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水兩污”項目推進難在哪?
建制鎮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簡稱“一水兩污”)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工作,對于規范垃圾處置、污水收集及處理,有效抑制環境污染,提升人居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話題
云南省自2013年實施建制鎮“一水兩污”項目建設以來,一直存在地方財政配套資金不到位、收費機制不健全、市場化程度低等問題,直接導致這個民生項目建設進展緩慢,這些問題該如何改善?
現狀“一水兩污”建設項目推行不暢
在彌勒市虹溪鎮,日供水規模3500立方米的供水項目完成試運營后,直接解決了1.58萬群眾的飲水問題,當地百姓紛紛點贊;在江川縣九溪鎮,日處理能力2000噸的污水處理廠建成后,1.95萬人的生活污水將得到及時處理,確保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在大理喜洲鎮、上關鎮、雙廊鎮等地,9個生活垃圾試點項目進行城鄉垃圾治理一體化系統建設,輻射大理洱海流域68萬人口,使洱海流域城鄉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達到95%,處理率達到100%,有效改善了城鄉環境。作為社會普遍關注的民生工程,“一水兩污”項目在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上均發揮著積極作用。
為了加快云南省城鎮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切實提升人居環境,2013年7月,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的意見》,云南省將通過5年時間,全面提高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處理水平,力爭到2017年底,全省城市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以上,建制鎮鎮區污水處理率和垃圾處理率達到80%以上。按照《云南省建制鎮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專項規劃(2013—2017年)》,全省2013-2017年將開展建制鎮“一水兩污”1300個項目的建設工作,其中,供水項目300個,污水和生活垃圾收運及處理項目各500個,共計規劃總投資131.27億元,其中省級財政安排19億元。
有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一水兩污”在建設中還是遇到推行不暢、項目建設進度緩慢的問題。“部分項目前期準備耗時很長,比如2013年安排給一個縣7個項目,到今年還有4個項目在前期準備階段。”省財政廳經濟建設處處長何茜華表示,很多項目存在資金籌措困難等難題。
近期,結合全省建制鎮“一水兩污”項目建設實際,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會同相關部門對部分州、市、縣、區“一水兩污”處理設施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據調查,2013年、2014年全省共下達553個項目,規劃投資共計61.32億元,安排中央及省級補助資金14.27億元,其中,省級補助資金7.6億元,中央補助資金6.67億元,占規劃投資的23%。但截至今年9月,僅有297個項目開工建設,占已下達資金實施項目總數的54%,竣工項目只有88個,僅占已下達資金實施項目總數的16%。
原因資金不足、體制缺位、職能分散
“一水兩污”項目開工率為何如此低,推進難點究竟在哪里?
“當年制定的《專項規劃》指導性不強是主要原因之一。”省住建廳村鎮建設處處長汪巡分析,受地域的局限性、建設項目的性質等因素限制,規劃已經難于滿足當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重心在農村的工作要求,項目落地較為困難。“比如,有的地區受資金限制,完不成規劃的項目數量,而有的地區發展迅速,規劃數量已不能滿足需求。”
“各地財政資金配套不到位也是一個主要原因。”何茜華介紹,已下達的553個項目中,國家及省級財政補助資金早已到位,但各地方級財政配套資金比較困難,大部分項目資金缺口大,進度緩慢。
“還有就是地方建設積極性普遍較低。”汪巡表示,由于部分州(市)對“一水兩污”項目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未嚴格按照省級部門要求進行專項督查,推進力度較差。尤其是對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意愿低,存在畏難情緒,鎮(鄉)“等、要、靠”思想嚴重,前期工作程序拖延現象突出。
收費體系不健全,也導致了項目市場化推進的困難。目前云南省城市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體系的建立已相對成熟,但鎮(鄉)大部分居民基本未形成付費的觀念,加之經濟發展等因素,除極少部分鎮(鄉)征收了自來水費和生活垃圾清運費外(征收標準也均偏低),大部分建制鎮“一水兩污”設施收費機制未建立,無法確保建成項目的正常運營。由于云南省建制鎮“一水兩污”設施建設規模普遍偏小,社會投資參與建設與運營的難度較大,市場化推進也較為困難。
此外,項目實施部分職能分散,部門之間工作職責交叉,統籌協調難度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項目的推進。
對策控制投資、建立標準、市場運作
為解決這些突出問題,主管部門也在積極嘗試各種應對措施。
記者了解到,針對《專項規劃》指導性不強的問題,主管部門擬對列入《專項規劃》的項目進行州(市)間調整,即將昭通、普洱等績效考核較差州(市)5%—10%任務量調整至玉溪市、大理州等績效考核較好的州(市)和確需增加項目的地區;核減非重點流域、集鎮區常住人口5000人以下的建制鎮“一水兩污”項目300個,《專項規劃》的“一水兩污”項目總數調整為1000個,同時對1000個項目實行動態管理,優先安排前期工作扎實、地方工作積極性高、能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項目的補助資金,避免出現資金閑置。
為了避免出現項目投資過大,地方配套不落實,導致已下達的中央、省級補助資金沉淀現象,主管部門正在引導各地適當降低建設標準,嚴格控制項目建設投資,減輕地方配套壓力。
“我們正在簡化項目前期工作及審批,爭取讓更多項目盡快開工。”汪巡介紹,今后,對于省級專項資金支持及地方自籌資金的省級整體推進項目,將原來的項目可研、初設及施工圖設計統一簡化為開展項目實施方案編制,實施方案由專家委員會進行省級技術審查,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會同發展改革委聯合批復后,即可組織招投標、開工建設,單個項目的前期設計費用由原來的約100萬元降低到20萬元—30萬元,審批時間由原來的8個月—10個月縮減到1個月以內。
針對云南省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開展了適用于云南省“一水兩污”項目建設的技術研究,編制印發了相關指導材料,初步建立了對技術工藝、主要設備和材料的評估機制。
除了財政資金支持外,更為直接的是推進市場化運作。何茜華表示,“水十條”落地后,水污染防治領域將成為新一輪環境綜合整治的新領域,針對資金缺口大、融資難、運行情況差等新課題,必須打破以往“僅靠政府投資、單項目運作”的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為項目建設所需的大量資本投入建立新機制和新模式。省財政廳在紅河州建水縣、彌勒市、石屏縣推進“一水兩污”的PPP示范項目。目前,彌勒市和建水縣的“一水兩污”PPP示范項目已列入財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項目。下一步,省財政廳將參照上述模式,結合實際情況,在全省推廣該模式,切實推進全省“一水兩污”項目建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