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除湖泊污染這一“心腹之患”
環保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日前聯合印發《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2013—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對365個水質較好湖泊進行保護。《規劃》將水質較好的湖泊劃分為5個自然分布區域,即東北湖區、東部湖區、云貴湖區、蒙新湖區和青藏湖區,并分別給出了保護和治理的具體指導意見。
目前我國湖泊污染的狀況如何?都有哪些新的治理要求和手段?記者為此采訪了有關專家。
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
《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的重點湖泊中,水質為污染級的占39.3%。31個大型淡水湖泊中,17個為中度污染或輕度污染,白洋淀、陽澄湖、鄱陽湖、洞庭湖、鏡泊湖赫然在列,滇池水質重度污染。
中國環科院副院長鄭丙輝就此指出:“《規劃》的出臺,折射出國家湖泊治理的思路有所調整,即既要治劣、更要保優。此舉有利于扭轉過去污染越重越能得到重視、越能得到國家財政支持的‘逆政策效應’,有助于避免重走太湖、滇池等多個湖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這次在《規劃》中明確,將優先選擇水質較好、重要飲用水水源或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湖泊。”
《規劃》分析了自“九五”以來,國家對污染嚴重的太湖、巢湖、滇池開展了大規模的治理工作,初步遏制“三湖”水質惡化趨勢的情況。但指出“三湖”治理效果并未達到理想狀態。隨著湖泊流域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種植養殖業、旅游業、采礦業以及沿湖工業和城鎮化不斷發展,保護一湖清水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一定要避免劣水再影響好水。
創建多元化“水生態安全”保護體系
湖北經濟學院院長呂忠梅指出,霧霾被稱作國家的“心肺之患”,而水安全問題正在構成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為此,必須優先保障水生態安全,設法避免僅存的好水再變壞,這樣才可能騰出更多的精力治理水污染。
呂忠梅分析:“從政策側重點看,《規劃》由過去重點關注富營養化等水質變化,向關注整個流域生態系統健康轉變,對水體營養程度變化、湖水咸化、生物多樣性變化等生態環境問題予以全面關注;從保護范圍由過去重點關注東部湖區等發達地區的湖泊或城市內湖,向全國五大湖區廣覆蓋轉變,對西部等偏遠地區的湖泊也給予了應有重視。《規劃》明確提出要開展湖泊流域生態環境的系統調查工作。在此基礎上,綜合分析入湖水量、污染物負荷、流域水利工程、湖濱帶開發利用等對湖泊生態安全產生影響的方式和程度,分別對湖泊水生態健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流域社會經濟影響等方面進行湖泊生態安全評估。”
據了解,從保護資金看,以前治水的資金主要來自于政府甚至中央財政,而《規劃》明確了建立“中央引導,地方為主,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以地方投入為主,中央財政資金視情況予以適當補助,以引導各地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創新投融資機制。
信息公開是“保優治劣”的關鍵
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認為,好水當然要保,劣水也堅決要治。而在治的過程中,信息公開、公眾參與,是全民“保優治劣”的關鍵手段。“因為,水是天上地下互聯互通的,如果劣水不治好,好水遲早也要遭殃。”
《規劃》強調了完善湖泊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公開機制,促進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的重要性。張波介紹,近年來山東在這方面有很多探索。比如,山東各大流域目前全部執行從嚴的環境標準,山東省環保廳、質監局聯合發布了《全省污水排放口環境信息公開技術規范》,引導涉水企業對排污口進行規范化改造,積極推進污染源環境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要保住好水,就是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就是讓水盡量在天然生態系統里自由循環。張波介紹說,山東省正在依托人工濕地和退耕還濕工程,建設環湖沿河大生態帶。目前,山東省已建成人工濕地120多處,總面積達23萬畝,修復自然濕地80多處,總面積達24萬畝。而南水北調的調節水庫南四湖,共獲得專項保護資金11.4億元,扎實推進湖泊生態保護與修復,確保水質安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