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多措并舉破解污水治理難題
昨天從市“五水共治”辦了解到,海寧市確定“三區三口三管”的污水集中處理格局,全面實現污水分片收集、統一輸送、三廠處理的模式,破解了污水治理收集、處理、排放三大難題。截至8月底,海寧供排水管網總里程達到9500公里,污水處理能力增加到36萬噸/日,排江能力增加到51萬噸/日,增幅達41.7%,污泥處置能力達100噸/日,有力推動了水環境改善。
連片治理,破解污水收集難
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注重實效”的原則,海寧市對市區雨污應分盡分,實行分類別改造、分區域推進、分年度實施。加快項目前期審批和日常巡查力度,創新實施合同履約評價等手段,徹底解決老城區排水系統管網雨污合流、新建居住小區和居民自建房小區雨污分流不徹底、污水收集管網存在盲區三大突出問題。
對于城鎮污水,實行應收盡收的舉措。海寧市在2014年開展8個集鎮試點的基礎上,2015年21個建成區生活污水治理全面鋪開,探索各轄區“連片治理、網格推進”的實施途徑。建立“一片改造提升區域,一張規劃設計圖紙,一支承建施工隊伍,兩份履約委托合同,若干投資責任主體”的統籌建設模式,扎實推動具備入網條件的污染源在規定時間內規范接入公共污水設施。
在積極推進重點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的同時,海寧市以國資平臺為有效載體,全面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海寧因地制宜創新提出“三管兩池”或“兩管兩池一生態”的綜合治理模式,以農戶、村級組織、市級國資平臺為各管段責任主體,施工中利用專業優勢為建設單位和管理單位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運維體系。
擴容提質,破解污水處理難
面對污水處理難題,海寧市積極開展污水處理擴容工程,投資4.38億元新建鹽倉污水處理廠三期和丁橋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目前,鹽倉污水處理廠三期10萬噸/日和丁橋污水處理廠三期5萬噸/日工程完工投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5萬噸/日,使海寧市污水處理能力從21萬噸/日增加到36萬噸/日。
在污水處理擴容的同時,海寧市通過控源截污,提高污水進水水質。以水價機制、既有政策完善為基礎,積極推動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確C類企業用水在原有水價基礎上加價1元/噸,并按年度核定用水計劃,超過計劃量即收取累進加價水費。至8月底,增量水費超過581萬元,倒逼收費企業2014年平均COD排放濃度從343mg/L降低至259mg/L,為污水處理廠進水提質及污水處理工藝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海寧市通過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進一步提高出水水質。根據該市污水處理廠未有一級A標準污水處理經驗的現狀,派遣專人去多地考察取經。在提標工藝上,采用“厭氧水解+SBR+脫氮濾池”改造工藝,并以限期完工為手段,加快工程設計和建設步伐。目前,三座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全部從原來的二級排放標準提升為一級B排放標準并接近一級A。
多元利用,破解污水排放難
為有效解決尖山污水處理廠尾水出路問題,在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的技術指導下,海寧市通過建立人工濕地、高效微生物膜處理系統、高效植物生態處理系統以及種植水生植物、安裝植物浮床等手段,使尾水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V~V類水質。目前尖山污水處理廠尾水生態再生工程每天處理水量2萬噸,有效解決內污尾水去向問題。同時,海寧市在硬件上保障尾水順利排江,積極開展中部排江口擴容,提出丁橋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改擴建工程方案,在原址上新建25萬噸/日排放口,有效解決污水排放問題。
此外,海寧市還通過提高處理工藝,積極利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該市引進省內首個污泥高速資源化處置技術項目,對鹽倉污水處理廠現有污泥處理裝置進行改造,有效殺滅細菌,大幅度降低污泥體積,并將產品用作土壤改良肥料。目前,該項目已投入試運行,日污泥處置能力100噸,日產資源化產品約30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