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東率先對垃圾焚燒項目運行實施全過程監控
記者從江蘇省如東縣城管局獲悉,該縣建立覆蓋垃圾焚燒項目運行全過程的實時監控系統運行一年來,技術成熟可靠,該系統已于近日順利通過江蘇省住建廳科技成果鑒定。
江蘇省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燒廠(無錫益多)2004年9月建成投產,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29座生活垃圾焚燒廠投入運行,年處理生活垃圾能力達1127.85萬噸。另有21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在建或擬建,建成后總數量將達到50座,規模全國第一,年焚燒處理能力總量將超過1750萬噸/年。江蘇省首批垃圾焚燒廠已運行10多年,尚無一套科學、完整、可靠的運行監測數據(如滲濾液、二噁英、廢氣、飛灰、爐渣等)應用于監督管控,造成公眾對垃圾焚燒廠的建設和運營質疑不斷。以危險廢棄物飛灰(HW18)為例,目前已投運29個項目,飛灰量約57萬噸/年,50個項目全部投產后危廢量近百萬噸/年。
隨著國家環保標準的提升,要求愈加嚴格,同時社會公眾對環境保護意識逐步增強,要求垃圾焚燒企業對污染物排放更加負責,同時對行業的科學高效監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焚燒廠垃圾補貼費存在較大差異,最低28.6元/噸,低價中標監管缺失存在隱患,經濟不發達地區垃圾熱值低,補貼費也低,各方不利因素疊加出現,企業考慮到運營成本,必然存在減少環保設施投入,降低環保耗材使用的風險,生產全過程指標監控勢在必行。
因此,科學到位的環保監管,是強化企業自律的手段,是取信于民的根本,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
如東縣城管局于2013年開始,組織行業專家并聯合專業機構進行研發,利用焚燒廠DCS數據的基礎上,通過數據化、信息化來實現主要污染源數據實時動態管理,根據焚燒工藝特點和污染物生成的規律,通過采集全過程的實時數據,對各類污染物生成和治理機理過程分別建立數學模型,運用物料平衡、水平衡、熱能平衡、化學鏈等科學規律,結合垃圾焚燒特性,從工藝原理和生產數據角度進行過程邊界條件分析佐證,與自動監控系統數據同步結合比對,已于2015年初成功建立了覆蓋垃圾焚燒項目運行全過程的實時監控系統。目前該系統已順利通過江蘇省住建廳的科技成果鑒定(蘇建科鑒字【2015】第40號)。
該系統實現了以政府為主導的監管體系向e+管控服務的過渡延伸:
從僅對各項環保數據結果監管,向主要污染物生產和治理機理的過程邊界條件監管轉換,通過數據的采集和分析能夠使企業的環保數據準確和及時,向在線預警預控的方向發展;
從常規監測或駐廠監管向利用數據平臺技術型全覆蓋加強,從不成體系的散狀獨立監管,向整合行業監管數據信息孤島,實現共享,提升行業監管體系水平。
把“構建科學完善的監管體系、提升焚燒項目綜合管理水平、促進企業自律自強、發揮焚燒設施的一流處理能力”作為監管系統平臺主要任務,進一步提升生活垃圾焚燒處置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水平。
在實踐應用中,數據傳輸實時、準確,系統功能穩定,管理內容科學高效且涵蓋主管部門全部監管工作,同步將結合國家、部省相關制度和規范建立適用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考核評估體系。借助“互聯網+”“3+1”的管控理念,運用大數據分析,將不成體系的散狀獨立監管進行整合,實現向行業監管服務數據的信息共享,探索“數據平臺監管服務為主,現場為輔,減少人為干預的監管服務體系”新模式,提升生活垃圾焚燒處置整體運管服務水平。
全面掌控生活垃圾焚燒處置狀況,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的監管服務體系,全過程依法督促和管理服務,客觀上促進了垃圾焚燒運營企業的自律,進一步取得公眾的信任,促進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企業+屬地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公眾及輿論監督】
企業自律:通過實時監管促進企業自律;
屬地主管部門:實現生產過程和結果全覆蓋在實時在線預警預控監管;
行業主管部門:實現各級行業主管部門監管信息共享,聯動協同;
公眾輿論監督:建立環保信息發布制度,通過科學客觀的數據公開,引導公眾理性監督,使公眾享有環保知情權、議事權和監督權,參與環境保護治理和監督。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