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職隊伍專項資金處理農村垃圾 全國人大代表鄧輝提交建議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重視程度的加深,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發展迅速、農業連年豐收、農民持續增收,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了、日子紅火起來了,但一些地方的環境治理卻存在問題,垃圾圍路圍河、污水隨意排放等現象在一些農村依然存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副校長鄧輝提交的《關于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的建議》稱:“農村絕不能走邊發展邊污染的路子。”鄧輝稱,治理農村垃圾污染這一頑疾,除了國家要加大資金投入之外,各地基層組織也要積極發揮作用,農民自身也應該加強環保意識。
現象
青山綠水難載污染之痛
贛州市上猶縣雙溪鄉水頭村被群山環抱,風景秀麗,安靜祥和,一條小河貫穿而過。耕牛悠閑地吃草,鳥兒愉快地歌唱,山花初開,春意盎然,這是本報記者近日在水頭村看到的春日景象。
但是在有的村莊,你會在河流道路、房前屋后、農田甚至山腳下發現不和諧的景象——生活垃圾隨處可見。
雙溪鄉距離上猶縣城30多公里,即便是站在鄉政府門口的小橋上,河道兩旁的垃圾也是歷歷在目,塑料袋、包裝袋、果皮散落漂浮在靜靜流淌的河水中。酒瓶、農藥瓶被隨意地棄在塘渠、路邊。
透過這些垃圾,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購買力也增強了,不過,剩余的包裝盒、舊衣物、舊家具等垃圾卻沒有得到妥善處理。
網友shipxie稱,近幾年回撫州鄉下老家過年時,在鄉間馬路兩旁,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垃圾堆。臨川區前進水庫不遠處一處山坡也當成了臨時垃圾場,蒼蠅亂飛,臭氣熏天,路過者無不掩鼻而逃。
急需解決生活垃圾處理問題
農村經濟發展了,環境問題也隨之而來。這樣的景象并非江西獨有,全國不少農村地區都面臨垃圾處理問題。
在記者家鄉陜西漢中,老家門口的一條小河承載了孩提時代的無數美好回憶。小伙伴們河灘上放牛玩耍,河水里嬉鬧捉魚蝦……童年的小河,干凈而又清澈。
剛剛過去的春節,記者回鄉再次踱步到小河邊時,干凈清澈的河流已成回憶,河灘兩邊堆滿了被轉運而來的各色垃圾:廢棄的醫療用品、塑料包裝袋、舊衣破鞋……一堆堆垃圾散落在枯黃的茅草邊。鄉親們稱,河里早已少見魚蝦,也很少有人敢下河洗澡。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土門鎮土門村黨支部書記葉瑜是一名大學生村官。此前她在受訪時稱,農村生產生活的實際決定了農村垃圾產生的危害與城市有著不同的特點,一是對人的危害更直接,后果更嚴重;二是對耕地產生潛在危害。
“一些農村沒有專門處理垃圾的地方,生活垃圾都倒在河里、坑里,多年來都是如此,嚴重污染了地下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喬彬在受訪時也表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急需解決的就是生活垃圾處理問題。
“妥善處理農村垃圾,凈化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是新時期建設新農村,創建美麗鄉村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副校長鄧輝稱,農村污染的原因包括群眾環保意識淡薄、耕作方式轉變、基礎性設施配套不足等。“雖然一些地方設立了垃圾桶、垃圾池,配有少量保潔人員,但受資金保障力度欠缺、村民的環保意識薄弱等因素的制約,隨手丟垃圾,堆積垃圾簡單焚燒等現象仍較為常見,始終沒能徹底解決這一多年來農村社會中存在的頑疾。”
建言
設立專項資金處理農村垃圾
帶著對垃圾圍村的憂慮,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鄧輝提交了《關于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的建議》。
鄧輝認為,政府首先應列出專項資金用于購買垃圾桶、垃圾車、建設垃圾池、垃圾填埋場、垃圾處理設備等,統籌建設收集、儲運、運輸、處置設施。
記者在水頭村采訪時,一曾姓村民告訴記者,村里沒有設置統一的垃圾池與垃圾桶,也沒有專門的保潔員來清運垃圾。而且不少農村居民缺乏環境保護概念,自家產生的垃圾大多隨手丟棄在房前屋后或者路邊河里。
據了解,目前農村基層的保潔和垃圾清理工作尚無專項資金保障。
