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安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現狀調查
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不僅為城市帶來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也帶來了數以億計的建筑垃圾。建筑在為人類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同時也破壞了生態和環境。近年來,建筑垃圾已經成為影響城市和諧發展的一個無法回避的難題,也是從政府部門到普通百姓都聞之色變、頭疼不已的問題。因此,如何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利用,是當前值得引起我們重視和深思的問題。
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利用是指將建筑廢棄物直接作為產品或者經修復、翻新、再制造后繼續作為產品使用,或者將建筑廢棄物全部或部分作為其他產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將建筑廢棄物直接作為原料進行利用或者對其進行再生利用的活動。
近幾年來,西安市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本文將以西安市為例,通過實例分析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現狀和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為決策者和讀者提供參考與依據。
建筑垃圾現狀
隨著西安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的推進,地鐵工程建設、道路改造、曲江新區、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咸新區開發等城市新區建設以及新一輪城鎮化建設的加速,進行了大量的集中拆遷,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據了解,目前西安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40%以上。據西安市市容園林局統計,2009年前,西安每年產生建筑垃圾約2000萬噸,2009年增加到3300萬噸,2014年突破了5000萬噸,達到5500萬噸。在未來幾年內,西安將完成三環以內187個城中村的改造,而這些擴建和整治必然帶來更多的建筑垃圾的增加。
西安市現階段建筑垃圾的處理主要包括建筑垃圾清運、處理消納和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等方式。處理方式仍停留在較低水平,除廢舊鋼筋等部分材質被回收外,大多是將未經處理的建筑垃圾直接運往郊外或鄉村,采用露天堆放或以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粗放的處理方式使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不足3%,這不僅吞噬了大量的寶貴土地,填埋的垃圾還阻斷了土壤生物鏈,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形成了永久性危害。同時,在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經常發生的備受人們痛責的“拉土車事故”,以及多數車輛超高、超載,高速行駛、沿途撒漏,部分車輛甚至私拉亂倒,不僅毀損路面、影響交通,還會產生垃圾圍城、污染環境,影響城市形象等諸多問題,給生態環境及市容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亟需為建筑垃圾處理尋找新出路。
資源化處理的探索
曾有專家說:“建筑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實際上,建筑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是有效資源,是建設行業的“第二資源”。建筑垃圾中的部分廢棄物經分揀、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重新利用的,并且這是一項前景美好的環保產業,是低碳經濟。有權威部門估算,與實心黏土磚相比,若使用建筑垃圾生產1億塊標磚,可減少取土16萬立方米,節約耕地約120畝,同時可消納建筑垃圾30多萬噸,節約堆放垃圾占地100畝,兩項合計節約土地220畝。
目前,西安市政府和部門建筑垃圾生產企業已經認識到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的重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西安市首臺建筑垃圾處理設備——移動破碎站,于2010年6月在北郊的一個建筑工地正式啟用。這個設備主要把大塊的廢棄混凝土經過破碎、篩分、傳送和去除雜質等一系列工序,最終形成了一堆堆顆粒均勻的混凝土顆粒,這些被粉碎分類的建筑垃圾將被重新利用。
西安市2011年成功舉辦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內的道路就是利用建筑垃圾資源化產品建成的,這種道路的工程質量和普通建筑材料鋪設成的道路沒有很大的區別,但是解決了大量建筑垃圾堆放的問題。
西安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在基礎回填、再生混凝土及制品方面,已經進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實踐應用,尤其是建筑垃圾再生磚技術,已基本趨于成熟,產品在大量工程中的應用已有四年之久,效果良好;建筑垃圾處理裝備的研發和生產也基本能夠滿足目前實際的需要。記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共有建筑垃圾綜合利用企業32家,年處理總能力在400萬噸左右,產品包括地磚、實心磚、多孔磚、空心磚等類別。
文景公園和西咸北環線高速公路項目在建筑垃圾處理上,采取“筑路、造景、再生建材”的技術手段,為建筑垃圾處理提供了新思路。文景山公園則是西北地區第二例用建筑垃圾堆造的公園,在我省尚屬首例,文景山公園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完成,可消納建筑渣土330多萬方,公園的山體由建筑渣土碾壓堆積而成,既解決了建筑渣土消納處理問題,又給周邊市民增添了一處獨特的風景。此外,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環保示范工程”——西咸北環線高速公路,已于去年建成通車。據了解,這個工程使用了570萬噸的建筑垃圾,用于路體填筑的建筑垃圾320萬立方米。西咸北環線項目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兩家建筑垃圾加工單位,在興平西吳立交、涇陽永樂店建設了2處建筑垃圾固定加工廠,在西安北郊一個原有建筑垃圾填埋場建設1處移動式建筑垃圾加工廠,生產建筑垃圾再生材料。
西安市的建筑廢棄物再生利用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國內先進城市和發達國家相比,僅僅處于起步階段,相關配套制度尚未建立,將大量建筑廢棄物資源作為垃圾填埋,利用率僅為3%左右。
