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破“霾”伏 向大氣污染致癌說“不”
本該是陽光明媚、空氣清新的春天,但3月24日至28日,北京再次遭遇重度污染。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通報,3月24日,北京城六區和東南部區縣遭遇五級重度污染,其他地區均為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PM2.5濃度將在150—250微克/立方米之間。接下來的幾天北京擴散條件持續轉差。
2月份,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霧霾天氣,并且呈現出時間長、范圍大、濃度大的特點。截至2月24日,我國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57個出現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有15個是嚴重污染。京津冀18個城市重度污染。中央氣象臺當天18時發布今年首個霾橙色預警,此前中央氣象臺連續5日發布霾黃色預警信號。而2月23日,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首次啟動“橙色預警”,之后又宣布“橙色預警”持續至2月27日。
而就在2月初,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說,2012年全球癌癥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出現驚人的增長,中國首當其沖。最新的《世界癌癥報告》說,非洲、亞洲和中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受癌癥影響最大。就肝癌、食道癌、胃癌和肺癌這四種惡性腫瘤而言,中國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同樣最多。此前,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研究機構國際癌癥研究所表示,研究發現空氣污染能夠導致罹患癌癥,應該將空氣污染和細顆粒物列為人類致癌物質。
面對來勢洶洶的十面“霾”伏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癌癥病例的報告,科學、正確地認識霧霾,應對大氣污染帶來的健康危害成為重要課題。
———習以為常———
污染成癌癥增發重要因素
“這是一個‘談癌色變’的時代。不斷攀升的癌癥發病率,既是生活方式變遷使然,更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無視環境保護所致。”對此,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腫瘤專業)主任、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腫瘤科主任歐陽學農主任醫師說,空氣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包括室內裝修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也都已經成為癌癥發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
中國是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的地區。目前,我國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機動車數量以及工業的迅速擴張,導致空氣質量嚴重惡化,污染物相互作用,這也是導致因癌癥死亡的重要環境因素。隨著煙霧、陰霾和酸雨發生頻率增加,較重污染區域的環境質量總體在下降。
以懸浮顆粒物為例,在中國,最顯著的大氣污染物是懸浮顆粒物。超過三分之一的監測城市懸浮顆粒物濃度超過Ⅱ級標準,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濃度超標的城市比例高得多。中國大部分地區的PM2.5濃度也很高,并成為嚴重的區域環境問題。研究顯示,隨著暴露在顆粒物和空氣污染中程度的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也相應增加。
室內空氣污染中的廚房油煙污染,爆炒、燒烤、煎炸等等廚房油煙,加上冬季較少開窗通風,冬天傳統的取暖方式也是致癌因素之一。房屋拆遷和房屋裝修過程中,石材裝修導致的氡污染、家具制造等等家裝材料造成的苯系物污染、甲醛污染、可揮發性PPP有機化合物;可溶PPP鉛、鎘、汞、砷等重金屬元素都與癌癥發病有關。此外,除了汽車尾氣會增加患癌風險,車內苯、甲醛超標也會導致癌癥高發。
———談癌色變———
適當警惕但不用過分猜忌
沾上癌癥,一切幸福就無從談起。目前,我國城市癌癥發病率總體上高于農村,肺癌是城市居民發病率較高的癌癥,吸煙是重要的致癌因素,背后與空氣污染也有關系。
“當然,這種高度關注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提醒人們遵循規范、安全的生活方式。”歐陽學農主任醫師也認為,量化到每個人,大氣污染的致癌幾率不高,但危害在于幾乎難以完全避免這種可能。大氣污染在致癌方面的危險度已與煙草、紫外線和石棉等致癌物處于同一等級。空氣污染除了可能導致肺癌,還有可能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風險。如果長期生活在污染的環境下,就會大大的增加多種癌癥的發病率,例如肺癌、肝癌、胃癌等。
