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霧霾天漸增 專業人士:企業濕法脫硫助長霧霾
目前河北對大氣污染治理的力度可謂空前,為何霧霾天卻越來越多?一位專業人士就此提出自己的見解:河北重點污染企業減排最常采用的濕法脫硫裝置就像一個PM2.5發生器———
核心提示
濕法脫硫是目前企業應用最廣泛的脫硫方式,前幾天,有網友在燕趙都市網燕陣論壇上引用一則網帖的說法,認為濕法脫硫裝置在削減了大量二氧化硫的同時,又會產生大量形成霧霾天氣的PM2.5因子,從而助長了霧霾的發生。7日,記者輾轉找到這一說法的源頭:一位設計安裝過幾十座濕法脫硫裝置的高級工程師。他認為,在河北境內占據主流的濕法脫硫方式,盡管脫硫效果比較穩定,但也像是一個個PM2.5發生器和大型空氣加濕器,對霧霾的加重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對此做出監測和研究,對其利弊得失做出科學論證,并找出一條興利除弊、降硫驅霾的最佳途徑。
緣起:
網友發帖稱濕法脫硫裝置就像是“PM2.5發生器”
這兩天,省會天空呈現出難得的藍色,然而,站在高處遠望,藍色的背景中仍可見一層若隱若現的灰色,而且隨著傍晚的來臨灰霾正明顯加重。“石家莊的藍天現在是太稀有了。”昨日,市民劉女士望著藍天發出這樣的感慨,經常是出現一個“湛藍色”的天之后,維持不了兩天,這抹藍色就會被灰色替代。
“為何不斷加大了治理,出現霧霾的幾率卻越來越高,污染指數甚至屢屢爆表?”對此,不少市民發出這樣的感概。10月30日,網友莊窠兒就在燕趙都市網燕陣論壇上引用一則網帖稱:“每一個濕法脫硫裝置就是一個PM2.5發生器,是霧霾天氣的元兇之一。”
帖子中提到,目前,河北省境內的電廠、鋼廠、玻璃窯爐等幾乎全部采用濕法脫硫裝置。而所有濕法脫硫技術(石灰石—石膏法、氨法、鎂法、雙堿法等)的關鍵核心設備———脫硫塔均采用了大量的霧化噴嘴進行噴淋,以提高脫硫吸收漿液的比表面積,增加汽液反應的幾率,達到提高脫硫效率的目的。但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與脫硫劑反應的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合物)與水霧滴結合形成(亞)硫酸或(亞)硝酸脫硫,與脫硫劑反應的、沒有被吸收塔內除霧裝置捕捉到的(亞)硫酸鹽、或(亞)硝酸鹽與未被除塵設備收集的粉塵在吸收塔中輕易地結合,形成了PM2.5的核,同時大量的水蒸氣也通過煙囪排放進入了大氣,為PM2.5的快速形成創造了條件。“大量的SO2和NOX在吸收塔中與水霧結合形成(亞)硫酸或(亞)硫酸鹽、(亞)硝酸或(亞)硝酸鹽霧滴的混合體,以及大量的水蒸氣,通過不低于80米的煙囪排放進入了大氣。這些混合體懸浮在大氣中,煙囪越多、濕法脫硫裝置越多,進入大氣的可形成PM2.5的元素越多。加上由于太行山脈這個固有的屏障,河北地區靜風天氣多,空氣流動少,污染容易累積……”帖子中這樣解釋了為何河北是霧霾重災區。
探究網帖原創者認為濕法脫硫產生大量霧滴助推霧霾
7日,記者輾轉找到了“濕法脫硫助霾”文章的原創者——河北一家環保公司的一名高級工程師。他告訴記者,多年來他一直從事環保設備技術研究,也設計安裝過幾十套濕法脫硫裝置。
他分析說,霧霾的形成主要有內核、水和特定的氣象條件等因素。水是形成霧霾氣象的又一關鍵要素。對華北大氣中人為形成的水霧滴貢獻最大的是目前的濕法脫硫裝置和電廠的循環冷卻水塔。“濕法脫硫對除硫的效果的確很好。”他說,目前很多企業采用的都是石灰石—石膏脫硫法,原理是讓帶有石灰石的堿性水與氣態的硫分子結合,變成液態并與堿性物質結合固化。濕法脫硫的脫硫率一般都能達到80%以上。但在實際操作中,石灰石的水溶解性很低,這就需要大量的水來溶解石灰石,為了提高脫硫吸收漿液的比表面積,增加汽液反應的幾率,達到提高脫硫效率的目的,在國內的脫硫設備中,濕法脫硫技術的關鍵核心設備——脫硫塔均采用了大量的霧化噴嘴進行噴淋。“霧化噴淋就是讓這些堿性水變成霧狀,這也就會形成大量極細微的霧滴。”他說,加上濕法脫硫是將煙氣溫度由130℃用水降低至60℃排放,這樣,就會有大量的水蒸氣霧滴通過煙囪排放進入大氣中。“一臺30萬千瓦的燃煤機組,濕法脫硫每小時要耗費大概30—40噸的水,其中大部分都變成了霧狀的水汽,這樣僅一臺機組一天排放的水霧滴就有幾百近千噸。加之如果脫硫劑的投放劑量和除塵能力不足,排放的污染因子會成倍增多,這就為PM2.5的快速形成創造了條件。”
