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霧霾需要數據透明
治理霧霾行動
7600億元
北京市實施垃圾、污水三年行動計劃,要投入848億元,治理PM2.5投入將高達7600億元。
6643
河北省,“6643”工程依然是治理霧霾的重要目標,即在化解過剩產能方面,到2017年壓減6000萬噸鋼、6100萬噸水泥、4000萬噸煤炭、3600萬重量箱平板玻璃,重點是化解鋼鐵產能和削減煤炭消費。
50億元
江蘇省政府印發了2014年第1號文件《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4年規劃50億元用于治霾。
1000個
在遼寧省“兩會”期間,遼寧省省長陳政高提出,沈陽要下大力度治理大氣污染,實施大規模集中供熱,預計4年淘汰1000個鍋爐房,減少燃煤對大氣的污染。
趙金華認為,目前中國各試點城市各具特色,而公開數據方便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且便于監督,“將主要排污企業數據公開首先能夠督促企業關注環境,其次能夠利用市場的力量促使企業改善其環境績效。”由于中國碳排放交易開展不久,很多基礎數據還很缺乏,但是趙金華認為這是很好的嘗試,“很多企業先前沒有記錄排放數據,但可憑借碳排放交易試點對數據進行完善。”
籠罩中國多個城市的霧霾,夾雜著汽車尾氣、工地揚塵、燃煤煙塵,與工業文明相伴而生。在人類發展史上,但凡經歷過工業文明大發展的國家或地區,霧霾都曾“蒞臨”,美國也沒少吃苦頭。
美國環境保護署最新報告顯示,40多年,美國經濟總量翻了2倍,而空氣污染卻減少了70%。在環境保護,尤其是空氣污染治理上,美國環境保護署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呢?美國的經驗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幫助中國阻擊霧霾的呢?
日前,《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了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經濟系教授趙金華,這位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環境經濟學顧問委員會的委員從專業視角呼吁,中國一定要建立權威的、更加透明的空氣質量監測體系,“數據的透明是一切有效方法實施和監督的基礎,中國政府在環境治理中一定要公開真實的數據”。
立法先行
《國際金融報》:美國改善空氣質量的關鍵做法是什么?
趙金華:解決霧霾污染問題,首先要有直接針對空氣質量的立法。
霧霾也曾肆虐美國。上世紀40年代初開始,美國洛杉磯出現一種彌漫天空的淺藍色煙霧。1955年,洛杉磯市因呼吸系統衰竭死亡的65歲以上的老人達400多人;1970年,約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紅眼病。
“解決空氣污染問題,首先要有直接針對空氣質量的立法。”趙金華指出,美國于1963年開始實施的清潔空氣法案。根據法案規定,如果一個縣的空氣質量連續未達法律規定的標準,那么該縣就會被美國環境保護署劃為環境未達標縣,未達標縣在企業廢氣排放標準方面要比達標縣來得嚴格得多,同時還會在申請聯邦建設基金等方面受到嚴格限制。
據記者了解,在EPA成立之前,美國聯邦政府沒有專門的組織機構對付危害人體健康及破壞環境的污染物問題。EPA是由美國總統尼克松提議設立,1970年12月2日開始運行。
“我所在的環境經濟學顧問委員會要保證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在政策頒布之前會對該項政策進行全面科學的評估,只有在確保政策的科學性后,才能讓總統簽字頒布。另外,政策在頒布實施了一段時間后,需要進行數據收集和評估研究,這也是我們的職責。”趙金華這樣描述了他在EPA內的日常工作。
為了保證環境監管部門的獨立性,美國環保署在全國各地都有派出機構,派出機構獨立于州政府,只對環保署負責,主要工作是監測和監管各地的環境質量。
因此,趙金華建議,中國環保部及其派出機構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執行好對地方空氣質量的監測和監管,而不必太多地過問企業排污,“把企業留給地方政府監管,地方政府可以自由地監督處罰企業的排污行為、決定是否批準新增排污的生產項目。”
在趙金華看來,以空氣質量作為監管目標,地方政府作為被監管者的模式,不失為解決中國當前環境執法難的問題的一個嘗試途徑。
數據透明
《國際金融報》:中國該如何更好地進行環境執法監管?
