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審批權下放,如何接住管好
自5月起,廣東省將改擴建化工項目等六類項目環評權限下放到市、縣。此前,環保部已將火電站、熱電站、煉鐵煉鋼等項目環評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環保部門。環保審批權限的下放被認為會加快建設速度。那么,要如何防范審批不嚴帶來的環境污染隱憂?
近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6號線工程穿越水源保護區可行性論證報告》通過專家評審,按照以往程序,廣東省環保廳將對深圳地鐵6號線建設進行全面環評。現在,深圳自己就可以進行該市地鐵6號線的環評工作了。
廣東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5月1日開始,廣東包括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等城市基礎設施、改擴建化工項目和不涉危化品的碼頭泊位等六類項目環評權限下放到市、縣。深圳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環評下放將大大加快建設速度。
調整綜合考慮了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和環境風險
今年3月,環保部發布《環境保護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5年本)》,對審批建設項目目錄進行了調整,繼2013年下放25項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限后,今年又將火電站、熱電站、煉鐵煉鋼、有色冶煉、國家高速公路、汽車、大型主題公園等項目環評審批權下放至省級環保部門,并要求省級環保部門對目錄以外的項目審批權限作出及時調整。
環境保護部環評司司長程立峰介紹,此次審批權限調整是根據國務院《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綜合考慮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和環境風險進行的。
對此,廣東省環保廳為做好與環保部下放審批權限的銜接,進一步簡政放權,對廣東現行的環評審批項目名錄進行了優化調整。剛剛出爐的《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名錄(2015年本)》明確,將部分工藝較先進、環保技術較成熟、環境影響和風險相對可控的項目環評審批權限下放到市、縣,包括改擴建乙烯、PTA、PX等化工項目。
據廣東省環保廳介紹,此次《名錄》的修訂,按照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流域的重污染項目和可能產生重大環境影響、可能存在重大環境隱患的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由省級環保部門審批的原則,廣東環保廳承接了大部分由國家下放審批權限的項目,主要包括火電熱電項目,國家高速公路、運輸機場,煉鋼煉鐵,稀土冶煉分離、列入國務院批準的國家能源發展規劃和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的擴建一次煉油項目,新建對二甲苯(PX)等化工項目、煤化工項目、新建汽車整車、大型主題公園等。同時,由于國家將不涉及跨境、跨省的輸油輸氣管道、鐵路、內河航運、橋梁、隧道、輸變電工程等項目下放到地方審批,今后由省審批的此類跨地級以上市項目將會有所增加。
放權背后有隱憂,很多環境問題由環評把關不嚴造成
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環評能否通過審批,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項目的最終命運。
“減少和下放微觀審批事項,有利于將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法規制度建設、戰略規劃環評、強化執法監督等方面。”程立峰說。
廣東省環保廳也表示,環評審批權限下放后,公路鐵路、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均屬地方大力推進的項目,便于地方環保部門環評階段提前介入,提高審批效率,并且有利于地方環保部門對項目進行環境監管。
“下放環評審批權,確實能夠讓地方環保部門更靈活,不過這其中也有隱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說,在環評結果可能人為受到相關部門影響的情況下,環評審批權下放到地方,有可能出現普遍性環評違法。事實上,很多環境問題都是由于環評把關不嚴造成的。“這就需要一種有效的機制,保障地方政府在獲得環評審批權以后嚴格執法。”常紀文指出。
配合環評權限調整,環保部門將采取一系列措施
下放環評審批權限,肯定會加快項目上馬速度,社會對如何加強監管普遍關注。
“放權不等于放任不管,更不等于推卸責任。配合這次環評審批權限調整,環保部將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確保地方環保部門能夠接得住、管得好。”程立峰說。
程立峰表示,環保部將從三個方面采取措施:區域管住線(紅線),行業管住量(總量),把“軟要求”變成“硬約束”,加大環境保護在綜合決策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也就是強化戰略環評的指導性和權威性,提高規劃環評的有效性和執行力,發揮規劃和規劃環評對建設項目的調控、引領和約束作用。
強化監督檢查,與新環保法相銜接,今年對《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進行修訂,對未批先建、擅自變更等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下發《關于加強建設項目全過程環境保護監管的通知》,加強各級環保部門對建設項目現場監督檢查,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強化指導服務,明確標準、統一尺度,完善技術服務支撐體系,建立全國環評管理數據庫,制定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原則和驗收指南,對地方環評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督導,規范審批行為。
廣東省環保廳將從幾個方面著手進行管理,一是提升環評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省、市聯網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系統,實施對項目環評的全過程監管。二是嚴格實施環評機構監督管理,改進環評技術評估機制,加強環評專家管理,優化技術評估流程,進一步加強環評機構及人員的管理。三是健全防控機制,強化環評全過程的廉政風險防控,圍繞環評管理的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進一步完善環評集體審批、信息公開制度,壓縮關鍵環節上的暗箱操作、權力尋租等違法空間,讓環評全過程在陽光下運行。
“依照新環保法的要求,加強信息公開,保障人民群眾參與監督的權利。把地方政府的行為納入到社會監督的視野,這是一條有效的也是法律規定了的辦法。”常紀文說。
程立峰也表示,各級環保部門要建立統一的信息公開平臺,將環評各環節、各領域、各單位的信息全部向社會公開,全面接受社會監督。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