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環保:以技術引領煙氣排放新趨勢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卻日益惡化。大氣污染、水污染、土污染、PM2.5、碳排放……,這些高頻熱詞一次次觸痛著我們敏感的神經。污染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影響到子孫后代的生存質量,生態環保的重視程度從未像今天這樣,迫在眉睫。
拯救,為時未晚。
《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已編制完成,在經濟新常態下,環境治理需要新思維。在“十三五”期間,建立環境質量改善和污染物總量控制的雙重體系,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計劃。全面體現深化改革,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適應社會新期待,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中之重。
石油消費大國的煙氣排放標準
中國作為油品消費大國,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起已經成為凈進口國,必須面對我國自產重質高硫原油、進口原油含硫甚至高硫重油的狀況。針對寶貴的的石油資源,哪怕是品質較差的高硫重油,都必須進行深度加工。而進行深度加工,FCC則是必不可少的工序。FCC過程中,原料油中的硫有相當一部分隨FCC的再生煙氣一起排入大氣,同時排出的還有存在于原料油中的部分氮以及催化劑粉塵,它們都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中環境質量改善和污染物總量控制的目標,最新頒布的GB31570-2015《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對FCC裝置催化劑再生煙氣的排放標準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限量分別為50、100、200mg/m3,重點地區必須控制在30、50、100mg/m3以下,為此,如何降低FCC裝置中SO2和NOx的排放量已成為全世界的熱點問題。
以氨法脫硫為核心的技術先行者
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江南環保敏銳捕捉到環保產業發展的契機,進入大氣污染治理領域。當時的中國,煙氣脫硫剛剛起步,還沒有一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而引進的石灰石-石膏法脫硫技術,雖然在發達國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已經相當成熟,但是卻存在投資大、能耗高、系統易結垢堵塞、會造成二次污染等局限性。
經過反復調研、論證,雖然石膏法見效快,短期經濟效益顯著,但是江南人沒有選擇輕而易舉的“拿來主義”,而是著眼國家環保產業的未來,肩負子孫后代生存的社會責任,潛心探索,自主創新,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自主研發出氨法脫硫技術——中國人自己的脫硫技術。
因為氨法脫硫以氨為吸收劑,副產品為高附加值的硫酸銨化肥,較之石灰石法更加清潔環保,綠色循環經濟效益明顯,符合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化肥大國的國情。為此,江南環保專門成立環保研究所,對氨法脫硫進行基礎性、前瞻性的技術研究。
筑夢不輟,求索破繭。
江南環保率先開啟了氨法脫硫的技術之門,并成為中國氨法脫硫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
2000年江南環保公司自主研發的TS/PS型氨法脫硫脫氮裝置被列入江蘇省火炬項目計劃,并于2001年1月份通過了江蘇省科技廳的成果鑒定,鑒定結論為“脫硫效率可達90%以上,并具有一定的脫氮和除塵效果,產品性能達到了國內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2002年該裝置獲得江蘇省科技廳頒發的“高新技術產品認定證書”。
寶劍鋒從磨礪出,風雨兼程十八載。江南環保執著于技術之巔,截止到目前,公司擁有自主研發的2項世界專利,56項中國專利,涵蓋了氨法脫硫的全部核心技術,陸續解決了氨法脫硫技術關鍵的氣溶膠、氨逃逸、氧化、防腐及設備可靠性等一些行業性的技術難題,凈煙氣達到超凈排放標準。百余工程業績遍布石油、化工、電力、鋼鐵等行業,工程范例見證了江南環保以技術為本的發展戰略。
綠色循環經濟的新思維
技術一次次深入變革,才能適應煉化行業排放標準的新要求。
重油催化裂化裝置,催化劑再生燒焦過程中會產生含SO2、NOx、塵等再生煙氣。通常有三種途徑可以控制FCC工藝中SO2和NOx的排放:(1)原料油加氫脫硫脫氮;(2)使用硫/氮轉移劑;(3)煙氣脫硫脫氮。前兩種受到氫源、投資費用或者脫除率的限制而影響了使用,第三種方法比較徹底,具有脫除效率高,適用范圍廣等優點。
因此,江南環保憑借氨法脫硫領域積累的的技術經驗,自主研發了以氨法脫硫為核心的催化裂化煙氣一體化處理技術,并成功將其推向市場。其處理效果可滿足GB31570-2015《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對再生煙氣中SO2、NOx、總塵排放濃度的要求。
催化裂化煙氣一體化處理技術成功地避免了傳統鈉堿法廢水排放的問題,與常規進口堿洗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在達到相同脫硫(≤50mg/m3)、脫銷(≤100mg/m3)、除塵(≤30mg/m3)指標的情況下,投資節省20-40%,運營費用節約10%以上,無二次處理費用,不僅能夠達標排放,而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投資和運行成本具有明顯優勢,并成功將煙氣中的廢氣SO2回收,變廢為寶,化害為利,真正實現綠色循環經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