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沙地南緣筑牢綠色屏障 阻擋北沙南侵
遼寧彰武縣,位于“八百里瀚海”的科爾沁沙地最南緣。作為遼寧最大風沙區,這里的風沙直接威脅著沈陽等地的生態安全。風沙的肆虐,讓“要生存,先治沙”的理念在這里扎根。改進樟子松樹種、種植固沙林,綠進沙退,彰武成功固定了流動沙丘,保護了萬頃良田。
記者在彰武看到這樣一組數字:全縣土地總面積546.2萬畝,所轄24個鄉鎮中23個屬于沙區;全縣沙化土地面積達375.83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68.8%,占遼寧省沙化土地面積的25%。
然而,自上世紀50年代起,經過幾代人的堅守和努力,全縣造林面積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8萬畝上升至220萬畝,森林覆蓋率也從2.9%提高到36.1%。這道牢固的綠色屏障,讓科爾沁沙地停下了南侵的腳步,創造了一個個驕人的綠色奇跡。
“一碗米、半碗沙,五步不認爹和媽”
據彰武縣林業局局長李振國介紹,新中國成立前,由于過度放牧及無節制砍伐等因素,當地植被破壞嚴重,使科爾沁沙地迅速南移。在該縣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的七個鄉鎮,形成了東西長50公里、南北寬15公里,以流動半流動沙丘為主的130萬畝沙荒區;加之柳河從該縣入境,將科爾沁沙地大量流沙帶入境內,導致河床升高、河道加寬,形成了30萬畝風沙帶,彰武也因此成為遼寧最大風沙區。
據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工作人員介紹,據監測,在大規模治理沙害之前,彰武地區的流動沙丘以每年5—12米的速度向南推進,直接威脅省會沈陽及遼寧中部城市群。而彰武距沈陽市區的直線距離僅百余千米,如按7—8級風速計算,僅需1個多小時,彰武的沙塵就能抵達沈陽。
年過五旬的吳振聲對當時的一段順口溜記憶猶新:“一碗米、半碗沙,走一步、退半步,五步不認爹和媽。”現已退休的原畜牧局干部劉萬平也深有感觸:“下鄉到彰武,一天二兩土;白天吃不夠,晚上接著補。”
吳振聲告訴記者,那時候全鎮都找不到一兩棵樹,村民們剛剛種上的種子,不到半天就被風沙吹散;好不容易長出的小苗,一陣風就被沙子掩埋。此外,由于水分的散失,新苗的成活率不足兩成。據當地農業部門統計,彰武地區每年約有40%—70%的農田遭受風剝沙壓,糧食畝產不足百斤。
“一到沙塵天,黃沙遮天蔽日,我們縣的通訊、輸電線路和設施,以及鐵路路基、道路及橋梁都會受到影響,嚴重威脅群眾安全。”一位縣交通局的干部告訴記者。
從那時起,“要生存,先治沙”這六個字,就深深扎根于彰武縣干部群眾的心中。
成立固沙造林研究所,推廣利用樟子松固沙林
提到彰武治沙,不能不提章古臺,這座小鎮位于縣城最北端,是阻止科爾沁沙地南下的最前沿。成立于1952年的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就坐落于此,該所也是我國組建最早的防沙治沙用沙科研單位,曾吸引了36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外賓前來參觀考察。
多年來,固沙所幾代人用青春、智慧和堅持,填補了中國抗沙史上的一個個空白。他們進行沙地樟子松引種育苗試驗研究,在1955年成功建造了我國第一片樟子松引種固沙林,開創了我國樟子松治沙造林的先河。
在樟子松固沙造林獲得成功的同時,固沙所還致力于良種苗木選育工作。1975年,科研人員開始在章古臺以樟子松為砧木嫁接紅松,這項研究的成功為沙區果、材防護兼用林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他們選育出了抗旱、抗病、生長快的優良針葉雜交樹種——彰武松,其綜合生長指標比樟子松快20%以上,是三北地區有重大發展前途的造林綠化樹種。
上世紀90年代,遼寧的樟子松出現部分枯梢現象,隨后病情逐年加劇,松林成片死亡。固沙所技術人員經過研究發現,這種衰退不是由單一原因引起,而是由多種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綜合導致的衰退病。于是,固沙所提出了“改變林分結構,保存林分營養空間”的解決措施,通過人工經營方式,對不同林齡的樹林采取不同密度的間伐,取得顯著效果。
據固沙所所長宋曉東介紹,目前樟子松已成為我國三北地區主要造林樹種,向內蒙古、吉林、河北和青海等省區輻射推廣樟子松達40余萬公頃。
同樣位于章古臺的遼寧省風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始建于1963年,該所一直致力于遼寧省風沙地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工作,同時開展了花生、大豆等作物及蔬菜果樹的育種栽培工作,他們研制的阜花12號花生具有抗干旱、生長周期短的特性,目前已在遼寧大面積推廣,每畝地可以為農民增收2000多元。
平均風速由每秒3.4米降到1.9米
如今在彰武,沿內蒙古界寬500—1000米、長50公里的防風固沙林帶已經建成;在柳河沿岸,寬50—2000米、長130公里的護岸林也茁壯成長;在縣域中南部平原區建設的12.5萬畝農田防護林,將3座萬畝以上的大型流動沙丘固定下來,166萬畝農田得到有效保護。
記者從彰武縣氣象局拿到的數據顯示,與上世紀50年代相比,該地區土壤侵蝕指數由每年每公里3000—5000噸降到1500噸,平均風速由每秒3.4米降到1.9米,空氣相對濕度在春季增加了8%—9%,夏季則增加了7%—13%,無霜期延長10天左右,彰武也成為國家生態建設示范縣和遼寧造林綠化先進縣。
“生態恢復了,最受益的還是老百姓,現在我們種地再也不犯愁了,糧食畝產量也能達到1800斤左右,每畝地能增加近2000元收入。我們還在沙地種植了風沙所育種及引進的花生、果樹及蔬菜,這一項又給我們增收不少。”章古臺鎮邰家村村民李利告訴記者。而據糧食部門統計,彰武縣大田作物播期比過去提前20天,糧食產量由新中國成立時的1億公斤增長到現在的8.5億公斤,成為遼寧省商品糧基地縣。
在彰武的田間地頭,到處都能看到樟子松種苗的育種基地。李振國告訴記者:“樟子松樹苗種植已經成了一個大產業,這也是老百姓發家致富的金鑰匙。行情好的時候,一畝地樹苗能賣到10萬塊錢。”據章古臺鎮政府提供的數據,僅章古臺一個鎮就存有各類苗木25億余株,銷售額超過1億元。
目前,彰武縣活立木蓄積量達到375萬立方米,林木價值近20億元,依靠豐富的林業資源,彰武又在林產品加工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2010年,彰武被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協會冠名為“中國北方家居基地”,現如今已入駐企業60家。
昔日的彰武黃沙滾滾、遮天蔽日,如今的彰武綠樹成蔭、瓜果飄香。每逢開春,彰武縣的居民總是自發組織起來參加義務植樹,在不少鄉鎮,大家還自發組成護林隊排查火災及病蟲害隱患。
彰武縣縣委書記劉玉學告訴記者:“彰武的固沙造林工作不僅有阻擋北沙南侵、保障區域安全的國家意義,更有改善自身生態環境、發展林業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地區意義。我們造林播綠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