“只有相對安全,沒有絕對安全”。臨床上,致癌原因是很復雜的,導致癌變要有許多前提條件。“如今,各類‘致癌說’泛濫成災,今天這個不能吃,明天那個不能碰,好像每天都受到癌癥的威脅。”歐陽學農主任醫師也強調說,“致癌說”存在一些矯枉過正的現象,往往沒有明確的科學報道或實驗研究定量的分析,來證實具體多少含量、多長時間足以致癌,所以人們應當適當警惕,但不用過分猜忌。
“‘談癌色變’倒也沒有必要,每個人都應該從這些‘死亡數據’中獲得教訓,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歐陽學農主任醫師指出,癌癥患病率的正常值是十萬分之五左右,因為40%的癌癥可以通過合理的生活方式來進行科學預防,而癌癥的早期發現治愈率可達到六成以上。
———吃喝住行———
日常生活皆需防癌
專家提醒,日常生活中,吃喝住行都有防癌之道。
吃:增加在家吃飯的次數,每天定時定量飲食就餐,食物經常變化。少吃肉,多吃新鮮的蔬果,在保持以谷類為主的膳食結構的同時,逐步增加豆類、豆制品和蛋、奶、禽、魚類的攝入比例。不抽煙,少飲酒,不吃垃圾食品,如燒烤、膨化、油炸食品等。同時,發霉的米、面、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黃曲霉毒素,應棄之不吃。
喝:限制攝取酒精性飲料,已成為社會的共識。此外,含糖飲料也不“清白”,絕不能大量飲用。喝大量的含糖飲料,再加上運動缺乏,多余的能量就會導致人體肥胖。而肥胖會造成人體代謝紊亂,加大各器官的負擔,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息息相關,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家庭可采用合格的家用凈水器,這是解決當前飲水致突變性的簡易方法。
住:家庭裝修應該盡量少用人造板材。新居裝修多用天然的材料,比如杉木、實木等,不要過多地使用墻紙、三合板、刨花板等。墻紙、三合板中的膠水、黏合劑含有甲醛、苯等致癌物。新居裝修后,至少要通風3個月—6個月后再居住。
行:在正常體重范圍內盡可能瘦,每天進行30分鐘到60分鐘適當強度的身體活動。搞好個人防護,必要時外出戴防護口罩,這對于減少大氣對人體的危害,降低肺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將大有裨益。此外,定期的專業防癌體檢,是防治癌癥的最好手段,如在胃癌的高發地區,胃鏡則是健康體檢中不可或缺的一項。
■延伸閱讀
霧霾或與肺癌“沾親”
霧霾在一開年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大家見識了其中的厲害,一些體弱者也因此中招,感冒、哮喘、鼻炎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明顯多起來。霧霾致癌的幾率究竟有多高?又最容易導致哪類癌癥?
歐陽學農主任醫師說,患癌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環境和大氣污染也是重要的致癌因素。霧霾的組成成分非常復雜,包括數百種大氣顆粒物,這些顆粒物是有毒的,進入人體后,不僅會黏附在呼吸道和肺葉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癥,它們還會被人體組織吞蝕、吸收,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下,有可能容易誘發肺癌。
“上世紀50年代倫敦發生過一場很嚴重的霧霾天氣,那次導致幾千人中毒死亡,可見霧霾的危害有多大。”歐陽學農主任醫師說,霧霾的危害甚至比吸煙更廣泛。近30年來,我國公眾吸煙率不斷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卻上升了4倍多。這可能與霧霾等大氣污染增加有一定的關系。
肺癌發病率第一,死亡率也第一,已經成為“殺傷力最大的腫瘤”,這主要緣于肺癌通常很難早期被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早期肺癌沒有癥狀,還有一部分病人盡管有輕微的早期癥狀,但未重視或被誤診,如同“放虎歸山”,而延誤了病情。因此,長期處于霧霾天氣的人群,盡可能專業防癌的全面體檢,特別是對于肺癌高發地區、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議做低劑量螺旋CT篩查,在發達國家一定范圍內已經實行低劑量螺旋CT普查。
另外,空氣中的細顆粒物進入人體后,會停留在肺泡內一段時間,對肺臟造成危害。對此,專家建議霧霾過后,人們仍然要注意飲食起居健康,預防疾病的發生。霧霾后可以多食用清肺食物,增強肺的自我清潔能力。
■知識鏈接
常見防癌體檢的“七種武器”
1.三大常規:血、大便和小便常規檢查可發現癌癥的蛛絲馬跡,特別是血常規出現異常,很可能是血液系統腫瘤的表現。
2.肝腎功能:可查出肝腎的功能狀況,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必查。
3.腫瘤標志物:常用的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CA125等,有間接提示作用,但不具特異性。
4.胸片:反映肺部情況,拍片時最好正位側位都拍,長期吸煙者必查。
5.B超:腹部B超可查出腹部各臟器狀況,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必查,盆腔B超可了解卵巢、附件等情況。
6.胃鏡:長期生活不規律、暴飲暴食、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必查。
7.肛門指診:普查直腸癌的最簡單方式,長期便血或大便習慣異常者必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