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置:一場300余日的堵疏之役
2013年,污泥,這一日常鮮為人注意的事物,突然間成為紹興的焦點。
從當年3月左右起,在鏡湖新區、袍江新區、濱海新城、柯橋區漓渚鎮、諸暨市阮市鎮等地,先后出現了數十甚至數百噸污泥。這些偷倒的污泥,觸目驚心,令路人為之掩鼻,而被偷倒之地,花農、果農等遭遇嚴重損失。
從當年起,捉拿偷倒污泥的天羅地網被緊急布下。在追查的過程中,一批企業被推到了法律和道德的審判席上。
2013年8月7日,一家毛紡企業因把絕大部分污泥交給無資質的人士處理導致偷倒,在《紹興日報》等3張報紙刊登了170多字的道歉書。在被罰款并道歉后,不少市民仍認為刊登位置不顯眼、企業缺乏誠意。于是,8月12日,企業再次在頭版刊登道歉書,作出了相應承諾。
類似的事件在一夜間將污泥置于聚光燈下,人們不禁要追問:是誰生產了污泥?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污泥的偷倒?這一現象何時能被杜絕?
事實上,從2009年起,之前并不受人關注的污泥,就已進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而從2013年起,堵疏結合、徹底解決污泥問題,則進入了倒計時階段,污泥問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過去的300多天,打了一場節奏空前的戰役。”昨天,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絕不手軟地打擊污泥偷倒現象的同時,截至今年三季度前,產生污泥的源頭將被納入全程監控,通過刷卡系統實現污泥的封閉式循環,以實現污泥集中焚燒處置。
堵之鏈
來自市環保局固廢中心的消息說,2013年全市污泥產生量約為5200噸/日。產生這些污泥的主體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約2700噸/日;另一類是工業企業污泥,約2500噸/日,其中柯橋區近2000噸/日。
工業企業產生的污泥,絕大多數來自印染行業。根據調查,全市約300家印染企業,主要集中于柯橋區和越城區兩地,前者達230多家,主城區規模以上印染企業為50家。
紹興的印染污泥絕大多數進行了焚燒處理,其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熱量用于發電,廢渣作為水泥和磚塊等的原料。
2013年上半年,污泥偷倒現象頻頻發生,追溯這一惡劣事件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受利益誘惑鋌而走險。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進入污泥處理企業的污泥,一車的成本約為2000元,由每噸200元左右的處理費、運輸費構成,而非法偷倒,僅需兩三百元的運輸費。
誘使一些企業走上不法之路的另一個原因則是污泥本身的量在增加。記者了解到,隨著紹興對環境治理的不斷重視,從2012年前后期,紹興印染企業COD排放的濃度從之前的1000mg/L提高到了500mg/L,同時對企業實行“煤改氣”,治理要求的提高,讓污泥產出量“因為處理要求提高,污泥量增加,而本來可以在煤炭中夾雜燃燒的部分污泥也沒了出路”。為逃脫環境治理成本,一些企業開始了冒險的博弈。
偷倒事件發生后,紹興為此重典懲治偷倒現象。2013年當年,一批偷倒印染污泥團伙分子被抓獲,一批團伙偷倒污泥的串案、窩案被查處,其中涉及工業污泥刑事拘留案3起11人,行政拘留案5起10人,切斷了偷倒污泥的主要產業鏈。
2013年8月底,紹興召集400余家印染、化工等污染企業,召開“以治水為突破口整治環境違法行為動員大會”。
同月,市政府下發了《紹興市區工業污泥清運處置管理暫行辦法》,并在9月10日起正式實施。與之配套的《實施細則》,則對污泥產生、清運和處置單位相關要求作出了規定,以規范污泥處置行為。
政策的實行,實現對市區工業污泥的“五統一”管理,即統一臺賬、清運、處置、價格和結算。這一系統的運行,使得污泥的種類、產生量、貯存、流向、處置被全記錄,污泥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極大降低。
緊接著,危險廢物和污泥全過程信息化監管系統建設啟動。截至今年4月底,越城區和柯橋區的污泥清運車輛均安裝上了GPS車載定位系統,同時完成了對所有印染企業的現場視頻踩點,目前正在將污泥納入到“刷卡”系統,污泥處置被納入全程電腦監管。
至此,紹興終于輕輕舒出一口氣。
疏之道
今年3月,濱海工業區。紹興最大的印染污泥處置項目——浙江龍德環保熱電公司正式投產運行,日處理印染污泥能力為500噸,目前其焚燒能力已達1000噸/天。
杜絕污泥偷倒行為的發生,關鍵在疏,即解決印染污泥的有效處理。在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后,去年底,龍德環保進入了試運行階段。
龍德環保是柯橋區污泥集中處置的定點機構。目前,柯橋區200多家印染廠已有100多家與龍德環保簽約。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車車印染污泥被送到龍德環保后,即和煤混合被送到鍋爐中進行焚燒,最終,它們變成了蒸汽用于發電。
根據紹興對印染產業的布局,在2015年前,80%以上的印染企業將集聚到濱海工業區,而作為紹興印染集聚升級工程的重要基礎配套項目,龍德環保污泥處理能力將通過改造,在此時提升到2500噸/日,以吸納更多的印染企業集中納管。
從龍德環保出來,前往袍江,這里有另外一家污泥處理企業——紹興中環再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與前者的使命一樣,中環承擔的是越城區范圍內所有的工業污泥處理。記者了解到,中環的一期污泥干化工程,已具備1500噸/日的污泥焚燒能力,可滿足越城區范圍內的工業污泥處置需求。
市環保局有關人士透露,除兩大集中處理點外,紹興已建成的污泥集中焚燒處理工程還包括紹興環興1200噸/日、上虞春暉環保250噸/日、嵊州環興250噸/日的污泥焚燒處置能力。
市環保局負責人表示,隨著產能的提升,污泥集中處置將更加廣泛地納入規范之路,但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何發揮企業的主體意識,在源頭上減少污泥的產生?因為這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
事實上,這樣的案例正在出現。昨天記者赴一家印染廠調查,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通過技術革新,其每天產生的40噸左右的污泥,經烘干后減少了一半。據了解,在煤改氣之前,該公司將污泥放進鍋爐中,跟煤混合燃燒,但因污泥燒不徹底,每天約有5到10噸烘干的污泥沒辦法解決。
而根據流化床原理,他們試驗讓剛剛烘干帶有余溫的熱值在2800大卡左右的烘干污泥,直接在機械設備的自動控制下進行爐膛中溫區噴淋焚燒。這樣,每天20噸烘干污泥,只需送進500萬大卡的鍋爐,就會被燒得一干二凈。
市環保局固廢中心負責人表示,生物化學方法是較有效地減少印染污泥產生的方法,而喚醒更多的企業走上根本性的環保之路,是一條必由之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