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工濕地改變村莊面貌
記者近日從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獲悉,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精神,海南省將加大農村環保投入,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解決農村突出的環境問題,構筑建設“美麗鄉村”新平臺,全面提升農村環境面貌。
一批人工濕地處理污水工程、垃圾堆肥項目的建成,使農村生活和畜禽養殖污水得以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濁水變清了;生活垃圾統一收集處置,凈化了環境,農村面貌大為改善。
美麗濕地去濁還清
曾幾何時,農村成為環保盲區。然而隨著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陸續實施,海南已使這一狀況大為改觀。
走進萬寧市興隆墟人工濕地,記者看到,這里宛如一個小型公園。茂密的綠色植物——彩虹鳥長勢正好,金黃色的花朵競相開放。四周的出水口水質清澈。這是萬寧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興隆墟生活污水濕地處理工程,而這只是海南省人工濕地的一個縮影。
萬寧市國土環境資源局副局長蘇小越說:“人工濕地處理技術具有處理效果好、出水水質穩定、工程投資和運轉費用低、運行維護方便等諸多優點,非常適合于鎮(墟)、農村一級生活污水處理。”
萬寧市東澳鎮東澳村委會副書記吳茂榮說:“這可是真正的惠民工程。過去,村里的生活污水排入東澳溝渠后直排入海,污染了周邊環境,溝渠惡臭不堪,那些水連牛都不敢喝。現在處理后,溝渠的水變清了,臭味也沒有了。”
海南省澄邁縣金江鎮大拉村也同樣是人工濕地處理生活污水的受惠者。這里綠樹掩映,村容整潔,環境優美。自建起人工濕地處理污水工程后,困擾當地多年的生活污水處理問題迎刃而解,當地百姓無不拍手叫好。
據介紹,大拉村每天污水產生量約250噸,過去這些生活污水未經處理便直接排放至村邊的一個魚塘,魚塘水質已呈富營養化,對地下水水質安全和村民的生活環境造成污染隱患。“現在有了人工濕地,以前惡臭的污水變清了。”大拉村村委會主任吳多勁介紹說。
海南省環境科學院有關專家說,人工濕地技術綜合了物理、化學和生物3種作用,具有投資小、效果好、易管理的優勢,其運行費用約0.2元/噸,符合海南實際,在農村環境污染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從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獲悉,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新模式已向鄉鎮和村莊輻射。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建成53處村鎮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工程,年處理農村污水895萬噸。
生活垃圾循環利用
在瓊海市龍江鎮中洞村農業固體廢物綜合處置示范場,記者看到這里的垃圾分類忙而不亂、井然有序。農村生活垃圾被運至集中處置點,經人工分揀,垃圾處置人員將菜葉、樹葉等廢棄物用于堆肥。其他如塑料袋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則另作處置,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
“垃圾變成了有機肥料,實現了變廢為寶,既避免了對環境的污染,又為農民提供了有機肥,可謂一舉兩得。”正在分揀的工人如是說。
據當地國土環境資源所工作人員介紹,過去村里的垃圾隨處傾倒,村民有時簡單一燒了之,既污染了環境,又影響了村容村貌。如今,垃圾通過無害化處理后,大大凈化了農村環境。
記者從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了解到,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處理技術目前已在澄邁、定安、白沙、昌江、瓊中等市(縣)推廣應用。
落實政府目標責任制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環境整治,讓鄉村更美麗,海南省將重點加強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據悉,目前已經組織編制了《海南省村莊環境綜合整治規劃(2009~2015)》,建立了《海南省村莊“十二五”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庫》,開展《海南省農村污水治理技術指南》等編制工作。
據悉,今年海南已爭取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1080萬元,重點實施11個村莊的環境綜合整治項目。
日前印發的《海南省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進農村與農業污染防治,對海口國家地質公園等17個重點旅游景區和度假區周邊村鎮、海口演豐鎮等22個特色旅游小鎮以及三大流域內的村鎮開展連片環境整治。在位于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三大流域內的34個鄉鎮和18個農場建設人工濕地系統,對生活污水進行生態化治理。
海南省有關專家認為,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關鍵是要落實各級政府目標責任制,將環境綜合整治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起來,統籌城鄉污水、垃圾處理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鄉環境基本服務均等化。
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生態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南省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以獎促治”政策,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和保障機制,并修改完善《海南省村莊環境綜合整治規劃》,扎實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