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制造企業必修課
國家能源局、江蘇省政府和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近日聯合主辦了2015國際能源變革論壇,論壇主題為“全球能源轉型與中國能源變革”。除了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登臺發表以“煤炭清潔利用及其路徑”為題的演講外,其他到會的五大發電及煤炭企業均無一有機會登臺。這樣的安排是否表明:煤,不再那么受歡迎?
那么,占據國家能源消耗大頭的煤炭還有無清潔利用空間?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高世憲明確表示,國家正在全面支持可再生能源挑戰火力發電。各類論調背后,中國“去煤化”進程加速躍然紙上。中國確立的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20%左右。我國對清潔能源的利用順利嗎?還需破除哪些障礙?我們一起聽聽會上各位的觀點。
◆特約撰稿肖隆平
在現代化的汽車流水線里,噴漆環節大多是這樣的:一輛輛赤裸裸帶著鋼色的汽車送到噴漆房里,四個機械臂上下左右前后翻騰著給汽車噴漆。噴漆的過程中會產生漆霧,這些漆霧對人體有害。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樣的技術設備,而是靠人工給車輛噴漆,對工人肯定會有傷害。
綠色制造,就是在生產制造的過程中把對人、環境等所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完整的綠色制造,還包括設計、使用以及報廢的全生命周期,都要做到對環境、人的傷害降到最低。而要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化,除了意識、法規等,技術進步不可少。
在中國工業化發展進程中,通過技術改造、提升來實現綠色制造的現象越來越多。更為重要的是,先進技術的使用還能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但是,在傳統的“三高”行業,由于長期依賴于粗放的生產方式,綠色制造的道路更為艱巨。
筆者曾在2012年親眼見證過華菱湘鋼廠區的煙囪冒著明火。當華菱鋼鐵算清這筆環保賬后,對生產環節進行了技術改造。以華菱湘鋼為例,其2014年累計投入環保專項資金4.33億元,對燒結脫硫、豎爐脫硫、焦爐出焦除塵改造、煉鋼混鐵爐除塵進行擴容改造。換來的結果是,自發電比例超過69%,噸鋼綜合能耗降低了9.1%,噸鋼成本在2013年下降228元的基礎上,2014年再降低50元,累計挖潛增效17.8億元。
那么,華菱鋼鐵在綠色制造方面還有空間嗎?董事長曹慧泉也很清楚這一點。“2015年還有降低成本的空間,主要需通過精益生產,降低資金和人力、物流、能源成本等。”而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測算,按照新《環保法》的要求,目前70%的鋼鐵企業沒有達到新的標準要求,需要增加新的環保設施。
通過使用新技術或者進行技術改造就可以實現綠色制造,但很多企業的管理者缺乏綠色理念,或者說算不清經濟賬。
自11月6日起,東北地區持續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全國338個城市中,10個城市空氣質量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均位于東北地區。形成這一困局的原因就是大量工業企業未能實現綠色制造。
環境保護部的督察結果顯示,遼寧鞍山、本溪,吉林長春的228個鍋爐房脫硫設施不使用,或者根本就沒有脫硫設施,遼寧撫順一地板城100多家小企業無任何治理設施,包括一些制藥廠在內的15家企業治理不到位。據《南方周末》報道,此次霧霾的罪魁禍首還包括華電能源和國電電力這樣的上市企業。
但這樣的破壞環境行為不能長久下去。從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社會對制造的綠色化要求越來越高是必然的趨勢。以環境保護部此次對東北三省的環境督察為例,如果這些導致PM2.5爆表的企業早早對制造進行了技術改造,實現了綠色制造,那么,也不至于遭到環保點名和后續的處罰。
綠色發展是《中國制造2025》的5個指導思想之一,提倡企業“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效率,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
綠色發展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核心理念。如果企業不及早實現綠色制造,那它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作者單位:《財經國家周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