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立下環保軍令狀 限制過剩產能將牽連煤炭
煤炭專家李朝林認為,以行政手段強制壓縮產能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有失公平
近日,在京津冀“治霾”的巨大環保壓力下,河北省省長張慶偉立下“三年讓大氣質量有所好轉,五年有所改善”的軍令狀:鋼鐵、水泥、玻璃,新增一噸產能,黨政同責,就地免職,必須執行。
當然,有分析認為,這一軍令狀的實施要頂住大批人員再就業的壓力,意味著河北省已經下定要過幾年緊日子的決心。
同時,河北省鋼鐵、水泥、玻璃三大過剩行業不再新增產能,而且在不斷壓縮目前過剩產能的情況下,上游焦煤、焦炭產業甚至工業用電量等都將因此受到牽連,需求量會有大幅萎縮。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任浩寧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鋼鐵、水泥、玻璃等產業屬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行業,產業政策打壓勢必會導致工業電力需求量的下降,火電行業會受到沖擊,加之脫硫脫硝設備的采購和使用,火電企業的成本支出約增加兩成,盈利能力會再度下調。不過,工業污染是霧霾的主要元兇之一,傳統工業受到遏制后,空氣質量必然會隨之好轉。
重拳出擊壓縮過剩產能
作為京津“護城河”的河北,在治霾措施方面,張慶偉表示,今年要堅決化解過剩產能,按照國家下達的任務,到2017年壓減6000萬噸鋼鐵、6000萬噸水泥、4000萬噸煤、3000萬標準重量箱平板玻璃。
實際上,早前去年年底,河北省就提出,計劃在未來5年將減少6000萬噸鋼產量,河北省相關領導曾向媒體表示,這一措施將減少4000萬噸標準煤的消耗,減少35%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17%的煙粉塵排放量;此外,到2020年,河北省鋼產量將減少8600萬噸。
任浩寧認為,河北省是環境污染的“重災區”,身處北京周邊的地理位置使其備受關注,地方政府在環境治理方面的措施將會不斷出臺,針對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的措施會逐步落實,以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希望以“壓小上大”的來應對的做法目前看來已經難以繼續有效,來自中央的嚴格審查會迫使河北傳統產業“動大手術”。
全球鋼鐵產量排名中,“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去年,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以這樣的排列形容河北省鋼鐵業在中國鋼鐵產業中的重要作用,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河北鋼鐵業的產量之巨。
另據環保部統計數據,目前華北地區鋼鐵行業產能約3.5億噸,產量約2.89億噸,而且,其中約75%都是環保“黑戶”。有分析稱,這些“黑戶”將成為環保重拳出擊的對象,特別是很多中小民營鋼鐵企業將被迫關停。
然而,如此深幅壓縮鋼鐵產能必然殃及上游的煤炭焦炭行業,任浩寧分析,煤炭、焦炭的需求量會大幅下降,產銷狀況會更加萎靡,本就表現不佳的煤炭市場恐再度探底。
記者去年10月份在河北唐山多地走訪調查時了解到,唐山很多中小煉焦廠已關門歇業,尋求轉讓。另外,當地某小型鐵礦選礦廠也因下游鋼廠生意慘淡而正在停業,該廠廠長谷先生告訴記者,他前些年投資200萬建了這個選礦廠,前兩年生意還行,現在根本沒法維持,“現在停業每月還要虧損兩萬多元,如果繼續營業,每月虧損20萬元也不夠;現在環保壓力這么大,復產基本上已經不指望了,賣又賣不出去,只能等著破產了”。
強制壓縮可能有違公平
但煤炭專家李朝林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河北的環境承載能力非常脆弱,需要淘汰落后產能,來找回失去的碧水藍天,但淘汰落后產能應該依靠市場競爭來實現,“市場經濟就應該按照市場規則來辦,在競爭中優勝劣汰”;這樣以行政手段來強制壓縮產能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有失公平,如果有違市場規律,將不利于平等的市場競爭環境的建立。
有數據顯示,“十一五”以來,盡管國家加大了焦炭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僅2010年-2012年,就分別淘汰焦炭落后產能2586.5萬噸、1975萬噸和2051萬噸。但三年間新增焦炭產能合計超過1.45億噸/年,凈增8000萬噸/年。2013年上半年,又有19座焦爐投產,新增焦炭產能1185萬噸/年,全國焦炭總產能突破6.1億噸/年。若根據2013年上半年全國焦炭產量23658萬噸推算,去年全年焦炭產量預計為4.7億噸,產能過剩近30%,整個行業的過剩產能恐突破1.6億噸。
此外,從產業結構角度看,河北省重工業占比偏高,鋼鐵、煤炭、石油石化、能源、建材等傳統行業比重大;新興產業的培育滯后于發達省市和周邊地區。有分析稱,在如此重拳治霾、壓縮過剩產能的大背景下,這種產業結構“難以承受之重”,將面臨巨大考驗,整體經濟增長和再就業都將存在下行風險。
從上市公司的角度講,任浩寧認為,河北省當地的水泥、鋼鐵、水泥、煤炭、火電、玻璃、有色金屬冶煉等上市公司都將受到嚴重影響,河北省治污力度的加大將使上市公司營收狀況更加不堪入目,整個河北板塊將遭受重創,該區域內業務布局的上市公司面臨重大調整,來自政策方面的后續影響不容忽視,相關股票面臨下挫風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