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污水處理“二次污染”催生新興環保產業
據南方網廣東水質真相系列一報道,廣東省主要城市近四年的自來水水質綜合監測、飲用水水源監測結果均達標。不過在郊區、農村一些地方由于污水處理管網未完善、深度處理能力相對滯后,仍可能存在污染隱患威脅飲用水質。
無獨有偶,據媒體報道,2010年10月,北京市門頭溝區法院對全國首例污泥污染案做出一審判決。根據檢察機關指控,北京環興園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何濤等被告在幾年間將6500噸來自北京清河、酒仙橋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傾倒在門頭溝區永定河古河道的多處坑段。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對此評估報告顯示,傾倒的污泥中部分污染物超標150至200倍以上。更為嚴重的是,案發地距永定河僅500米,而坑內未做任何防滲處理,污泥產生的高濃度滲濾液極易滲入地下含水層。
“重水輕泥”造成二次污染
污水與污泥是一對長期處于厚此薄彼關系中的“雙生子”。
一邊是城市化進程加快,各類污水處理裝置紛紛上馬,城市污水處理率極大地提高;一邊是伴隨著污水處理而產生的大量含有重金屬、病原菌和有機污染物的污泥被隨意傾倒或簡單填埋,滲透到底下水源,造成新的水質環境“二次污染”。
近年來,我國多個城市把建設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視為治理環境的民心工程。截至目前,我國至少有2800座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污水處理量達300億立方米。
僅廣東中山市就建成生活污水處理廠20座,其中中心城區有污水處理廠兩座,鎮區有污水處理廠18座,污水處理能力95萬噸/日,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7.5%.然而,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又引發新環保問題。據統計,我國含水量達80%的濕污泥產生量突破2300萬噸,并且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每座污水處理廠每天的污泥排放量達幾千噸甚至上萬噸,如何處理它們是決定污水處理成功與否的關鍵。”業內人士認為。
據《中國石化報》報道,每處理1萬噸污水會產生5噸污泥。這些污泥中富含病原微生物、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行業專家雷戰軍認為,只靠填埋、制肥和綠化園林等方式處理污泥,難以消化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污泥。
“一直以來,我國大部分污水處理廠用填埋、堆肥或運往外地等方式處理污泥,這不僅導致土地資源被占用,而且造成環境二次污染。”中山市某污水處理廠的專家說。
污泥處理:新的環保產業
“十二五”期間,中國還將建設兩三千座污水處理廠。直到2010年底,環保部才下發《關于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污水處理廠新建、改建和擴建時,污泥處理設施與污水處理設施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投入運行。
因此“十二五”期間以市場為導向的投資將會成為主流,可能成為一個新的投資拉動時代。大量的資金會通過資本市場進入到污泥處理市場,其中包括上市公司直接融資和PE、VC的股權融資。不過從整體情況來看,我國目前污泥投資還處在波動期。
南方網記者查閱了廣東省環保廳相關資料,據廣東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指出:污泥處理處置是城鎮污水處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資源,達到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的目的。國家鼓勵采用節能減排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鼓勵研發適合我國國情和地區特點的污泥處理處置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部規劃,2012年~2022年,我國將建成上千座污泥處理廠。今年3月廣東中山市首座生活污泥處理廠首期工程完工,該廠生活污泥處理規模為300噸/日,預計2012年8月運營。
有關專家建議:建設污泥處理廠,用污泥生產沼氣是最佳選擇。污水處理中的“二次污染”催生了污泥處理投資建廠的契機,這樣的循環經濟思路是環保產業應用的重要環節。
廣東省污泥處理新興環保產業的發展,指日可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