資源化利用存在的問題
首先,法律法規不健全。西安市有關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發展的法規很少,相關的規定也很不全面。例如,法規中只有一項規定是用于對違反建筑垃圾管理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處罰,但是具體的處罰標準和實施規定卻無從查起,這都給具體的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西安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只是簡單的側重城市市容形象的維護上,不能夠對建筑垃圾從根源上進行管理。
第二,原料渠道不暢通。采訪中,有建筑垃圾處理企業向記者抱怨:“缺乏建筑垃圾原材。”這不是與西安巨大的建筑垃圾數量矛盾嗎?據介紹,該公司建筑垃圾生產線消納建筑垃圾的實際能力在50-100萬噸/年,但每年只有幾萬噸的建筑垃圾的來源。企業負責人說:“我們雖然看到了建筑垃圾能夠變廢為寶,也有能力將其變廢為寶,然而因為自己要去找建筑垃圾,無形中增加了成本。盡管西安建筑廢料產業市場很大,但目前我們也還是處于維持狀態。沒有人愿意把建筑垃圾送到建筑垃圾處理公司。”
第三,政策支持不到位。缺乏政策的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根本開展不起來,有再好的技術也無用武之地。建筑垃圾的處理和利用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產生、運輸、處理、再利用各個層面,只有所有的環節統一管理、協同配合、有效聯動,才能形成一個閉合的建筑垃圾處理鏈,真正實現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目前,西安在這些產業鏈上,實際上是孤立、脫節的。建筑廢物的處理單憑企業行為和市場運作在初期很難實現。
深圳一家頗具實力的建筑垃圾再利用企業,準備市場化運營進駐西安建筑垃圾再利用產業,在西安成立了分公司。其負責人已經與環保、建設、科技等有關部門進行了溝通,希望在政策、土地等方面給與支持,但進度很緩慢。在該公司為西安建筑垃圾處理工程完成的項目可行性報告中顯示,這個項目“吃”的是殘磚瓦礫,“吐”的是嶄新的環保磚,一天就可以將800噸建筑垃圾再生;首批投入兩條生產線,一年可以消化建筑垃圾320萬噸,生產出150萬立方米標磚,25萬立方米砂漿。更具有現實功效的是,僅這兩條生產線,一年就可以節約建筑垃圾所需的填埋土地100余畝。也就是說,這樣的生產線只要有十條,西安就不用為“建筑垃圾如何處理”發愁了。
第四,環保意識淡薄。記者在工地采訪中發現,開發商出于工期和成本考慮,往往將建筑垃圾清理工作交由清運公司,而清運車輛為了節省“進場”費用、節約運輸成本、多賺“趟次”,渣土車司機們往往鉆空子,隨意在路旁、橋下、郊區等地傾倒垃圾。由于管理者和現場施工人員環保意識淡薄,建筑監理單位以及承包商自身都缺乏廢料管理的監督機制,施工現場普遍缺乏對建筑材料使用情況和建筑廢料回收利用情況的監督,回收利用意識較淡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就更低。
加快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建議
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涉及的范圍廣、參與部門多、處理周期長,而且還要考慮技術、法律、政策等因素,本文在充分考慮西安市建筑垃圾資源化現狀的基礎上,針對性的提出了促進西安市垃圾資源化產業發展的建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完善管理體系,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扯到建設、拆遷、運輸、施工、生產處理、產品應用等多個環節,涉及到國土、環保、市政建設、交通等多個行政管理部門,作為城市建設的領導機構,政府部門有足夠的義務和理由來完成這一義不容辭的任務,需要政府統一制定建筑廢棄物處置近期計劃和遠期計劃,以指導全市及各區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并且制定建筑垃圾處理及資源化再生利用的法律、法規,將建筑垃圾全過程處理以法律的形式確定,引導和鼓勵建筑垃圾的正確處理,對于利用垃圾生產出的材料和產品,政府應在政策上給予優惠與支持。
西安某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公司總經理陳飛認為,西安也應該出臺一些相關的扶持政策。他認為建筑垃圾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只有經過加工處理再利用后才會產生新的價值。在建筑垃圾的回收處理利用過程中,如果相關企業無利潤可圖,就缺少了積極性,會直接影響利用工作的進行,因此需要政府從政策上加以引導、扶持,運用價格、財稅、金融等多種手段促進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
其次是加大宣傳力度,大力推介、推廣。通過各類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國家建筑業資源利用的水平、環境的現狀,讓群眾知道建筑垃圾是一種可利用的資源,將建筑垃圾視作為“建筑副產品”,提高人們的資源、環保意識。大力宣傳和推廣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的最新技術與工藝方法,鼓勵全社會利用再生建材或產品。改變傳統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的線性模式,形成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的循環模式。在建筑過程中讓原材料得到最大限度地合理、高效、持久利用,并將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從而形成高利用、低排放的新型建筑模式,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取得更大的經濟利益。
再次是加大科研力度,促進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應確立自身的技術主體地位,企業必須立足自身,建立科技研發中心,研發具有自主產權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從而提高企業的科技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要推進科研體制的改革。政府要支持高等院校、科研單位與資源化企業合作,加強溝通和信息的流通性,采取激勵機制,促進科研成果和技術的進步。
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合理利用,需要政府多部門密切配合,除加強引導、支持、幫助外,還需要從源頭控制建筑垃圾的產生,同時,更需要有關企業積極主動參與,找到破解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困局”,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便指日可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