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用綠水青山打造一張“金名片”
日前,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發文給浙江省政府,同意在桐廬籌建中國(杭州)美麗城鄉教育培訓基地。
之前,桐廬已經成為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等院校的美麗中國現場教學點,自2013年以來,全國縣、市(區)以上到桐廬考察的團隊就達1800余批次。上月底,環保部和浙江省又在桐廬簽下《關于共建美麗中國示范區的合作協議》,這也是全國首個部省共建的“美麗中國示范區”。
“綠水青山、全域景區已經成為展示今日桐廬的‘金名片’。”桐廬縣委書記毛溪浩說。
桐廬最大的優勢是生態
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位于錢塘江上游的桐廬,近年來立足于資源稟賦,圍繞“中國最美縣”定位和“美麗中國桐廬先行”目標,走出一條具有桐廬特色的發展之路。
近年來,桐廬先后獲得“國際花園城市”“國際人居環境示范獎”“全國文明縣城”“中國美麗鄉村”“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中國最具幸福感縣級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縣”等稱號。
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桐廬最具魅力、最有競爭力的獨特優勢。在桐廬縣領導看來,桐廬的最大優勢是生態。以此為理念,桐廬先后實施了以生態環境保護、人文旅游開發、基礎設施完善、生態修復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六大領域工程,以“整治帶保護、帶建設、帶開發、帶旅游、帶宜居”,啟動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三江兩岸”等工程。
2014年以來,桐廬關停拆除畜禽養殖場268家(戶),石材企業124家,并對電鍍企業、造紙企業、印染廠等進行全面整治提升;同時,改建通景公路300多公里,基本完成了全縣美麗公路的全覆蓋。
近3年,桐廬用于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村莊整治、改水改廁、下山移民、農村住房改造等各類新農村建設項目、鎮村生態建設的資金達3.8億元。
目前,桐廬已經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行政村全覆蓋,并率先實現域內河流“隨處能游泳、隨時能游泳”目標,富春江出境斷面水質連續多年優于入境斷面水質。同時,桐廬還進一步推進“治氣、治土”。去年,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40天以上。
摒棄“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
為強化“環境立縣”理念,桐廬實現了全國首個縣域鄉村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全覆蓋,成立了浙江公安系統的第一個環境犯罪偵查大隊,并先后發布實施了《桐廬生態縣建設規劃》《桐廬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桐廬”建設的實施意見》以及《桐廬縣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桐廬縣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等,“以摒棄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毛溪浩說。
在此基礎上,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桐廬又致力于“全域大景區”建設,要求“以景區理念規劃整個縣域,以景點要求建設每個鎮村”,并全力推進“最美縣城、魅力城鎮、美麗鄉村”建設。
在美麗城鄉建設上,桐廬以建設“最美的山水型現代化中等城市”為目標,成為浙江省首個現代化美麗縣城。圍繞全域景區,把全縣183個行政村作為一個景區進行規劃,實施了農村生態經濟推進行動、農村生態人居建設行動、農村生態文化培育行動、農村生態環境提升行動,推進農村生態人居體系、農村生態環境體系、農村生態經濟體系和農村生態文化體系等四大體系建設。
結合村落生態環境和歷史文脈,桐廬把改善居民環境、發展村落經濟和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通過整鄉整鎮的“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出“詩畫山水、古風民俗、產業風情、運動休閑、生態養生”5條風情帶,并形成桐廬“移步換景”“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村落特色。環溪、荻浦、蘆茨、陽山畈等村被評為國際休閑鄉村示范點,江南古村落風景區成為AAAA級風景區,合村鄉成為全杭州市首個全域AAA級國家景區,舊縣合嶺富春大嶺圖、分水儒僑村鳳凰谷、瑤琳鎮桃源村、橫村鎮陽山畈村、合村鄉高涼亭村等一大批村莊被創建成為村落景區,富春江鎮茆坪村、富春江鎮石舍村、莪山畬族鄉新豐民族村、城南街道金牛村和分水鎮新龍村被列為浙江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
在做好“山”“江”“空中”的文章同時,桐廬還讓城市與鄉村互動、自然風光與歷史人文融合,通過綠道和水路游線,以點聚片、以片集群、串點成線,把分散在各處的鄉村美景進行串聯,整合打造成一個開放式的“富春山居圖實景地”。
美麗成為經濟資本
“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蓋、全資源整合、全領域互動、全社會參與”——桐廬結合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把山水、文化等元素滲透到美麗城鄉建設,讓桐廬鄉村、田園“村村有景點、處處是風光”。
在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近年來,桐廬著力加強旅游功能的配套和設施建設,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延伸特色產業鏈,推動“建設村落”走向“經營村落”,讓“美麗鄉村”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資本。
通過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逐步建立起與美麗生態、美麗城鄉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出桐廬農村經濟的新業態。
伴著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良性循環,民宿產業在今天已經成為桐廬美麗鄉村建設和美麗經濟發展的創新之舉。2013年,桐廬啟動的“鄉鄉有民宿”計劃,到去年年底,民宿經營戶床位已發展到8119張。去年1年,民宿接待游客267.2萬人次、營業總收入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4%、20.5%。
旅游經濟的發展壯大,也促進了桐廬農業、三產服務業等產業的融合發展。依托茶葉、蜜梨、蜜桃、楊梅等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游、四季水果采摘游;依托蜂產品加工、分水制筆、針織服裝等塊狀經濟優勢,開發工業旅游和旅游商品,增加了游客觀光和體驗購物功能;依托剪紙、越劇和合村布鞋等本土特色資源,鼓勵開發特色旅游紀念品,發展特色商品購物市場,推出的地方特色產品購物游,又促進了旅游業與文創業的結合。
變秀美姿色為資本的同時,桐廬還深度開發山水、人文資源,拓展旅游產業門類,推出景觀特色型、古村落文化體驗型、鄉野田園型、農業特色型等不同風格的民宿,將簡易農家樂打造成設施齊全的“桃花源”。
“美麗經濟”化為農民的美好生活。富春江鎮蘆茨村111家民宿,去年接待游客住宿41萬人次,收入4380萬元,戶均近40萬元。江南鎮荻浦村利用“五水共治”契機,將牛欄變成咖啡店、豬欄變成茶吧,以此引爆了鄉村旅游,僅停車管理費就直接為村集體創收上百萬元。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桐廬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504元,“十二五”年均增長達到12.1%,全縣年鄉村旅游接待654.9萬人次,同比增長126.8%,經營收入3.7億元,同比增長138.4%。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