他分析,因為排放的煙塵中增加了很多水霧,這就使得煙塵的比重增加,更加不容易被風吹散。
建議
必須盡快啟動濕法脫硫對PM2.5影響研究
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坦言,對于“濕法脫硫會助長霧霾”的說法,只是他基于他的工作經驗來進行推斷的,并沒有進行嚴密的論證研究。但他表示,濕法脫硫霧滴會造成多少PM2.5的增加,這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他建議,有關部門應該對濕法脫硫與其他方式脫硫之后的煙塔排放的煙氣中的PM2.5進行監測對比,從而得出科學結論,找到治理的最佳答案。
“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河北是煤炭大省。”他說,2012年,北京燃煤總量約2500萬噸,天津約5000萬噸;河北燃煤總量2.8億噸,在京津冀地區占比高達80%。而且,河北產業結構偏重,鋼鐵、建材、石化、電力等“兩高”行業比較集中,能源消費量居全國第二位;以煤煙型、顆粒物為特征的大氣污染較重,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居全國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國第二。“燃煤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的排放。”他說,這些物質都是成為PM2.5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所以燃煤之后的煙塵必須要經過脫硫、脫硝處理。但在濕法脫硫過程中又會生成霧霾因子之一的大量霧滴。微小的可溶性固體、可溶性氣體是形成PM2.5的首要因素。而如果有大量霧滴與之結合,就會形成灰霾。
同時,他認為,另一方面,由于燃煤電廠的排放高度較高,相對來說,在空中的傳播距離也較遠,加之排放出來的污染物中,既有細顆粒物,也有二次顆粒物的前體物,即硫酸鹽、硝酸鹽,以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等,加劇了區域性污染的產生。
觀點
不是所有PM2.5顆粒物都有害
這位業內人士也就當前PM2.5的監測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目前,環保部門監測PM2.5的方法是用粒徑來監測,這種方法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污染的水平。“因為并不是所有PM2.5的顆粒物都是有害的,而PM2.5的數值翻倍,或許并不意味著污染加倍。”他說。
他說,目前,PM2.5監測設備的工作原理采用主要是雙通道振蕩天平法和β射線法兩種監測方法,雙通道振蕩天平法就是讓空氣通過不同尺寸的切割頭自動“篩選”出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然后經過振蕩分析儀器,根據它的重量和流量,自動測算出它的實時濃度。“細顆粒物粒徑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但也有無害的,比如水霧滴。”他認為,監測數據中包含了部分無害的顆粒,也會使得數據偏高,不能真實反映對人體危害和污染情況。污染爆表的情況大多出現在霧霾天,從數據上表現的往往是PM2.5指數的陡然升高,他覺得其中不僅反映了污染物的聚集,更有細微霧滴的“貢獻”。
他甚至做出更大膽的假設:“如果現在河北將采用濕法脫硫空塔噴淋技術的脫硫裝置全部關停,不運行,不脫硫,霧霾天氣將遠離河北!”——當然這也只能是假設,因為停止脫硫的危害恐怕會更大。為此,他認真地表示,“我愿意拋出我的一家之言,為霧霾的治理出一把力。要想驅散霧霾,節能減排肯定是第一位的,與此同時,也應該在減排方式上多做些調研。希望國家環保部門組織專家研究現有濕法脫硫技術的利弊得失,采用切實可行的大氣治理技術,避免陷入空氣越治理越差、霧霾越治理越重的怪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