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環保工作實現“三級跳”
在日前公布的湖北省環保系統目標責任制考核中,十堰市環保局再次榮獲第一名。近幾年來,十堰市環保工作成功實現“三級跳”,2012年十堰在全省排名第七,2013年位列第四,2014年躍居第一,2015年再次榮獲第一名。
十堰市環保局局長馮安龍說:“近幾年來,十堰市環保局重點圍繞執法求嚴、監測求準、體制求新等方面做了些探索性工作。”
抓好監管執法“槍桿子”
置身調水源頭,十堰市環保工作的壓力可想而知。只能進不能退,壓力再大也要迎難而上,十堰市瞄準環境執法,打響了一場場戰役。
2013年6月,十堰市最大的污水處理廠——神定河污水處理廠“偷排”污水被中央媒體曝光。經徹查,十堰城區因雨污分流不到位,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致使神定河污水處理廠“吃不了”,部分污水從溢流口溢出。最終,因日常監管到位,此次事件中環保部門未被追責,但這向環保部門敲響了警鐘。
十堰市對環境問題來了一次“拉網式”大排查。隨即,一場聲勢浩大的“清水行動”在全市域打響。
環保系統干部職工兵分10路,采取交叉執法方式深入各縣(市、區)開展污水處理廠與垃圾填埋場整治、排污口與河道垃圾整治等5個專項行動。
經過3個月的大會戰,十堰立案查處企業34家,實施行政處罰380多萬元,一大批環境問題得以整治。
沒過多久,市環保局又針對全市排放廢水污染物重點企業、產生危險廢物企業等發起強勁攻勢。
截至2014年底,十堰累計開展四輪“清水行動”專項執法,查處并督促整治各類環境違法企業100多家,下達處罰近600萬元,掛牌督辦企業10家,關閉污水處理不達標企業31家。
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后,十堰市環保局向執法人員三令五申:“一定要對企業違法排污行為嚴防死守,發現問題嚴懲不貸。”
2015年1月底,十堰市環保局茅箭分局執法人員突查一家關停企業,發現這家企業擅自閉門非法生產。市環保局果斷對這家企業生產線予以查封,并對3名相關負責人移交公安部門行政拘留。
把好環境監測“秤桿子”
水質怎么樣,數據“說了算”。馮安龍形象地說,環境監測是桿秤,能衡量出水質好壞。
2013年,十堰市環境監測站水質監測能力僅有29項,這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的特殊地位極不相稱。
面對十堰近乎“一窮二白”的監測能力,十堰市積極向省環保廳爭取配置一批先進水質監測設備。但先進的水質監測設備裝備到位后,十堰市環境監測站原中心分析科工作人員一看全都傻了眼,操作說明書就在眼前,但最終連一本說明也沒看懂,更不用說實際操作了。
“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馮安龍犯了難。經十堰市環保局黨組商議,決定先騰籠引鳳,再壯骨豐翼。他們將站里10名優秀年輕干部分流到城區環保系統有空編二級單位擔任要職。又通過“綠色通道”方式從武漢大學、天津大學等名校“招兵買馬”,擇優錄取了10名環境監測科班出身研究生。
為讓這批“千里馬”早日奮蹄前行,十堰市對這批新招錄人員采取到省監測站學習一個月、到設備廠家培訓一個月、請儀器專家上門指導一個月的“三個一”培訓方式。
2015年,借與北京市環保局對口協作之機,十堰市又先后組織3批18名監測人員進京充電,通過兩年克難攻堅,十堰水質監測達109項全分析能力。
牽好體制機制“牛鼻子”
十堰市積極推進環保體制創新,出臺了《十堰市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湖北省尚屬首家。《辦法》涉及故意直排或偷排污染物、未完成年度減排目標任務等12種否決情形。
近幾年,十堰環保體制機制創新取得豐碩成果,很多經驗做法被全省學習、借鑒、推廣。
十堰成立了高規格環境保護委員會,市委書記任第一主任,市長任主任,11個市委常委有8個擔任主任、副主任;建立專家咨詢機制,聘請國內15位知名專家為生態文明創建提供智力支持。
在十堰各縣(市、區)綜合目標考核中,生態環保權重由過去5分增至16分~25分,同時,還首次將市直125個單位納入目標考核;積極探索污水處理廠運營模式,將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全部實施第三方托管運營。
十堰出臺《中共十堰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意見》,市財政每年安排2500萬元用于創模、生態文明及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并把空氣質量、地表水質量納入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占10分),每月予以通報、獎懲等。
十堰還出臺《十堰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聯席會議制度》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成立食藥環偵查大隊、環境資源保護審判庭等,“大環保”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各級各部門各企業重視環保工作蔚然成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