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對癥下藥 治理四季不同污染源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太原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式上,市長耿彥波代表太原市政府作工作報告時這樣說。省城環境治理,是省委省政府主抓的一項工程,盡管這兩年成果豐碩,但冬季燃煤鍋爐、工業超低排放等依舊影響著太原空氣質量,太原市“兩會”期間,圍繞今年如何搞好省城環境治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坦誠支招,期待碧水藍天夢早日實現。
見縫插綠,打造城市林業
“城市林業,是由林業和園林融合而成,擔負著調節氣候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任務。”太原市政協委員任金旺說,打造城市林業,可以在市區、近郊區,也可以在遠郊區。
任金旺說,城市中心的園林景點、公園、居民園區,道路系統的綠化帶,近郊區的風景林、森林公園、山地原野林,遠郊的商品林、果園、農林復合經營等,都是城市林業的地域范圍。
見縫插綠。任金旺建議,把城市林業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在擴大城市綠色空間布局時要堅持貫徹普遍綠化與重點美化相結合的原則,把凡是能夠綠化的地方都充分利用起來。在綠地較少的老城區要大力發展垂直綠化,以增加城市綠色覆蓋率。“以公路、鐵路、干渠、堤防、主要河流等干線上高標準林帶和東西山森林公園為骨架,以支路、支渠、排水溝旁的窄林帶和平地農區小片林和林網為網絡,構建城市生態防護體系。”任金旺建議,同時,還能以城市和城鎮公園等公共綠地為中心,以農村林地、果園、花園等村莊綠化為輻射點,構建城鎮村莊綠化體系。
設立廢舊電池回收箱,方便市民投放
人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離不開電池,如手機、隨身聽、復讀機、手電、電動剃須刀、兒童玩具等。“廢棄電池如不注意回收處理,必然會對環境和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太原市政協委員溫雙偉說,廢電池含有汞、鉛、鎘、鎳等重金屬及酸、堿等電解質溶液,若將廢電池隨手丟棄,滲出的重金屬溶液進入土壤,將污染地下水、魚類和農作物,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
數據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目前,每年消耗的電池有600多噸,但回收的不足40噸,僅占消耗量的7%,更多廢棄電池未得到妥善處理。
目前,太原市對廢舊電池的管理處于空白,廢舊電池的回收率低,至今未建立完善的回收體系。溫雙偉認為,廢舊電池的回收是有效解決處理的第一步。為此,提高市民環保意識,倡導科學生活方式,不隨便丟棄廢電池,并加以妥善處理,是一個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在公共場所、社區、企事業單位及大中小學校設立廢舊電池回收箱,方便市民投放,有利于集中回收和處理。”溫雙偉建議,此外,在評選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活動時,能否將危險廢舊電池回收行為作為一項考核標準,讓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綜合利用的意識和行動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針對性治理四季不同的污染源
“春天刮風多,應該以治理揚塵污染為主,夏季燒烤攤應是治理重點,秋天秸稈焚燒要禁,冬天燃煤污染要控制好,這樣的四季‘藥方’才能真正‘藥到病除’。”市人大代表常向東表示,太原的環境質量改善工作已進入了攻堅期、決戰期,需要下大力氣,把難啃的硬骨頭給拿下來。未來應針對不同時期的污染特點,堅持問題導向,并針對性地采取控制措施,這樣效果才會明顯。常向東特別談到太原春節禁炮的例子,今年春節、元宵節期間,太原市主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2月11日至3月5日(農歷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的23天中,太原市二級良好天氣達到15天,較去年同期增加6天,凸顯了禁炮的效果。
除此之外,常向東認為相關部門對霧霾成因、來源等科研分析能力,仍需進一步加強,環境監管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大。
建立長效機制,徹底取締街邊燒烤攤
