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白銀土壤重金屬污染背后:摸不著的污染該如何治理?
白銀市位于甘肅省中部,屬于隴中黃土高原丘陵區。這里是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與化工工業基地之一,銅產量連續18年居全國同行業之首,創造了銅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的驕人業績。
然而,這驕人業績的背后,是依然沒有走出礦產資源發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今,像白銀市一樣的資源型城市都在謀求轉型升級,但造成的農田土壤污染卻少有人問津。
日前,走訪這座城市后了解到,當地主要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用于建設用地和河流污染的治理,而農田土壤治理這方面涉及得比較少,源于資金的缺乏、技術的不成熟以及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
今年5月31日,我國首部《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提出“到2020年治理修復污染耕地1000萬畝”。白銀市廢水污灌造成7000多畝重金屬嚴重污染的農田是否在列不得而知。但2015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副省長郝遠已呼吁國家將白銀市列為國家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示范點。
看不見、摸不著的污染
資料顯示,白銀市是一個以鉛、鋅、銅礦的采掘、冶煉為主體支撐的老工業城市,屬于典型的工礦型綠洲。白銀市屬于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該區域水資源貧乏,工業污水與生活污水成為當地農田的主要水源。
從民勤村橫貫而過的東大溝,原本是白銀當地黃河上游的一條排洪溝,也是當地農民截水灌溉的主要源頭。但隨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沿岸陸續建起來的20多家冶煉、化工企業建成投產,東大溝迅速變成一條名副其實的污染溝。
深入當地調研后了解到,那些年,當地農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東大溝里重金屬嚴重超標的工業廢水進行農田灌溉。因此,大量重金屬也進入土壤,導致農田土壤和作物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
“那時候的地連草都不長,更別說農作物了。”民勤村一位雷姓村民表示,他對當時“五彩”的污水記憶猶新。
根據白銀市環保局的檢測,目前東大溝流域農田重金屬污染面積是7870畝,污染深度是0到60厘米,鎘、鉛、砷、鋅含量均超過國家二級標準值。
除此之外,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田慶春等學者對白銀市農作物也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小麥籽粒中重金屬污染物鎘、鉛的檢出率均在80%以上,超標倍數最高達10倍;玉米籽粒中重金屬污染物鎘、鉛的檢出率為100%。
毋庸置疑,農田土壤和作物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必會影響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但據了解到,目前通過前兩者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分析研究并不多。
前不久,由北京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部分學生組成的社會實踐團隊在白銀市展開了為期近半個月的調研,通過對白銀市土壤、小麥、人體頭發進行采樣分析,試圖探明當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小麥安全性及人體健康狀況。目前,相關分析還在進行中。
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土壤環境保護中心主任王夏暉研究員看來,與大氣、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往往比較隱蔽,需要通過土壤樣品分析、農產品檢測,甚至人畜健康的影響研究才能確定,被形象地稱作看不見、摸不著的污染。
1100萬元修復65畝農田
據《全國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白銀市屬規劃的138個重點保護區之一。近年來,在國家相關部委和甘肅省的大力支持下,白銀市也正治理著土壤重金屬污染。
2011年5月,作為環保部示范工程的農田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示范工程在白銀市開工實施。被確定為試點的民勤村65畝受重金屬嚴重污染的農田采用化學淋洗、化學固定、土壤改良等方式進行治理修復。
據了解,工程總投資1100萬元,工期兩年。“試點較好地完成了65畝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修復治理,總結出了一定的經驗,但因修復成本高,不易大面積推廣。”白銀市環保局一位科長表示。
而在這之前,民勤村的污染情況著實讓人擔憂,當地的村民更是深受其害。村民們反映,頭發白得快、腦疾病發病率高等是他們最明顯的癥狀,雖然他們不知道這是否與土壤污染有直接關系。
2011年,白銀市委托北京大學對東大溝流域農田土壤和河道底泥進行了布點監測,詳細了解掌握東大溝流域重金屬污染現狀。并于2012年編制了《黃河上游白銀段東大溝重金屬污染整治與生態修復規劃》,東大溝規劃范圍全流域面積為236平方公里,重點是東大溝38公里全河道及河道兩側30~200米范圍區域。
2015年,白銀市編制完成了《白銀市重金屬污染防治實施方案(2015-2017)》,在5月29日財政部和環保部組織的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競爭性評審答辯中,白銀市在全國85個城市和地區競爭中排名第一。
此后連續3年將得到4億元的中央專項資金支持,重點實施東大溝剩余24公里河道治理工程和白銀歷史遺留含鉻污染土壤治理工程。目前,第一筆1.3億元重金屬專項治理資金已撥付到位,這兩項工程也正在進行初步設計。
在專家看來,我國要推動類似于白銀市等資源型城市轉型,肯定要讓市場發揮作用,但這些城市由于歷史欠賬太多,很難靠市場解決的,需要由政府主導解決。
資金、技術、政策須配套
白銀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張瓊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地也一直在尋找既經濟又適用的技術治理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但國家并沒有明確的技術和標準。
在采訪中了解到,2000年以來,我國一些研究機構開展了針對典型受污染土壤修復與治理技術的研發和篩選,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學、生物及聯合修復技術方面。
“但國內大部分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研究還剛剛起步,很多技術仍處于實驗室階段,尚沒有形成一套適合我國國情、行之有效的修復技術體系。”王夏暉說。
例如,“農業面源污染與重金屬污染農田綜合防治與修復技術研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就直接指出,我國在近十年中針對農業面源污染與重金屬污染形成的理論和技術多數停留在實驗室和論文里。
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土壤污染修復產業產值,尚不及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比重達30%以上。20世紀90年代,美國用于污染土壤修復方面的投資約1000億美元。
此外,即使有部分土壤技術修復完后重金屬不超標了,但所用的試劑會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是不是可能比重金屬還嚴重?“這些都沒有定論。”張瓊也有這樣的擔憂。
“十三五”規劃在土壤環境治理方面提出,“開展土壤污染加密調查,完成100個農用地和100個建設用地污染治理試點;開展1000萬畝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復和4000萬畝受污染耕地風險管控”。
“推進土壤與大氣、水污染協同防控,才能從整體上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實現系統施治。”王夏暉表示,土壤、空氣、水均是構成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三者相互關聯,是有機整體。污染物借助大氣沉降、水的流動進入土壤環境,可造成土壤污染;反之,土壤受到污染后,也會成為地表水、地下水、大氣的污染來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