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礦山 棄而不廢
占地2000多畝的周大山,地處遼寧鞍山鐵東區,是一座集休閑、健身、娛樂為一體的城市綠色公園。
就在3年前,這里還遍布廢棄的采石場、鐵礦廠。周大山的變化,只是遼寧實行閉坑礦山改造的一個縮影。遼寧省林業廳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11年開始,遼寧已累計完成閉坑礦山生態治理面積達10.78萬畝。
廢棄礦山變金山銀山
在本溪市明山區臥龍辦事處歡喜嶺村與大濃湖村交匯處,坐落著歡喜嶺工業園。村民張喜來告訴記者,“兩年前,這里還是由采礦廢料堆成的一個個小土包,一刮風村子里塵土飛揚。”
“工業廢棄地不僅破壞生態環境,還造成土地資源浪費,通過爆破、回填等措施,整理出土地936畝。”園區一位負責人說。
大連市旅順口區三澗堡石灰石礦區位于三澗堡街道韓家村,自上世紀30年代末這里就是采礦場。村民們自編了打油詩:進入小礦山,滿天冒白煙,要想從此過,喘氣都困難。
2011年開始,通過實施關閉小礦山、恢復植被、整理土地等措施,昔日禿山重新披上了綠裝,建起溫室大棚、大櫻桃防雨棚,用于種植大櫻桃、開展蔬菜生產等。
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多贏
遼寧省林業部門注重把閉坑礦山治理與土地整治、城鎮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相結合,實現了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統一。
在東港市北井子鎮,每年都會舉辦油菜花及七色向日葵的賞花盛會,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而僅在3年前,這里還是一座座廢棄的采石場。
“那時候,到處都是廢棄礦山,光禿禿的特別難看,一刮風全是白面子。現在成了風景區,我們再也不用天天吸著嗆人的石灰面了,做點小生意還能增加收入,心里別提多舒坦了。”村民劉景德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