說起燒烤攤,第一印象便是交通受阻、煙霧繚繞、噪音彌漫,這也正是讓人厭惡燒烤攤的主要原因。這個問題,也引起了不少人大代表的關注。“去年人代會的時候,我就提出了整治街邊燒烤攤的建議,經過一年的整治,效果也確實很明顯。”在整治街邊燒烤攤的問題上,市人大代表郝左明對政府部門的工作表示很滿意。但是眼看盛夏將至,路邊的燒烤攤又在蠢蠢欲動,與執法人員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打起了“游擊戰”。“今年,市政府應繼續整治街邊燒烤攤。”郝左明提出建議,為了避免燒烤攤反彈,政府部門需要建立長效機制,以此徹底取締街邊燒烤攤。
城建垃圾資源化再利用,變廢為寶
“據調查,隨著太原大規模城市改造,日均產生建筑垃圾3.5萬至4萬噸,日均運輸的垃圾為3000車次左右,建筑垃圾的堆放和運輸,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顯而易見。”人大代表趙立宗認為,當前很有必要對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再利用,變廢為寶。此外,針對汽車尾氣對大氣污染“貢獻率”越來越大的現狀,可以提議將環衛車、綠化車、重卡、工程車、貨車等車輛,盡快改為燃氣汽車。
太原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社員郭靜也建議,保護太原城市環境,應實施建筑垃圾資源化再利用。郭靜說,建筑垃圾由于數量多、體積大、加之傳統的拉運和填埋造成了對大氣、土地和水源的重復污染,使生態環境更為惡化。“我調研發現,周邊省市采用先進設備對建筑垃圾科學處理和再生利用,使之成為新型環保建筑材料,能從根本上解決建筑垃圾簡單填埋引發的環境污染。”
“建議太原市實行‘特許經營證’制度,對符合相應再生利用條件的企業發放‘特許經營證’,規范經營。”郭靜建議,政府在規劃審批建筑項目時,要明確規定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比例,政府市政工程則應優先使用,以引導推廣。
同時,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企業應從土地、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等優惠政策,同時應提高天然采礦成本讓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有存在空間。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提升環境質量
在市人大代表肖永房眼中,一些重大的城市基礎設施工程,就是重大的環境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于省城環境質量改善相關項目的提及之細,是往年所沒有的:古交興能電廠一二期超低排放改造、三期2×66萬千瓦熱源電廠建設、太古熱源長輸管網建設、交城晉能熱源長輸管網建設以及華能東山燃氣熱電及配套管網建設,這些被提及項目,體現出太原發展集中供熱、擺脫冬季燃煤污染的決心。其中,太古熱源長輸管網建設、交城晉能熱源長輸管網建設,均是在全國長度居前的長距離輸送管線,難能可貴。”肖永房表示,如今,在太原市,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成為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舉措。
建城市中水管網,治理太原水環境
民盟太原市委調研發現,近年,太原市地表水環境質量逐年改善,但目前仍然每天約有10-20萬噸城市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汾河,汾河祥云橋下游水質污染嚴重,同時,汾河太原城區段尚有13條主要邊山支流接納沿線居民和企事業單位排放的污水,成為“排污渠”,對區域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而且,目前管理水環境的部門涉及防汛、水務、環保、城管、建設、園林等多部門,有“九龍不治水”的現狀,水環境治理推進緩慢。此外,由于污水處理廠分布不均衡,特別是部分區域污水收集管網尚不健全,雨污合流的現象存在。
針對以上問題,民盟太原市委提出,盡快制定太原市水環境治理整體規劃,盡快啟動汾河太原段下游、邊山支流的生態恢復治理工程。加快再生水資源化利用試點,將污水深度處理與提高利用率作為切入點,促進城市排水系統的完善,保證和恢復良好的城市水生態系統,推進城市污水再生,建立城市第二供水系統——城市中水管網。
此外,開展排水系統現狀普查,制定排水管理規范,實施雨污分流和污水截流,對排水管線進行分流、改造,從源頭上讓雨水、污水各行其道,避免只重視城市道路“面子和感官”,而忽視地下管線建設“里子和安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