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治理污染調整產業結構 天津要啃“硬骨頭”
“京津冀三地聯防聯控的辦法落實是個長期的事情,想要治理污染源,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京津冀三地要發揮自身的長處,共同努力。”天津市環保局副局長趙恩海說,從目前的環境情況來看,京津冀地區如果不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很難打贏這場治霾戰,所以一定要調整產業結構,努力培養新型人才、發展新技術促進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在天津市環保局監測中心的一側,液晶屏幕上顯示著不同企業的污染源排放情況,通過數據的實時更新,讓工作人員在監測時更加一目了然。企業排污對空氣質量的破壞很大,面對日益惡化的環境,如何調整產業結構,成為像天津這樣的工業重地首先要啃的“硬骨頭”。這些年,天津對工業企業的治污工作一直沒有放松,不僅對排污企業實時監控,今年,還提高了污染物排污費,將收到的費用全部用于環境污染治理。同時,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促使企業向低消耗、高增值、高效率方向轉型。
NG>監控:84家排污企業實現聯網
2007年,天津市啟動了國控源自動監控能力建設項目,涉及全市122家廢氣污染源企業,18家廢水污染源企業和51家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可實現對全市90%以上的廢水排放量和90%以上工業燃煤排放量工業企業的實時自動監控,實現無空白監測。據市環境監測中心書記張文具介紹,截至目前,本市已經有84家國控污染源企業安裝了自動監控設施并與市環保局聯網。
“天津市環保局在積極推動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建設的同時,正在努力構建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制度體系、污染源自動監控日常監管體系和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應用體系。”張文具說,天津市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規范管理流程。同時,構建市、區兩級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涉及全市16個區縣,實現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從企業到區縣環保部門直至市級環保部門的實時上傳。
收費:全部作為環保專項資金
治污需治源,天津市在積極推進監控排污企業工作的同時,運用經濟手段,強化污染者付費意識,決定自2014年7月1日起,調整本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化學需氧量(COD) 、氨氮(NH3-N)排污費征收標準。
此次排污費征收標準平均由每公斤0.82元調整為7.82元,提高了近8.5倍。排污費征收標準調整后,仍按1:4:5的比例分別繳入中央、市級、區縣國庫,作為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全部用于環境污染防治。對排放不達標、拒繳、欠繳排污費的企業將重點曝光。
轉型:首批1.2萬家列入三年計劃
今年,天津全市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聚焦“萬企轉型升級”,這次萬企轉型升級首批確定1.2萬家企業列入三年計劃,通過三年努力,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000家,企業整體效益提高50%以上,工業園區每公頃稅收提高50%,商務樓宇每平方米稅收提高50%,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5%,污染物排放明顯下降。
特寫:“零排放”的綠色發電廠
位于濱海新區漢沽的北疆發電廠靠海而建,還沒進廠,高聳的煙囪就映入眼簾。記者發現,從煙囪中排放出的,不是黑煙,而是白色的氣體,工作人員說,經過最高標準的高效除塵、脫硫、脫硝裝置后,從煙囪中排出的氣體都是對空氣不會造成污染的水蒸氣。行走在廠區中,花團錦簇、草木茂盛,耳邊沒有轟鳴的機器聲,只有徐徐的海風吹過。
作為我國首個大規模對社會市政管網供水的海水淡化工程,北疆發電廠形成了“發電―海水淡化―濃海水制鹽―土地節約整理―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項目原料煤炭、海水等基本被“吃干榨凈”,實現了廢水、廢渣、廢熱的零排放。
2010年,北疆發電廠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隨主機同步投運。去年,北疆發電廠編制完成了年度自行監測方案,并在網上對公司的各項污染物小時均值排放情況進行公布,同時在天津市環保局網站進行了污染物排放情況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現在,北疆發電廠對一期工程進行環保升級改造,工程到位后,兩期工程總的排放量將比目前一期的排放量有大幅度降低。工程主要對設備的脫硫、脫硝、除塵等系統進行改造,改造后2臺鍋爐煙氣污染物排放達到燃氣電廠的排放標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