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級聯動督查各地治水
五水共治督查組在企業檢查治污設施。
晏利揚攝
監管最嚴省份再出重拳
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9916件,行政罰款4.73億元;向公安部門移送環境違法犯罪案件1036件;行政拘留541人,刑事拘留1464人,占全國的一半以上……
2014年,浙江省環境監管執法交出漂亮答卷。答卷的背后,透露的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以“重整山河”、“勢如破竹”推進“五水共治”的氣魄,以及各級環保部門與公檢法部門密切協作、重拳出擊的力度。
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讓公眾看到了環境改善的希望,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日益提升。
2014年,在浙江全省信訪總量顯著下降的情況下,環境信訪量卻顯著上升,達到了89781件,同比上升50.74%。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環境信訪量又比去年同期增加13.11%。
媒體對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關注,環境污染事件屢屢成為輿論的焦點和熱點。
2014年3月20日,浙江衛視新增一檔輿論監督欄目——《今日聚焦》。從開播至今年7月15日,共播出319期節目,涉及環境問題的就有125期。
媒體關注在有效推動一些環境問題解決的同時,也把環保部門的行政監管行為放置在放大鏡下接受更嚴苛的檢閱。
浙江省委、省政府領導對環境監管執法要求也越來越高。
今年上半年,僅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關于環保工作的批示就有近20件,并明確要求環境監管要“帶著責任,認真履職,不負百姓,不負法律”,對全省開展的“亮劍”環境執法行動批示“要保持這樣的力度”。李強省長也多次部署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工作,并專題研究出臺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打造環境監管最嚴省份。
“在這樣的形勢下,急需我們出新招、出實招,迅速扭轉這一被動局面。”浙江省五水共治辦公室副主任、省環保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方敏表示,省治水辦、省環保廳、省建設廳、省農業廳已聯合部署開展“五水共治”和環境保護“督查+執法”行動,把環境監管執法與“五水共治”督查結合起來,借助“五水共治”這個平臺打出環境執法聲勢,借助環境監管執法提高“五水共治”督查實效。
治水效果如何再度提升
記者從浙江省環保廳了解到,此次全省大范圍的督查執法行動,將通過市、縣(市、區)組織自查,省級采取檢查與抽查、明查與暗訪相結合形式全面展開。
內容側重于檢查“河長制”的落實、“清三河(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工作、劣Ⅴ類水質斷面削減、重點污染源治理等重點目標任務、各地經驗典型和存在問題、各地政府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等6個方面。
一河之長,“守河”有責。各地“河長制”的落實情況成為此次檢查的重點。
2014年,浙江已基本建立省、市、縣、鄉(鎮、街道)四級河長制,有6名省領導分別擔任錢塘江、京杭大運河等6條跨設區市的水系干流河段的省級河長,全省11個設區市共有189名市級河長、2344名縣級河長。
今年5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再次召開全省河長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并下發《關于進一步落實“河長制”完善“清三河”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明確各級河長是包干河道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管、治、保“三位一體”職責,河長履職情況的考核結果作為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此次督查執法行動,將依據會議和文件精神,重點檢查各地“河長制”基礎工作到位情況,包括各級“河長”與市、縣(市、區)“河道警長”是否完全配備,各級“河長”公示牌是否規范、完整,“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和年度計劃制定和執行情況;
各地“河長制”工作制度機制建立落實情況,包括巡查制度、日常工作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常態管理機制、動態跟蹤機制、長效運維機制、執行監管機制等;
各地“河長制”工作督查考核機制建立情況,包括是否已出臺“河長”工作考核辦法和督查機制,是否將“河長制”工作納入各級“五水共治”等工作考核,是否將河長履職情況的考核作為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評的重要依據。
而“清三河”工作進展情況,將側重于對已經完成整治的“三河”進行現場抽查,查看整治效果和各地“三河”有無反彈情況,并對今年“清三河”整治任務完成情況、各地“清三河”長效管理相關機制、制度等進行檢查。
“在部署這次行動過程中,我們進行了慎重研究,針對當前環境監管執法碰到的問題,借當前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之勢,借‘五水共治’綜合督查之力,督查‘河長制’、‘清三河’等治水方面工作,督促各級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全面落實環保責任,做到依法履職,形成環保監管合力。”方敏說。
帶著問題線索再次出發
記者從浙江省環保廳召開的“五水共治”和環境保護“督查+執法”行動媒體通氣會上了解到,此次行動重中之重,就是要以省市縣三級環保部門聯動的形式,全面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工作,重點查處一批、懲處一批、曝光一批環境違法問題。
查處一批,指的是采取交叉檢查、錯時檢查、飛行檢查等形式,對各類重點排污單位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查處。為暢通信訪舉報渠道,省治水辦、環保廳、建設廳、農業廳在浙江衛視、浙江日報公布了舉報電話,督查執法組將根據舉報線索,對群眾反映較為集中的環境問題進行梳理,對存在的環境違法問題進行集中查處。
此外,還將對各類工業園區(工業集聚區)、各類“低小散”集中區域進行全面排查,掌握環境問題情況,提請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共同推進清理整頓工作。對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畜禽養殖行業環保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環保部門還將會同建設、農業等部門進行檢查,對存在的環境違法行為予以查處。