為此,鄧輝在建議中稱,國家層面應加大對農村垃圾處理工作的資金投放力度,設立專項資金,重點照顧偏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和革命老區,確保這些財政實力不夠雄厚的地區“有錢辦事”。專項資金需要專人管理,嚴禁村委會將環衛專項資金挪為他用。
建專職保潔隊伍解決“無人辦事”問題
全國人大大表、吉安市青原區新圩鎮居委會主任楊慧芝此前在接受新法制報記者采訪時,也對農村垃圾處理問題多有提及。
楊慧芝稱,目前很大一部分行政村的村干部,都采取用義務勞動的方式去完成村容環境整治和保潔工作,雖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村干部的工作負擔,分散了工作精力;另一方面保潔和垃圾處理工作的質量也不是特別理想。
為此,鄧輝建議:由政府出面聘請有勞動能力的低保戶等人員,建立專門的保潔工作隊伍,解決“無人辦事”的問題。這樣一來,既能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也能提高農村垃圾處理的專業水平。按照每30至50戶農戶配備一名環境保潔員的標準,可回收的廢品垃圾,如金屬、塑料等垃圾,由保潔員收集變賣,出售所得歸保潔員所有。
完善城鄉一體化垃圾處理網絡
家住上猶縣寺下鄉楊梅村的王阿姨稱,盡管一些集鎮配有專門的環衛人員,但每天清掃的一車車生活垃圾,大都沒有一個穩固的堆放、處理場所,也沒有統一運出去集中處理。盡管設立了垃圾池,但并沒有垃圾中轉站,一般垃圾池里的垃圾都就地焚燒。
針對此,鄧輝建議:當下應盡快完善城鄉一體化的垃圾處理網絡,形成“農戶分類、村里收集、鄉鎮清運、縣市處置”的工作格局,提高農村垃圾收集率、清運率、處理率。
“在每個村莊設立固定的垃圾收集場所,建立村級垃圾處理站或轉運站,形成‘村收集、鎮中轉、縣市處理’的垃圾處置模式。如確實是離縣垃圾處置地遠的鄉鎮,應在合理區域內設縣農村垃圾處置分系統,或用其他方法對垃圾進行科學處理,防止垃圾污染源范圍擴大。堅決杜絕將農村生活垃圾向沿河傾倒的現象發生。偏遠和不能將垃圾集中運到鄉鎮垃圾填埋場統一處理的村莊,應就近建設簡易填埋場或簡易焚燒爐。”鄧輝表示。
加大宣傳提倡垃圾分類
“村里雖然設立了專門丟垃圾的水泥池和垃圾桶,但一些村民仍隨意亂丟”,王阿姨稱,她是農村客運班線的售票員,車上每個座椅后面都放了垃圾袋,還是有人不往袋子里丟垃圾,而是隨意丟在車廂里,她每跑完一班車,都要打掃很久。在王阿姨看來,很多村民缺乏環保的概念與意識。
在記者采訪期間,很多村民表示,相對于農村垃圾污染,他們更關心的是農村建房、小孩讀書等問題。
為此,鄧輝建議,要加大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的宣傳教育力度,利用橫幅標語、電視廣播、宣傳欄等媒體,著力提升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引導農民改變生活陋習,避免隨意丟棄垃圾,共同保護環境。對農村垃圾進行分揀分類無害化處理,將廚余垃圾和秸稈用作沼氣投料或漚肥處理;對金屬、塑料、玻璃、電器、廢紙等可利用垃圾進行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用作鋪路或在低洼地堆填;廢舊電池等有害垃圾由供銷等部門統一收集封存;對枯枝落葉、小紙屑等其他垃圾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對農藥化肥農業生產等有毒有害垃圾可以集中處理。
舉措
農村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家里現代化、屋外臟亂差”成為一些鄉村環境的縮影。
3月8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就“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在談到治理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時表示,農村污染防治始終是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重點。
吳曉青說,“十一五”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和支持農村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在不斷加大。環保部做了一個統計,從“十一五”到現在,國家累計投資超過了195億元用于支持農村污染防治,減少農村面源污染。
鄧輝稱,治理農村垃圾污染這一頑疾,除了國家要加大資金投入之外,各地基層組織也要發揮作用,農民自身也應該加強環保意識。
要徹底解決垃圾圍村的問題,真的到了該行動的時候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