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選擇倒逼紡織品牌重視環境責任
“大批印染企業超標排放,在污染當地環境的同時,也意味著紡織品牌的供應鏈存在重大的環境違規風險。”12月4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向記者表示。
當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朝露環保、綠色江南等七家環保組織在京發布第三期綠色選擇紡織業調研報告,全面描繪了中國的紡織業污染地圖。報告指出,大量印染企業違反新的廢水排放標準,要求Polo、優衣庫、雅戈爾等品牌正視供應鏈造成的嚴重水污染問題。
多地尚未全面執行新標準
中國是紡織生產大國,其中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和山東五省的印染布產量超過全國的90%.上述報告顯示,近年來,在印染行業高度密集的杭州灣地區、太湖流域部分地區以及珠江口和珠三角部分地區,水污染形勢非常嚴峻。
“產能高度集中,局部地區污染物排放已經遠遠超過了環境容量。”馬軍表示。
為實現印染廢水污染物減排,我國于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該標準大幅收緊了COD、苯胺類等指標的排放限值,并首次設定了AOX等指標的排放標準。
“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COD指標,原本可以排到500mg/L,按照新的標準,只能是100mg/L以下。”馬軍說。
事實上,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的控制技術已基本具備。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新標準制定的每一個控制限值均對應有成熟、可靠的控制技術。
然而,環保組織在調研中發現,多個地區尚未全面執行新標準。在染整產業高度集中的五個省中,只有浙江和福建兩省較為嚴格地執行了新標準,而僅有浙江省較全面披露企業違反新標準的數據。
“浙江是唯一執行了新標準,又做了比較充分披露的,我們贊賞浙江省在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但是這樣的披露也使我們心情非常沉重。”馬軍透露,占據中國印染業半壁江山的浙江省,今年上半年超標印染企業數量超過400家,占全省超標排放企業總數的90%以上。“
除了紡織企業廢水超標現象嚴重,新標準也給印染污泥處置帶來了新挑戰。此次報告的主要撰稿人李杰說:“紹興市一家印染企業,以前印染污泥大概一天在1噸左右,實施新標準以后,現在每天達到五六噸。紹興市和紹興縣的印染企業每天產生的污泥總數達2500噸,而目前僅有一家日處理能力為1000噸的污泥處置專業公司。”
發展綠色供應鏈尤為重要
“紡織印染行業污染對沿海部分較發達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形成制約,在印染產業集中地區推動品牌產業鏈清潔生產,推動綠色選擇尤為重要。”綠色江南負責人方應君表示。
2007年3月,21家環保組織發起以綠色消費拉動綠色生產和采購的綠色選擇活動,倡議消費者用自己的購買權利去影響企業的表現,同時呼吁這些生產企業還有零售商要嚴格管理他們的供應鏈條,實施綠色的采購標準。該項目選擇的第一個行業是IT業,2012年3月進入第二個行業紡織業。
據馬軍介紹,在紡織業的前兩期報告中提到,紡織業的水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巨大,而在紡紗、生產面料、印染、生產成衣這整個產業鏈中,印染環節消耗85%的水、80%的能源并占據65%的化學品排放。“現在的全球分工中,成衣加工環節越來越多地轉向了東南亞國家,但是印染環節卻大量留在了中國。”
“上期報告發布之后,一些品牌比如瑪莎百貨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它推動了一些重要的印染企業去改進。”馬軍說,像浙江慶茂紡織印染有限公司,今年一二季度廢水排口多項污染物超標,后來對廢水處理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并已投入運行。
此次發布的第三期報告指出,溢達、耐克、沃爾瑪等一批品牌已經開始利用公開數據建立供應商檢索機制,從而有可能主動識別供應鏈上的污染問題,并據此促使部分供應商作出整改。而Polo、優衣庫、雅戈爾等品牌,面對供應鏈污染質疑,卻仍在消極回應,甚至一味回避。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高級項目經理李杰表示,在調研中發現,一些知名品牌的疑似供應商均涉及違反了新的排放標準。其違規不但涉及到COD、色度等一般性指標,也涉及到苯胺類等特征性指標,顯示相關企業的廢水排放中含有有毒有害成份。
對于已經開展日常檢索的品牌,報告建議其不要止步于風險識別,而應切實推動違反環境法規的供應商進行有效整改,并向公眾作出披露。同時鑒于紡織業的污染更多在上游,我們建議品牌將環境管理向供應鏈縱深延伸。
“很多印染企業不是一級供應商,而是存在于供應鏈的深處,品牌應該向供應鏈深處去延伸。”馬軍認為,可以采用一級管一級的方式,還可以識別整個供應鏈上污染最重的環節,對它進行直接的管理和干預。
“品牌越大責任越大,這是我們選擇這些著名品牌作為調查對象的重要原因。有些企業可能不回應環保組織的質疑,聽不到社區的呼聲,也不在乎曝光,但是他不得不顧及消費者的感受。”馬軍說,“希望通過大家的綠色選擇,為這樣一個蓬勃發展的時尚產業清除污染!”
信息公開是關鍵
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是綠色供應鏈的重要基礎。今年以來,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山東五個印染大省都已經定期發布重點監控企業監督性監測信息的季報,而浙江、山東和福建已經開始了在線監測數據的實時公開。
馬軍指出:“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采取的是一種比較隱蔽的排放方式,有些深入到河里,深入到近海的海底,你很難去確認和采樣。而且,印染集中的這些地區,多數企業是納管排放,進入到非常復雜的管網系統里,難以確認到底是誰排出了這樣的廢水,所以特別需要推動相關部門進行這些信息的披露。”
他還表示,有些污染物是需要在車間的排放口進行檢測的,有些是需要在總排口去檢測,而這些都在企業范圍之內,一般人沒有權利進入,但監管部門是有這樣的權利的。
“有了公布的監測數據之后,不但綠色供應鏈成為可能,而且消費者能夠關注到這些情況,綠色消費也就成為可能。”馬軍說,還有綠色信貸、環境訴訟都將成為可能。“環境訴訟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缺少證據,因為取證非常困難。通過這些信息的公開,長期以來難以克服的執法不嚴、地方保護等問題,都有可能得到相當程度的解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