懲處一批,則是對行動中發現的環境違法問題,原則上由各屬地環保部門依法從嚴處理,對于檢查中發現的環境犯罪線索,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并抽調骨干力量予以重點查辦。既要著力查處大案要案,也要查處對公眾影響大的“低小散”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做到“老虎蒼蠅”一起打。
“三個一批”的重點則在曝光一批。浙江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盧春中表示,這次督查執法行動很大一個特點是與新聞媒體的實時互動,邀請新聞媒體參與執法,對檢查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或環境問題進行公開曝光,借助輿論監督的力量,促進企業落實環保主體責任,推動地方政府加快解決區域性環境問題。
記者了解到,自7月中旬多個暗訪組率先開展行動以來,浙江省各級環保部門堅決按照“查處一批、懲處一批、曝光一批”的要求,省市縣三級聯動全面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工作。
截至7月底,浙江省各級環保部門共已立案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379件,寧波以79件位居榜首。立案查處的案件中,主要包括涉嫌水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超標排放、私設暗管偷排廢水、違法違規建設項目等環境違法行為。
媒體通氣會上,浙江省環保廳通報了此次行動第一階段暗訪情況,并對其中查處的5個點位進行了曝光,分別是金華武義垃圾填埋場、杭州市紅妍顏料化工有限公司、嘉興海鹽浙江阿爾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舟山市定海區金塘污水處理中心、麗水市碧湖鎮轄區翻砂鑄造廠和瀝青攪拌站。
其中杭州市紅妍顏料化工有限公司被發現操作工在污染源監控設備采樣口注入自來水稀釋,涉嫌偽造監測數據,擬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記者了解到,目前,由省治水辦、省環保廳、省建設廳、省農業廳的負責人帶隊組成6個專項行動組,已帶著問題線索和任務清單,深入到11個設區市的治水一線開展督查執法。
園區工業企業廢水偷排、山上養豬場沼液廢水直排、石材加工廢水導致牛奶河出現……浙江的“五水共治”工作,改善了水環境質量,提升了社會各界環境意識;同時,公眾對水環境問題的關注度也日益提升。涉水環境違法現象打而不絕,引起了領導重視、媒體聚焦、公眾關注。
困難與挑戰面前,浙江省環保廳主動作為,在全省范圍大張旗鼓開展“五水共治”和環境保護“督查+執法”行動,借助“五水共治”平臺打出環境執法聲勢,重拳出擊,“重整山河”。
鏈接
暗訪查處5個重要點位
一、金華武義垃圾填埋場
武義偉明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武義縣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已完成土建和設備安裝,但尚未完全投入使用,垃圾滲濾液經簡單曝氣處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網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檢查時發現,滲濾液收集池有管道直接通往排放口;MBR池中有一根直徑約60毫米的軟管通往廠界外小溪,軟管內殘存部分廢水。
二、杭州紅妍顏料化工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位于杭州市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現場檢查發現其操作工人在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采樣口注入自來水稀釋,涉嫌偽造監測數據,已立案查處,擬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三、嘉興海鹽浙江阿爾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位于大量危險廢物漏天堆放,存儲期限超過1年,跑冒滴漏現象十分嚴重。應急池內污水通過雨水管道滲排,經檢測,COD超標。催化劑活化項目未批先產。
四、舟山定海區金塘污水處理中心
1,項目總規模1萬噸/日,目前建成規模2千噸/日(一期),于2014年12月投入試運行,至今尚未驗收。2,管網建設滯后;金塘污水處理中心承擔全鎮西堠、瀝港、山潭3個區塊納管污水處理。共有工業企業約144家,常住人口加上外來務工人員約4萬人;擬建污水管網20公里,目前只建成西堠片區,建成污水管網約9.7公里,導致其他區域所有企業廢水經預處理(環評要求納管后排海)或直接排入內河(主要是生活污水)。3,雨污管網可能因破損混接,已建成的2千噸/日處理規模實際處理量為400~600噸/日,但在其他不變的情況下,雨天處理量達到約1500噸/日。4,在線監控設施已安裝,但未投入使用。5,污泥處理設施閑置;未見污泥處置協議和臺賬。
五、麗水碧湖鎮轄區翻砂鑄造廠和瀝青攪拌站
碧湖鎮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先后建立了7家翻砂鑄造企業,主要從事農機配件、機械零部件生產銷售,產品主要提供給麗水工業區內的麗水市金茂電機有限公司、麗水市速誠電機有限公司、方正電機等多家電機制造企業,目前共有在崗工人106人,年總產值共計2250萬元,年繳納稅款共計86萬元。
主要問題:1,均未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或報請環保部門審批同意;2,未建設相應環保污染物處理設施,且廢氣無組織排放,拋光車間密閉,存在較大安全隱患;3,廠房涉嫌違章,土地涉嫌占用基本農田;4,均使用小于3噸的沖天爐作為原料熔煉設備,根據《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工產業[2010]第122號文件的要求,小于或等于3噸鑄造沖天爐屬于2015年淘汰設備;5,當地村民投訴較多,廠群矛盾尖銳。目前,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環保部門對這7家企業進行立案調查。
這一區域周邊還有兩個瀝青拌料站,均位于蓮都區碧湖鎮松坑口村,從事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及維護。
主要問題:1,項目未經環保部門審批,加熱瀝青和石料時柴油和重油燃燒時所產生廢氣收集不完全,瀝青揮發產生的氣體氣味較大;2,廠房涉嫌違章。當地環保部門已于2014年12月將麗水市處州瀝青有限公司報請蓮都區人民政府依法予以關停,并對其立案調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