》)中,除核與輻射、絕密工程等特殊性質外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登記表的建設項目;國家規劃礦區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經環保部審查后,礦區內年產500萬噸以下規模的煤炭開發項目;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經環保部審查后,規劃內的城市快速軌道交通項目;社會事業類和新建汽車整車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環保部還表示,此前需要環保部審批的部分項目,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建設項目涉及的省級環保部門協商一致后聯合審批。其中包括《目錄》中涉及跨省(區、市)的建設項目(不含電網工程)。
在西部地區生態保護方面,9日召開的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會議就指出,西部地區仍是我國區域發展的“短板”,“十二五”時期要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從源頭上扭轉生態惡化趨勢。近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也強調,西部地區要堅持生態優先,加強水能、礦產等資源能源開發活動的環境監管。
環保部當天同時強調,要做好委托審批的監督管理。環保部表示,凡在環評審批和建設項目環境管理中違法、違規,造成重大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或者嚴重損害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將責令其予以糾正,并視情況對委托審批權限予以收回。
一位參與環評政策制定的環保部專家呼吁,應在政策傾斜的同時,加強頂層設計,解決好西部地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宏微倒掛、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低等“老大難”問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