趙金華:要建立權威的、更加透明的空氣質量監測體系。
在學術研討會上,趙金華多次提到“數據透明”:空氣質量數據公開;污染物排放總量數據公開;主要排污企業排放數據公開。“只有透明,數據才會權威。”趙金華強調,上述三類信息,在美國環保署的官方網站可以實時查詢,“對于主要排污企業數據公開方面,中國環境監管部門顯然做得還不夠。很多時候,一提到數據,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就會以‘不能公開’為由拒絕出示,但是沒有透明真實的數據,是無法對環境進行有效監督的。”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趙金華也強調了“數據”對“科學建議”的重要性——由于研究要素的不確定性,以及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巨大差異,數據的不準確會導致“環境經濟學的一些基礎結論在這些經濟體中出現了失效的情況”,這就迫使研究者必須根據長期積累的數據和實證研究。
中國在這方面已經開始行動了。據悉,各試點城市的碳交易試點企業排放數據上報核查工作集中在3-4月完成。
治尾氣建議
《國際金融報》:經濟的高速發展是否都要以環境質量下降為代價?
趙金華:一項好的環境治理政策長期會推升相關產業的升級,從而促使經濟更可持續性發展。
美國環境保護署統計發現美國一半以上的氮氧化物排放量、75%的一氧化碳排放量是由于機動車的使用引起的。而中國霧霾的成因中,汽車尾氣污染排放對城市空氣污染分擔力約為20%-25%。如何有效治理機動車尾氣?趙金華給了四點建議。
首先,對新車設定更高的排放標準?梢酝ㄟ^要求新車加裝過濾器和提升燃油品質來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我們的汽車“國五”排放標準應該盡快在大中城市中實施。
其次,對城市上路汽車總量進行限制。北京的牌照搖號和上海的牌照拍賣都屬于這一類的控制手段。
再次,針對已經上路的汽車,可以控制車流密度。倫敦和新加坡對高峰時間進入市中心的車輛征收“交通擁堵費”。這種方法既可以治理尾氣,也可以治堵。
最后,提高燃油效率。如,美國的汽車平均燃油經濟性指標(CAFE)規定汽車廠家每年的平均燃油效率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如果汽車企業未達此標準將要被處以巨額罰款。已經上路的車每年也都要通過該指標的檢測,否則將不被允許上路。
在趙金華認為,要治理人們深惡痛絕的“霧霾”,在政策的制定上要兼顧長期和短期效果。他拿北京的單雙號限行舉例,從短期效應來看,這對城市馬路上的汽車數量進行了控制,但長期效應可能并不好。
“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北京原本只有一輛車需求的家庭為了應對這一政策,卻又買了第二輛車,這使得汽車總量不降反升。”趙金華指出,“第二輛車由于是針對限行的,一般家庭會購買便宜的二手車,而這類車又是尾氣排放問題比較嚴重的。”
NGO有力量
《國際金融報》:社會是怎樣監督美國環保署工作的執行效率的?
趙金華:如果EPA做得不到位,美國民眾和環保組織完全可以告EPA。
在美國的環境保護體制中,除了以聯邦政府環保署為主線包括各州的環保局以及環保相關政府部門形成的政府管理體制外,美國的環保NGO(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美國環保NGO在保護環境和資源權益方面給予政府、企業的壓力與合作可以說是美國環境保護與管理的一個主要動力。美國環保NGO在整個國家環境保護與管理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促進環境立法,監督環保執法。環保NGO代表向法院起訴、向議會呼吁、游說,最終通過立法,實現對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治理、補償、監督和控制。其二是合作共贏,促進環保。美國環保NGO積極與企業合作,開展環保方面的培訓和技術研究,倡導企業履行在環保方面的社會責任。
“中國的環保NGO也應該發揮更加積極主動的作用。”趙金華認為,在中國現有的環保管理體制下,如何發揮環保NGO的作用,美國的一些做法還是值得借鑒的。
“治理空氣污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美國用了10年時間,才使PM2.5濃度降低了27%。而倫敦則花了近50年時間,才完成對空氣的治理。”在結束采訪之前,趙金華向記者坦言,他希望看到中國的天空可以盡快恢復美麗的藍色,“由于環境容量的日益減小,空氣污染的治理已迫在眉睫,而且治理成本和難度更大,政府應立足長遠,果斷堅決地采取治理措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